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唐德华:老年人要警惕 ——电动自行车藏隐患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8-13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年人要警惕
——电动自行车藏隐患
唐德华

   


    晨曦中的菜市场,暮色里的林荫道,曾是老年人悠然踱步的寻常景致。然而如今,穿梭如织的电动自行车,正悄然织就一张隐形的网,让这份从容增添了几分隐忧。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8亿辆,平均每四人便有一辆;上海更以1150万辆的保有量领跑全国城市。这便捷的代步工具,在街巷间织就交通脉络的同时,也暗藏着威胁老年人安全的隐患。

    生活的警示总在不经意间袭来。三个月前的一天早晨,小区物业经理上班行走在人行道上,刚到拐弯处,一辆逆向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从桥上俯冲而下,“砰”的一声,猛烈的撞击让她左腿瞬间失去知觉。手术后,2块钢板与32根钢钉成了身体的“新零件”,日夜的疼痛尚未消散,至今不能正常上班。让人揪心的是,两年后还需承受二次手术的煎熬。即便正值中年的她,也不得不承受手术与漫长康复的煎熬,更遑论身体机能衰退的老年人。

    居住在市中心老家的邻居张大妈,一天买菜回来走在自家的弄堂里,一声急促的刹车声后,她的脚踝骨折,从此与拐杖结了缘——原本每日买菜串门的轻快,如今只剩蹒跚挪步的沉重。老话说“摔一跤少活十年”,于老年人而言,骨骼早已不如年轻时坚韧,一次撞击或许就是一场漫长的康复,甚至可能夺走晚年生活的质量。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意外,并非偶然,背后是电动自行车骑行中的诸多乱象。细究这些意外,症结往往藏在细节里:有些骑行者视红灯为无物,逆行时带起的风里都带着莽撞;老城区的窄巷本就容不下太多匆忙,偏偏有改装过的电动车呼啸而过,刹车声成了惊弓之鸟的信号;更有甚者,把人行道当成了“快车道”,无视蹒跚的脚步,只顾自己的“捷径”。

    整治乱象,需要多双手共同拉紧安全绳。有关部门当从源头筑牢防线,加强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规范骑行者年龄与资质(如禁止未成年人骑行),让非法改装的“黑店”无处遁形,让超速的“闪电”回归应有的速度;更要以严格的执法敲响警钟,让每一次闯红灯、每一回逆行都付出代价,让规则意识在车轮下生根。

    而老年人自身的防护,更需化作日常的“小心思”:

    ——出门前不妨揣个“时间裕度”,避开早晚高峰的车流高峰,让脚步慢过匆忙的节奏。

    ——走在路上时,把“左顾右盼”变成自然的习惯:过路口先看左再看右,听到电动车喇叭声提前往路边靠,遇到停在巷口的车辆,绕开时多留个心眼,防止突然冲出的骑行者。

    ——穿衣服可选亮色,比如红色、黄色的外套,让骑行者更容易注意到自己;购物时尽量使用双肩包或带轮购物袋,减少手部负重,空出一只手来,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扶住旁边的栏杆或墙壁。

    ——实在要穿过车多的路段,不妨等一等,和其他行人结伴同行,人多了不仅更显眼,也能互相提醒。

    夕阳无限好,平安价更高。面对穿梭的车流,老年人不必胆怯,只需多一份细心,多一点防备。当社会的规范治理、骑行者的规则意识与老年人的自我防护交织成网,方能让晚年的脚步,走得从容,行得安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6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