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0-28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往事难忘(11)——两次紧急集合
由于中苏关系紧张,从1968年6月毛主席“六一八”批示后,靠边境的农场大多数都改成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各地的大批知青陆续来到边疆,进行“屯垦戍边”。连队由原来的北京、哈尔滨知青30多人,一下子增加到230多人。
从建制上看,宝泉岭农管局军川农场16队改成二师11团16连。邮箱是204信箱。原来的农工班,三个班编成一个排,叫民兵排。有班长、副班长,排长、副排长。机务一个排,后勤一个排。原来的队长叫连长,支部书记叫指导员,农场职工叫兵团战士。
兵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除了白天正常参加生产劳动,该干啥还干啥。业余时间还要进行学习,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纪律性。宿舍里的被子要求叠成豆腐块,牙具 、毛巾都要摆放整齐;训练走队形,排长站在排前头,各班长站到班前头,副排长站在排尾,副班长站在班尾。然后排长吹口哨,喊:“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喊“一二三四”时,大家跟着一块儿喊,声音整齐、嘹亮震天响,知青大多数都是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快就走得很好,本地子弟有的跟不上趟,训练时间长些。
根据团部统一部署,连队要求挖战壕,所以下班后,吃完饭还要到宿舍后面的小山包去挖战壕,战壕有半人深,便于战士趴在里面做掩体;夜间经常吹哨紧急集合,训练应急反应能力和速度;还组织巡逻队,值夜班、站岗放哨等。
在那特殊的年代,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最使我难忘的是发生在数九寒天的冬天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成立民兵排有一段时间了,一天夜里,人们刚入睡不久,有11点钟,就听见一阵阵紧急的口哨声响起来,还有人在喊:“紧急集合了!”战士们都赶快找衣服、裤子,穿鞋,但因是冬天穿得厚,棉衣、棉裤、袜子,还有鞋垫,大头鞋、围脖、棉手套等,在忙乱中,我看见别人都准备出门了,因鞋垫临睡前,鞋垫很湿,就放在火炕褥子下烤。就没垫鞋垫,穿上大头鞋就跟着出门入队列了。
因为以前也经常半夜里搞紧急集合,出去走几圈,跑跑步,就解散回屋睡觉了。我还以为这次和前几次一样呢,没想到的是,因我没垫鞋垫,走路很空。开始时齐步走,后来又小跑。因我没垫棉鞋垫,有些跟不上趟,还绊了一跤,趴在雪地上,旁边的天津知青赶紧把我扶起来,继续跑。转两圈后,又向宿舍后面的小山包走去,那里有一片小树林,枯树,枯枝,雪还很厚。走路磕磕绊绊,这下我可就遭殃了,大头鞋里灌满了雪,冰冰凉凉,接着又让跳下战壕,战壕里有不少积雪,人就趴在战壕里静卧,等待命令。趴了将近20分钟,哨声响起来。战士们从战壕里爬出来,整队,查人数,往回走。
我的脚都快冻僵了,走路一拐一拐的,好不容易回到宿舍,脱下大头鞋,脚红红的,还有些疼。宿舍里本地青年小孙就从外面用盆找一些雪,用雪给我搓脚,搓了半天,我的脚才慢慢缓过来。我非常感谢给我用雪搓脚的人,虽然后来她远嫁他乡,但我永远忘不了雪夜里为我搓脚的人。
第二件事,1972年的冬天,那时候大烟炮、小烟炮经常刮,一刮就是三天,出不去门。冬天是冬闲,连队安排农工排在各宿舍里,机务排在保养间里,组织各班、排学习,有时团部还经常到各连队大食堂里放挂幕布的电影、纪录片等。那时候,文化生活贫乏,枯燥。电影队很受各连队的欢迎,到哪连去放电影,连队都派胶轮车去团部接,到连队后,都好吃好喝招待。电影主要有:《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朝鲜的《卖花姑娘》、《鲜花盛开的村庄》,南斯拉夫的《桥》、《卡桑德拉大桥》等;纪录片有《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等等。
最让人难忘的是,有一天半夜,突然又吹起了紧急集合哨,这回我可穿戴好,全副武装,到宿舍外面去集合。各排都集合完毕后,连队通讯员背着书包站在指导员身边,罗指导员是1966年3月(当地人都称六六三)从部队转业的辽宁兵,很严肃的对大家说:“刚接到上级通知,有紧急情况,需要我们跑步到13连集结。”这是什么情况?大家一头雾水。从16连到13连得有13里地,还得跑着去?
全连四个民兵排(家属、孩子除外),一路小跑奔13连的方向而去。跑累了,队伍就走一会儿,然后再跑。大家戴着口罩,嘴和鼻子冒着热气,一会眉毛和棉帽子沿就一层霜,身上都出汗了。跑到快多一半的时候,突然,前面发现一个人影朝队伍走来。连长马上朝队伍做了一个卧倒的手势,全体战士立刻卧倒。
走近一看,原来是13连的通信员。他奉命前来告诉我们连长,13连大食堂正在放新来的电影《卖花姑娘》,还没演完,得等半小时演完后,里面的人退场,16连才能进去看下一场。大家听连长传达完上级指示,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五味杂陈吧!原来跑这这么半天是为了看电影。在雪地上趴着有20分钟,身上都凉了,汗也消了,凉气开始上身了。
就这样走走停停,跑跑,终于来到了13连大食堂门口,里边刚散场的人往外涌,等他们走光了,我们连列队进去看电影,因为人多,大家都站着看。一路的辛苦,一路的汗水,电影里演的是什么,都没多大兴趣了,只想赶快回去睡觉。
到现在,每当想起当年的这两次紧急集合,还都历历在目!
2025年7月9日 寇志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