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酱菜运到北大荒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7-6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ZK0qEdxcwNZLYipTWDW3BA
陈晓平推荐
包满珪 (原黑龙江香兰农场杭州知青) 小时候,喜欢吃酱菜。记得我家的马路对面有一家酱园店。到了吃饭时母亲常打发我去买酱菜。那酱园店的柜台特高,须仰视才见。柜台上摆着一溜酱菜钵,钵上罩着个透明的玻璃罩,看里面的酱菜时,一清二楚。那时只需花3-5分钱就可买回一小碗酱菜下饭吃。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酱菜更显示出它独特魅力。因为那时凭卡买菜,时鲜蔬菜匮乏,酱菜更成了菜桌上的一道佳肴。于是,酱菜的品种我一一尝遍。直到今天,只要酱菜下饭,我都能吃上两大碗泡饭。对于酱菜的品种我更是如数家珍。 然而,万万没想到凭着我对这酱菜熟悉程度,竟在北大荒演绎出一段故事…… 六十年代末,大批南方知青在北大荒插队落户。我所在的农场基本以沪浙知青为主,因为当地蔬菜的贫乏,每年秋季都要往菜窖里储存大量的大白菜,白菜汤从冬天吃到春天都吃怕了。所以很多知青探亲回来,都要带些瓶装酱菜,可用不了多久就“粮尽弹绝”了。 有一年冬天菜窖漏风,大白菜被冻了,知青吃了一冬的冻白菜,甚是难咽。于是,场里食堂买了一些北方的咸菜,价格不菲,1元一斤。但沪浙知青吃不惯—太咸。   广告      攻速拉满,刀刀暴击,800%爆率,散人的天堂!      高爆真打金-梦回江湖 查看           有一次,场长召开了伙食委员会会议,我那时也是伙食委员会的成员。场长要大家对今冬明春的伙食支个招,其中包括用咸菜补充蔬菜的不足。机会来了,凭我对南方的酱菜之恋,我开了一炮:能否去南方买些酱菜,又便宜又好吃。场长问我:“多少一斤?”我回答:“角把钱一斤,运到北大荒不会超过5角。”场长支持了我的建议。 那年,东北农学院迁到我所在的农场办学,农场按学院建制。我拿了东北农学院这张相当于省级证明的介绍信南下杭州采购酱菜。酱菜厂看了我来头之硬,客气得不得了。我一看酱菜厂的酱菜,真是眼花缭乱:乳黄瓜、酱牙姜、螺丝菜、萝卜头、什景菜、凤尾菜……不胜枚举。 虽然我小的时候就对酱菜的色香味和品种有所研究,但很多品种我都没看见过。大多数酱菜出厂均价1角钱一斤,最贵的乳黄瓜和糖醋大蒜也只有1角5分一斤。好家伙,加上每斤7分的铁路运费,到北大荒也最多是2角2分钱。好便宜呵,我一下买了100坛各类品种的酱菜。      有趣的事还在后头。这100坛酱菜运到北大荒某一车站。提货时少了3坛糖醋大蒜。当我去车站交涉时,车站说:“不就几坛大蒜?赔你便是。”当即爽快赔给我钱。 就在说话间,不知从哪里飘来一股糖醋大蒜的香味,定睛一看,忽见墙角有一些装糖醋大蒜的碎坛破罐。我似乎明白了:或是糖醋大蒜的香味诱惑了装卸工,存心打碎的?或是车站工作人员也想尝尝糖醋大蒜,眼看眼闭?如果是真的,看来南方酱菜的美味实在不错。 当我将酱菜运到农场时,各个分场闻讯过来调拨酱菜。知青们纷纷抢购各类酱菜,就连东北老乡都个个夸道:“没吃过这么好的酱菜”。我也因采购有功“官”升一级:当上了食堂管理员。 (原载2016年1月31日新民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4 1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