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北大荒,我当上食堂管理员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7-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Fz7C4AHOI2Ly84LUjqrW_g
陈晓平推荐
包满珪 (原黑龙江香兰农场杭州知青)
人生中有许多阴差阳错的事,而我在北大荒当上了食堂管理员便是。 我是个不会做家务的人,买菜烧饭之类的更是外行。 记得读高中时,有一年夏天,母亲煮了粥,便打发我去延安路和平海街交界处转角的一家食品店(好像是延安食品商店)买熟的咸鸭蛋。但我并不知道熟蛋和生蛋的区别,把裹着黄泥的生蛋当熟蛋买回家,在洗去黄泥时一不小心戳破蛋壳,蛋清往外流才知道买了生蛋。  (网络图片) 我当上食堂管理员完全是个意外。之前,基建排选我当伙食委员,其主要职责就是汇集基层对食堂的意见上传。 当时,到了冬天缺菜要用咸菜代替。我提议去杭州采购酱菜,结果获批。我利用探亲假之际买了100坛酱菜。(见:  酱菜运到北大荒)。 大概因采购酱菜有功,领导考虑让我去当食堂管理员,这似乎有点阴差阳错,而其实我并非是这方面的一块料。 一个既不会炒菜又不会烧火、而且对此毫不感兴趣的我,只能慢慢培养自己的这方面兴趣。 当上了食堂管理员才知道压力山大。过去当伙食委员职责是代表连队对食堂吹毛求疵。现在才知道说说容易做做难。 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让知青少花钱,吃好饭。我想尽办法控制成本。 分场有一个小卖部,食堂的油盐酱醋都是从那里进的。为了降低进货价格我直接从汤原食品公司以批发价进货,跳过了小卖部。小卖部的老尤虽然对我颇有意见,但见我为知青利益着想也就眼开眼闭。 那时,我经常去汤原食品公司买面包、砂糖、果汁露等。夏天,知青们三点就起床去除草,田间地头的点心就是面包加果汁露。 有趣的是,有一次去汤原食品公司进砂糖,是胶皮轮28去拉货。在过一条沟壑时颠簸了一下,糖袋底部被裂开一个小口,这28拖斗是装过过磷酸钾化肥的,拖斗上有极少数残存的化肥颗粒。我怕颗粒混进糖袋,到分场后,在小口处取出部分糖加了少数水。虽然我查过高中化学书,里面讲到过磷酸钾无毒,我仍不放心,亲口喝了一口糖水,确认自己没被毒死才放心让砂糖入库。 为了降低蔬菜成本,我买了大白菜、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豆角等菜种,带领食堂全体知青种自留地。食堂的工作非常繁忙,业余时间种地,有时稍不留神,少铲一遍地,杂草就疯涨盖过蔬菜。有时已长成的蔬菜没及时收割也长的老了,不好吃了。因为食堂自己种菜,大大节约了菜品的成本。当然炊事员也增加了辛苦,但大家都觉得值,为知青服务应该。   广告      【新服才开1秒】进服送打金神器,800%爆率,神装满地!散人天堂  高爆真打金-梦回江湖 查看           食堂为了经常有肉给知青享用,除了从小卖部购得肉后,自己养了5-6头猪,由一位食堂打更老头(我现在已叫不出他的名字)饲养。那老头养猪特别认真,他的一声吆喝,猪会撒泼打滚,再一声吆喝,猪会乖乖进猪棚。那猪吃食堂剩菜剩饭,长得格外的膘厚。  (网络图片) 我计划着,隔三差五杀一头猪让知青们饱饱口福。食堂里有一位干强体力劳动的二劳改(名字因年代久远忘了),他原是浙江富阳的农民,据说解放初他因抗税被判刑流放香兰农场。他杀猪是行家里手,一个人把猪脚捆绑好,不要他人帮忙,几下子就把猪杀了。 我们分场绝大多数是沪杭知青。如何调节大家的口味,是我思考的首要任务。 我除了继续从杭州酱菜厂进各类酱菜外以解决冬季缺菜困境外,还托我杭州的高中时的同班同学(他在杭州食品公司工作)批发特级带鱼,我记忆中当时最好的带鱼只有0.25元/斤(批发价),我进了200多公斤,运往香兰农场。要知道那个时代副食品是不能返销运往农村,因为那时城里副食品都很紧张的,要凭票供应。我同学走了不少关系,自己蹬黄鱼车把带鱼送到火车货站发运。 带鱼运到农场也不光是食堂享用,还加价卖给本地职工或与其他分场物物交易,带来的赢利贴补食堂开销所用。 在北大荒食堂里当管理员,有比其它地方更多的困难。譬如:分场经常停电,水房没水,而食堂离不开水。食堂专门砌了一个特大的水泥池储水用。啥时来电啥时运水装满池子。分场专门配了一辆牛车为食堂送水。而来电经常是半夜,我常常要去通知“牛车司机”拉水。碰到雨天我要和“牛车司机”一起去拉水,泥泞地一脚深一脚浅还常打滑,常常是半夜不能眠。有时难免像水浒传中常发出叹息的:“苦哉!” 在食堂经常性会遇到突发事件,这是考量你处理事务能力的时候。特别是食堂窗口纠纷也特别多。譬如:菜打少还是打多。又譬如:食堂站窗口的服务员算好就餐者应付的钱票,而就餐者少付了。还譬如:菜品的质量口味不符合就餐者口味。严重时,一位就餐者扇了食堂服务员一记耳光。这都需要你用智慧去处理。 最尴尬的是有一次蒸馒头所用面硷比例没掌握好及笼屉漏气,整个笼屉的馒头都成了僵馒头,又酸又粘。不能出售。怎么办?炊事员与我一商量,蹦出个好主意。我们把僵馒头放进搅面机打碎再加点新面粉搅和后炸巧果,沪杭知青喜欢,一抢而空。  (网络图片) 有一年,整个农场面硷告缺,蒸馒头无法进行。场部指示我代表总场去采购面硷。那年,我冒风雪带领场部四位驾驶员去引嫩工地,一路上,暴风雪肆虐,嘎斯车没有暖气,我穿着反毛单皮鞋,冻僵了脚,痛得在地下打滚。好不容易去了一家路边单位办公室进去暖和一下,我想在燃气灶旁边烘烤脚。东北老乡连忙来拦住:“小兄弟,不能靠近,否则脚一辈子废了。”   广告      下载百度网盘,一键上传相册备份,再也不怕丢照片啦!  百度网盘 查看           到了引嫩工地,找到原香坊农场场长薛成璧,带着他的亲笔信去杜尔伯特内蒙自治区购买面硷。解放初,打到王爷,他是第一任县长。现任县长是当年他的部下,一会儿就帮我们筹集好面硷装好车。 在食堂工作期间我立意做一个不贪不吃的正派的管理员,每天都到食堂收摊才吃饭,有啥剩菜就吃啥。特别是食堂到处可见可以吃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当年物资稀缺年代最惹人喜爱的东西。我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于是在食堂后屋贴了告示:“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内。”因为到食堂来私下买点肉和其它的都在这里交易。我这通告一出,很显然限制了特权。 有一次分场主管人事的领导评价我的工作:“你坚持原则是对的,但......”听了此言我才觉得我也许工作方法太死板了,缺乏对付社会的柔性,或许说是缺乏某种圆滑,需要在今后好好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在工作中改进。 在北大荒当食堂管理员,我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特别是真正体会到众口难调这句话涵义,即不管你怎样的努力,总有被人诟病的地方。当然,如果你做得完美无缺,就自然没人说三道四了。在经营两年之后的食堂我盈利了8000多元。 不久,负责分场政宣组的上海知青、技校生韩明华被推荐上复旦大学工农兵学员,分场领导把我调到政宣组填空。于是,我想这赚的钱属于在食堂就餐的全体知青,应该让他们享用。我在离任前拿出食堂盈利部分的钱免费举办一场宴会。
欢迎来稿 分享你的文字 你的作品 你的感悟 你的精彩 投稿邮箱   445850070@qq.com 投稿扫码:  
扫码关注《风从江边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2 0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