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唐德华:劳动,铸就人生底色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4-2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5-4-28 16:44 编辑

劳动,铸就人生底色
唐德华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脚步渐近,回首往昔,我与劳动的羁绊贯穿了大半生。从年幼时操持家务,到下乡时的辛勤务农,再到机关工作时的伏案忙碌;哪怕是退休之后,也在侍弄花草、笔耕不辍中度过。每一段劳动经历,都如同一次雕琢,塑造着我的体魄,磨砺着我的思想,最终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灶台旁的童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父母每日早出晚归,作为家中的长子,年仅八岁的我便挑起了操持家务的重担,其中,掌灶做饭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任务。那时的三餐十分简单,多是清炒时蔬,主食也不过是白粥米饭,但这些看似平常的饭菜,背后却藏着不少学问。         
生煤球炉堪称一项“技术活”,夜晚调节风门缝隙时,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留大了,煤饼会在夜间燃尽成灰;留小了,炉火又容易熄灭,难以接续。在寒冬的清晨,若是炉火熄灭,重新起灶做饭,就会耽误全家的早饭。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我才终于掌握了诀窍:将风门缝隙控制在指甲盖般宽窄,这样炉火便能安稳地煨足一整夜。清晨,只需轻轻一拨,蓝色的火焰便会欢快地跳跃起来。        
年前的大扫除,是全家都要参与的“硬仗”。宅院里的公用给水站围绕着水井,每到腊月,天还未亮,大家就纷纷赶来排队。我和妹妹把小桌搬到井台边,将床单被套浸泡在刺骨的冰水中,用刷子用力地反复搓洗被头的污渍。看到有人踩着衣物漂洗,我们也有样学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衣物上,冻得脚趾都失去了知觉,双手也肿得像馒头一般。拧干时,两人各攥住一角,用力拉扯,水珠砸落在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冰花。           
车轮上的觉悟         
初中时,父亲带着我拉车送菜。七八百斤重的菜车,从生产队出发,途经斜土路、漕溪北路,到批发市场检验、过称、调配,最后送达市中心菜场,单程就有十多里路。每次路过街巷,我总是害怕撞见同学,便低头弓背,试图将自己隐藏起来。父亲察觉到我的心思后,神情严肃地对我说:“新社会,劳动最光荣!咱们送菜到城里,让千家万户都能吃上新鲜蔬菜,这是多么体面的事情,有什么好害羞的!”        
父亲的这番话,如同一盏明灯,瞬间点亮了我心中的困惑。从那以后,再路过街巷时,我挺直了腰杆,昂首前行。看着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听着车轮碾过石板发出的清脆声响,我的心中竟涌起一股踏实的感觉。即便后来考上了寄宿制高中,每逢周末,我仍会主动跟着父亲随车送菜。那些沾着晨露的菜叶,承载着我们父子的辛勤汗水,更饱含着我们对生活的热切期望。           
林海中的淬火     
    “文革”的浪潮汹涌袭来,高中毕业的我和妹妹一度陷入迷茫。父亲心急如焚,跺脚说道:“哪怕没有工钱,也要去学门手艺,不能这样无所事事!”第二天,我们在虹桥路上的一家化工机械厂找到了零工。虽然没有报酬,只有中班和夜班能拿到一点补贴,但父亲却感到十分欣慰,他说:“走出去,就会有活路,总比待在家里荒废时光强。”在那几个月里,我们跟着师傅学会了操作钻床和铣床,油污浸透了衣衫,双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我们触摸到了工业时代的脉搏。         
1968年8月,我响应号召,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基建班的砖石、拖拉机的轰鸣、伐木场的霜雪,都成为了锤炼我筋骨的力量。1972年冬,我带领三十多人进山烧炭。在原始森林里,我们既要搭建帐篷、挖掘灶坑,又要摸索烧炭的门道。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我们气馁,经过不断尝试,我们终于发现:烧炭时,窑温要像煨茶一样,慢慢熬制;火候的掌握则需像守岁那般,充满耐心。当第一窑青黑发亮的木炭出炉时,整个林海雪原似乎都被我们的喜悦所感染,映照着我们激动的热泪。也就是在那片温暖的炭火旁,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拳,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泥土里的初心        
劳动教会我的,远远不止是谋生的技能,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灶台前的烟熏火燎,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拉车时的汗流浃背,使我深刻地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分量;林海中的摸爬滚打,更让我领悟到“艰苦奋斗”这四个字背后沉甸甸的意义。         
这份与泥土、与工具、与汗水亲密接触的经历,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之中。即便后来走上领导岗位,我仍时常想起父亲推车时那坚毅的背影,想起窑洞里那跳动的火苗。正是这些朴素而又珍贵的劳动记忆,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初心就藏在那沾着泥土的脚印里,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担当之中。         正如高尔基所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对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半生的修行,更是一生的信仰。它贯穿了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9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