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36|回复: 3

在圣诞前收到刘安一老师的电子邮件

[复制链接]
叶子 发表于 2012-12-2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12-25 19:00 编辑

在圣诞前收到了刘安一老师的电子邮件,打开邮件后,那精美的画面呈现在眼前,看完后,心情很激动,这么多年和刘老师始终保持着联系。尤其在节假日期间都能收到刘老师代表郑加真老师发来的电子邮件。看到那些温馨的文字,犹如见到了两位老师本人一样,心情特高兴。

郑加真老师是上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就投笔从戎,在空军工作了6年,29岁时卸下肩章、领章和“八一”帽徽的军装,来到了北大荒,在连队当一名青年突击队员,参加了开荒建点的各种劳动:修路、盖房、伐木、播种。他将北大荒的生活写下来,并借用当时郭沫若先生为十万转业官兵壮行的诗篇的题目:“向地球开战”。副标题是:“记我们在密山地区的生活”。他把这篇文章寄给了远在北京的妻子刘安一,经刘老师重新誊写寄由《新观察》刊登了郑老师的处女作,还配发了密山农垦局《农垦报》摄影记者郭沫水提供的转业官兵开发荒原的照片。是这个偶然事件,使他走上了文学之路。

郑加真的妻子刘安一老师是郑加真事业的坚强支持。有一篇报道是这样描述郑老师和刘老师的爱情的:“刘安一当初是以“背油纸伞的姑娘”模样出现在郑加真眼前的。她的出现“无异于湛蓝天空洁白羽毛的美丽的天鹅”,年轻的郑加真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看着姑娘,有时看得入神了,会被姑娘不经心地抬头捕捉到,四目相对时,又急忙闪开;很长时间以来,姑娘就成为他心灵天空飘不走的云,脑海中荡不去的帆,天遂人意,他们终成连理。就是这位“背油纸伞的姑娘”成了他成就事业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这位“弱女子”毅然从人人向往的北京离开热爱的工作,来到“初创时艰苦得连一个大男人都咬牙挺着呢”的北大荒、来到他身边……那时的北大荒已很不妙了,工资开不出,“白条”盛行,据说开发北大荒十万官兵第一年工资由国防经费支出,一年过去,得自付了,却付不出,有的农场已在卖拖拉机了;每天都有全国各地来北大荒调干部的传闻,甚至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江华带着组织部长就住在密山等候,成批调出干部逶迤的身影吸引着人们的视线,那时850总场3分场就先后有多批调出,那时调往宁夏的,同行百人以上;再加上当初到北大荒是被迫的,跳出北大荒心情都异常迫切……在这时候,一位“弱女子”却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义无反顾地到北大荒。

虽事隔40多年才迟迟传来仍使人们震惊不已!即使步入花甲之年,她依然与丈夫携手创业书。瞧:刘安一在60多岁时学会了五笔打字,郑加真100多万字的文稿都是老伴儿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的。”刘老师这么忙却能经常给我发邮件,我特感动。我多次邀郑老师和刘老师到青岛做客,但是郑老师说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在这寒冷的冬天,在圣诞节来临之前,我借荒网平台祝郑老师和刘老师健康如意!幸福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荷 发表于 2012-12-2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是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启蒙者,是我们崇拜和敬仰的人。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我们的每一个思维都是和老师的教诲分不开的。这么多年来,您依然和老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可见您和老师的感情是多么的浓厚!借此也向您和郑老师、刘老师问好!祝福你们平安夜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12-25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很感人,文章中的人物更感人。两位知识分子为了边疆建议,义无反顾地奉献着青春。他们的人生既波折又灿烂。向他们致敬。

文章中看不出两位中哪位是你的老师,是怎样的师生关系,需要交待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叶子 发表于 2012-12-2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2-12-26 11:48 编辑

是这样的。我在北京时三团的吴经建赠给我一本郑加真老师写的书,那时我才知道《江畔朝阳》的作者郑加真老师是男作者,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女作者。后来我到哈尔滨出差,受吴总委托,专程到郑老师家拜访。受到了郑老师和刘老师的热情接待,我去时带了一本我儿子出版的诗集,郑老师非常喜欢,并给予许多指导。至此我们在荒友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师生情。我很幸运,由于喜欢文学,所以有许多文学界的朋友,我非常珍惜我的这份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9 1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