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0

唐德华:我心中的梧桐树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3-2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搬到颛桥居住已有16个春秋了。家门口那几条路——向阳路、都市路、颛兴东路,宛如生活的静美诗卷,而路旁整齐排列的梧桐树,恰似从时光里生出的卫士,岁岁年年,戍守着这片烟火之地,也深深扎根于我的心底。    
春,是梧桐树一场温柔且笃定的苏醒。熬过寒冬的枯枝,起初只怯生生地探出几点嫩黄,仿若夜空中乍现的星芒,在料峭春寒里闪烁着生命的倔强。没几日,芽苞们便鼓足了劲儿肆意舒展,新绿汹涌如潮,像是沉睡大地猛然睁开的清亮眼眸,把天空映衬得澄澈而明媚。风过处,满树叶子沙沙低语,似在轻诉春的密语,唤醒沉睡的希望,每一丝空气都被这蓬勃朝气盈满,清新且香甜,那是重生的宣告,亦是希望的奏鸣。彼时的梧桐,象征着新生的无畏,无论寒冬多漫长,它都按时赴春之约,怀揣破茧而出的勇气,开启轮回华章。    夏,骄阳似火,梧桐却以华盖之姿撑起一方清凉乾坤。叶片层层簇拥,密不透风,日光只能零碎地漏下几缕金芒,在地面交织成梦幻光斑。蝉鸣隐匿在这浓荫里,燥热被这绿壁严严实实地挡在尘世之外。下班后骑车归家,一头扎进这绿荫长廊,凉意瞬间裹身,疲惫如烟云消散。它是大自然最贴心的庇佑者,为行人遮挡暑气,静守街边屋舍,仿若一位沉稳坚毅的守护者,默默承担酷热,馈赠安宁,象征着生活里无声却深沉的守护力量,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烦扰,总有一隅清凉可栖。    
秋意渐浓,梧桐化身时光的浪漫画师。翠绿渐次隐退,金黄、橙红汹涌“燃”起,风成了它手中灵动画笔,每阵拂过,叶片便如彩蝶翩跹,舞出秋的斑斓诗韵。脚踏落叶漫步,簌簌声奏响秋的旋律,那是岁月的轻吟,送别过往繁华,迎接静谧沉淀。枝头残叶坚守至霜寒,宛如迟暮英雄,纵容颜老去,风姿仍存,零落成泥亦要滋养来春希望,它象征着生命的豁达与从容,历经兴衰,却始终心怀馈赠,顺应自然,优雅谢幕又满怀期冀。    
寒冬,梧桐卸去满身繁华,裸露出嶙峋筋骨,向苍穹伸展枝桠,似在与霜雪静静对谈往昔。霜花凝结其上,月光洒下,幻化成银白剔透的玉树琼枝,清冷而高洁。它无畏朔风如刀,孤独且坚韧地伫立,守望小区里的灯火暖光,静待春风再度温柔相唤。宛如困境中坚守初心的行者,纵风雪满途,信仰如磐,守望着平凡日常里潜藏的希望火种,不卑不亢,熬过凛冬。   忆起儿时家住徐家汇附近,衡山路、宛平路、余庆路、建国西路那些旧上海法租界的幽长街巷,梧桐亦是岁月主角。
  有一年夏天特别热,酷暑难耐。我和同学们一起到位于乌鲁木齐南路的“常熟游泳池”游泳消暑。刚走到衡山路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遮天蔽日,把整条马路捂得严严实实。强烈的阳光只能在树叶的缝隙中穿过,洒下点点碎光,暑气一下子无影无踪,好一个清凉世界。
  “文革”后,我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时有两年一次的探亲假,但黑龙江距离上海有几千公里,坐火车要四天三夜,把人搞得精疲力尽。到了上海北站,乘上15路无轨电车路过常熟路、衡山路时,望见窗外的梧桐树,浑身的疲劳一扫而光,知道马上就要到家了……
  旧时的梧桐树带着历史的斑驳与厚重,承载往昔洋场繁华旧梦,见证风云变幻潮起潮落。街边老建筑在梧桐枝叶摩挲下沉静伫立,故事从摇曳树影里潺潺流出,串联起几代人的喜乐哀愁。它们是往昔风华绝代的名媛,也是岁月跌宕里的忠实史官,记录城市从车水马龙的旧朝摩登迈向日新月异的今朝盛景,始终根系大地,不离不弃,象征着城市灵魂深处永不磨灭的记忆根脉,连接往昔与当下,赋予归属感与传承之力,无论游子走多远,望见梧桐,便知到家了。
  家乡的梧桐啊,你于四季更迭里演绎生命传奇,于岁月长河中矢志守护,从旧时光绵延至当下生活,你不单是树,更是心底永不褪色的眷恋图腾,承载希望、守护、豁达与坚守,伴我走过岁岁年年,守望着平凡日子里的每一缕暖阳,每一份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9 1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