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387|回复: 12

浅谈“古风”

[复制链接]
孙胜权 发表于 2024-12-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古风”


     喜爱近体诗词的诗友,通常会以为“古体诗”或者“古风”不讲格律,可以随意写都行。而且有一些诗友,写的诗只要不合格律,就标为“古风”。实际上古风是不用遵守近体诗的格律,但也有着自己的规则。自从唐代的近体诗的律绝产生以后。 诗人们依旧模仿六朝以前的形式,写的诗就是“古风”。
    “古风”和律绝是两种对立的题材,规则也截然不同。 首先平仄上律绝要求,句句入律。“古风”则正相反,律绝能用的平仄格式都要避开,律绝不用的三平尾三仄尾,反倒是“古风”最常见的句型。 如:李商隐的古风《韩碑》,大多都是三平或者三仄结尾的。在用韵上,“古风”确实宽松很多,可以押邻韵,但是押邻韵可有讲究,而不是读音相似就是邻韵。 比如蒸和真,真和侵,江和阳,普通话读起来差不多,但这都不是邻韵,“古风”也不可以互押。
    在对仗上区别就更大了。律绝对仗要求惟求其工整,尤其上下联是绝不许重字的,然而“古风”则要求惟求其拙,太工整,反而不好。上下联重字更是常见。如:杜甫的《前出塞》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亲王”就是典型的“古风”对仗。还有一点,不仅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很难,对于古人也同样不简单,那就是句式和语法。因为“古风”追求的是六朝以前的高古风格,所以隋唐以后才出现的句式和语法,就要尽量避免使用了。记得王立教授统计过啊,五言古诗一共是七十七大类,二百一十五个句式。 其中一百零八个是近体诗所没有或者说罕见的,而近体诗中常见的宾语前置、副词性从句等等,十七种语法则是古风不宜使用的。 像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联动下渔舟。”杜甫的“绿锤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都是律诗名句,但用在“古风”里,反而是败笔了。 宋唐以后,又出现了以王维为代表的一种创新派“古风”,讲究通篇入律,而且平仄交替换韵就不详谈了。
   总之“古风”确实比律绝的硬性格律要求少,但一点也都不简单,尤其是高古的格调,没有大量的古汉语的阅读和积累,是万难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24-12-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押韵十三辙中就有“江阳辙”,“古风”竟然是不同的韵!看起来很简单的句式,竟有二百一十五个!诗词歌赋太深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12-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看,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凤竹 发表于 2024-12-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传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孙胜权 发表于 2024-12-13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24-12-8 16:35
押韵十三辙中就有“江阳辙”,“古风”竟然是不同的韵!看起来很简单的句式,竟有二百一十五个!诗词歌赋太 ...

谢谢版主临帖,问好,迟复为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孙胜权 发表于 2024-12-16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临帖,问好,迟复为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丹阳 发表于 2024-12-18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孙胜权 发表于 2024-12-21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临帖,问好,迟复为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孙胜权 发表于 2025-1-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24-12-8 16:35
押韵十三辙中就有“江阳辙”,“古风”竟然是不同的韵!看起来很简单的句式,竟有二百一十五个!诗词歌赋太 ...

谢谢版主临帖,问好,迟复为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孙胜权 发表于 2025-1-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凤竹 发表于 2024-12-9 20:02
谢谢传播,学习。

谢谢版主临帖,问好,迟复为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5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