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962|回复: 17

虎林试点的台前幕后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24-9-10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24-9-10 16:27 编辑

    虎林试点的台前幕后
    虎林试点从1994年筹划,1996年启动,1998年以失败告终,前后经历五年时间,真正运行不到一年半时间。这场所谓“改革”牵动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政府、众多企业,涉及面广,影响很大,投入了众多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严重损失,教训深刻。
    这场试点既有台前的义正严词,光鲜亮丽,也有幕后的龌龊手腕,个人算计;既有宏观的利益调整,更有微观的斗争博弈,是一场立党为公、实事求是与立党为私、弄虚作假的严肃斗争。
    一、虎林试点的动因。
    1995年初,虎林县委书记韩乃寅给省委领导写信,提出《关于要求将虎林县作为探索解决“国中之国”问题试点的请示》,认为虎林是全省“国中之国”的极典型地区,岳岐峰书记在“请示”上批示:“请政研室协同新华分社就林的做法及问题专门搞一篇调查”。其实,所谓“国中之国”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韩乃寅给省委领导写信的真实目的并非要解决“国中之国”的问题,而是要将农垦“虎林六场”和森工两个林业局以“改革”之名收入囊中,虎林县坐地提升为地级市,水涨船高,升官发财,名利双收,如意算盘,不亦乐乎!
    作为当政的虎林县长左奎华,他算的是另一笔帐:现行体制下县里只收税,不管事;政绩在地方,责任在农垦森工;28万人的行政编制只管14万人的事。改革后,增加300多人,平添了一倍以上的行政社会责任。若干年后,单是这笔账,就要吃掉县财政(当年为8000万)的一半以上,背上沉重的包袱,是自找苦吃。1998年初,虎林县主动向省委提出停止试点的报告,其中的苦衷不言自明。
    二、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1995年4月,省委政研室和新华分社提出《关于虎林县探索解决条块分割问题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是按照岳书记的旨意编撰的,调查报告“从观点出发找论据”,而不是“从事实出发做结论”,因而许多基本事实失实。如“1990—1993年,县里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了7.9%,而农垦森工企业为-7.9%” ;94年“地方经济增长12%,农垦森工企业增长4%”,以为是农垦森工拖了他们的后腿。实际情况是,虎林片六场“八五”前四年,经济增长速度为15.2%,森工发展速度为14.6%。调查报告完全没有实事求是之意,只有哗众取宠、欺上瞒下之心。
    为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省委工作组一行30多人从8月25日—9月3日,用了8天时间,真正深入农场调研的时间只有4天。工作组成员绝大多数人从未到过农场。农场企业又是一个不同于院墙企业的集全民性、企业性、社会性为一体的特殊企业,让不了解农场实际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从实际出发,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显然是强人所难,违反常规,难免犯主观主义。
    为了尽快划转农垦国有资产,省委工作组颇费了一番心思,甚至不惜纵容省国资局长谎报国家国资委同意划转的信息。
    19951110—13日,省委派出王建功、马国良、胡祥鼎等赴京汇报,听取国家体改委、计委、农业部、国资委、财政部等五部委的意见。五部委虽然原则赞成改革试点,但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修改意见。但胡祥鼎却多次公开宣称“农垦森工企业基层干部群众对省委的改革决策高度认同”,“有关地方和部门对改革试点一致赞同”,“各有关方面对重大改革问题取得了广泛共识”
    199663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垦区时说:黑龙江垦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里总要有一把米,否则叫鸡鸡都不来。李鹏总理的讲话狠狠地打了胡祥鼎等人的脸。
    1996年初,国务院即将排出虎林试点调查组。岳书记要求立即将试点扩大至牡丹江管理局全面铺开。国务院调查组闻讯果断指令“试点维持现状,不再扩大”。
    省委工作组事先精心制定了一个“接待国务院调查组工作日程”,分成“综合组”和“走访组”两个组,调查走访的对象主要是省直部门领导、鸡西市、虎林县,基本不与农垦、森工的基层干部群众接触,其意图非常明显,欲盖拟彰。
    国务院调查组没有回复省里的安排,直接拟定了工作方案和日程,并设立了“综合组”、“农垦组”、“森工组”三个组,重点听取农垦、森工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使调查工作掌握了客观全面的情况,听到了群众的意愿和真实声音,为国务院的决策提供了正确、可靠的依据。
    岳书记对国务院派出调查组很恼火,责问胡祥鼎道:不是说国家各部委都赞成试点,取得高度认可,一致共识吗,怎么还来调查?这不是调查我吗?!
    三、调班子,掺沙子,不换思想就换人。
    试点期间,省委对总局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多次调整,先后调出党委书记王锡禄,免去刘文举局长职务退休,调任申立国为党委书记、王玉林为局长、韩乃寅为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家旭为副局长,张广勤调任总局党委委员、建三江管理局局长,王德胜调任总局党委委员、牡丹江管理局局长。
    1995613,省委常委会决定,任命原牡丹江市委书记申立国为农场总局党委书记,同时免去王锡禄总局党委书记职务,调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王锡禄在垦区工作大半辈子,在总局就是一间普通、简陋的办公室,连个秘书、勤务员都没有。到省政府工作后,鸟枪换炮,一应俱全,因祸得福。他曾感慨地说:才知道什么叫当官啊!申立国是垦区成长起来的干部,德才兼备,熟悉垦情。但在虎林试点面前却十分小心谨慎,既要维护垦区利益,又要尊重省委领导,两难之间难以权衡。在国务院调查组到来之前,省委曾打算调整他到省行政学院,只是没有来得及实施。
    199611月,省委决定免去刘文举农场总局局长职务。此时,刘局长还在新疆考察的归途中,就被退休处理了。
    王玉林、韩乃寅、王家旭等几位领导都是先后被派来“掺沙子”的。韩乃寅作为虎林试点的始作俑者得到提拔重用,如愿以偿。但到总局任职却很尴尬。他与孙勇才同为副书记、副局长,却排列之后。他曾向省委组织部提出排名异议,省组部答复说: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吧,这才悻悻而去。王家旭原任依安县委书记,曾荣获全国百强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来总局暂任副局长,是准备转正的。但后来考察认定被垦区“招安”了,就此止步。王玉林原任佳木斯市常务副市长,总局刘文举局长被免后,调到总局任局长。一个连五万块钱都要上常委会的“穷市长”,一跃成为大笔一挥就可批个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局长”,鲤鱼翻身,不亦乐乎!
    1996年4月,省委任命原兴凯湖农场场长王德胜任农场总局党委委员牡丹江管理局局局长,原前锋农场场长张广勤任农场总局党委委员、建三江管理局局长。本来管理局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党委书记是一把手,这种任命打破了以往的惯例,导致领导体制紊乱,人为造成了许多矛盾,使党委书记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1995年底,梧桐河农场场长李志春上书岳书记,反映宝泉岭管理局领导的问题,得到了岳书记的重视和批示,致使宝泉岭管理局书记温伟杰受到调查和不公正对待。后来,李志春又向岳书记反映情况。岳书记轻信谗言,公开警告说:谁要打击李志春,我就打击谁!人身依附,小人得志。
    1998年,虎林试点以“改革的目标并没达到,企业负担没减轻,改革措施与现行法规相矛盾,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而告结束。期间,胡祥鼎曾拟任省委常委、秘书长加官进爵。但试点失败后,只好被贬至双鸭山市任书记。
    虎林试点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是垦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对参与试点的党员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试点过程中,有的人以耍权淫威蛮横无理,有的人以“各为其主”推卸责任,有的人以“胳膊拧不过大腿”退避三舍,有的人以龌龊手段投机钻营……,大浪淘沙,泥沙俱下。经验教训,值得汲取。实事求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背离正确的思想路线,必将一事无成。立党为公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背离党的根本宗旨,终将遗患无穷。
                                    范学新
                                写于2024年9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9-1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路线斗争,记得62年的七千人大会吗?那个大会也值得仔细分析一下,特别提3分天灾,7分人祸,这人祸究竟是谁的责任,很值得研究,从那次开始,毛主席真的退二线了。可以不知为啥毛主席又非要亲自抓,实际上这都是路线问题,走什么路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4-9-10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9-10 12:57
有点像路线斗争,记得62年的七千人大会吗?那个大会也值得仔细分析一下,特别提3分天灾,7分人祸,这人祸究 ...

谢谢建国关注首评,说的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24-9-1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在上层工作过,看了此文章,才知道上面的领导层也都勾心斗角,形式复杂,不好评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就不去评价了。

谢谢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4-9-11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24-9-10 21:03
没在上层工作过,看了此文章,才知道上面的领导层也都勾心斗角,形式复杂,不好评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就 ...

谢谢版主关注置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9-1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今天,明天!
小崔说事的时候,讲了一个笑话,他说:人这一辈子,就是个过程!人生苦短,不过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当时我们笑星,赵本山和宋丹丹配合他把这个人生讲到了高潮。
我也说说昨天和今天,我这说的昨天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我再说今天就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说到这大家觉得还是今天好,可是我要是说对下岗职工来说,就不一样,我是老工人,计划经济收益者,我也是市场经济参与者。
我先说人生,这人生确实很长,过去、现在和未来。可是小崔却把他说的很短,就这样,三天构成了人生的三个步骤,这三个阶段,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回忆起来,真的觉得,昨日如流水,逝而不返;今日虽犹在,稍纵即逝;明日可期待,世事无常;唯有今天,实实在在;唯有眼前,才真真切切。我在南方的这些年,真的觉得,这日子过得很快,就像李白说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人这一生,往事如烟,随风而去,有很多事情都是没结果的,人们总是遗憾那些错过的人和事。其实,过去被认为多数的痛苦,都是在和自己较劲,或陷入一段感情的失败中走不出来,或在忧思中反反复复地崩溃,或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自责。看看眼下,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十之八九,谁也不知道下一刻,命运为你准备的是桃子还是李子,时光从不留情,那些未竟的心愿,也许永远再没有机会继续了,所以不如学会释怀,学着忘记,放下过往;你若强留,只会让自己更加痛楚。实际上,这几天,我也在这里琢磨,这个都是市场经济搞得鬼,什么竞争呀,拼搏呀!记忆里,我的老师,路蕊蕊讲过,她说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是计划经济,我们的生产都是有计划按比例生产,所以我们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现在看来,她说大概是对的,现下最大问题就是生产过剩,看看吧!我们国家的钢铁产量上亿吨了,布料上亿米了,可是现在我们却还有人投资建纺织厂,钢铁厂,我记得我们的轴承厂就是哈,瓦,洛。三家。现在看来不是三家了,可能是三万家了,这样还能不过剩吗?这是表面上问题,实际上,社会就这样,当你一旦放下过去,会发现,那些本以为不能忘怀的记忆,不能走失的东西,时间正在替你一点一点掩埋,然后让心归于平静。放下过去,就是放过自己!破茧成蝶,就是丢下过去的重负,迎着太阳,重塑自我。我还是记得昨天,那个计划经济时代,那个已经发生故事,可是,现在我知道,那些只能作为是今天的教义。弱者埋怨命运,强者书写历史,其实我们远比想象中强大。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的欢喜,或遇到对的人,或遇到美好的事物,或遇到对的爱好,感到活着的每一天都有意义。
这一生,什么都可以再来,唯有生命不能再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深耕自己。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走失的也是今天。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是否珍惜了身边的幸福,欣赏了自己的拥有。
生命里,不管有多少遗憾,多少酸痛,幸也好,不幸也好,都是过去,全是曾经。放下,就会轻松。所以,当过好了每一个今天,未来就不再遥远了;“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请保持你的独特吧,只要你还愿意,不熄灭梦想,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失去的东西也一定会以另外的一种姿态还给你!人生百味,只有不惧浮沉,才能淡泊明志;世事多舛,只有历经磨难,才能守得云开。所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都是对美好的期望,对未来的期望。有了希望,就有了不灭的火种,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才能代代相传。人生如梦,我们老得太快,却往往明白得太迟,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扛不动的就放下,伤不起的就看淡,想不通的就丢开,恨不过的就抚平。不在追思昨天中踟蹰不前,不在守候今天中虚度年华,不在期待明天中守株待兔,临时做不了决定的,就交给时间去打理。
只有不拘泥于过去,无论优秀还是不堪,都让它成为过去!把握今天,目光长远,提升自己,才能打破认知的局限,收获幸福的今天!憧憬美好,争取辽阔的未来,才能走进充满希望的殿堂!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说的表面问题,首先轴承问题,我在哈尔滨博洋渔具工作过,我们经常买轴承,而且一买就是几万个,当时我们都知道哈轴的轴承好,可是我们从来不要,为啥?就是哈轴的轴承太贵,一个就好几块钱,我们去浙江买轴承,一个直径在12mm的才1毛钱,和哈轴的差几十倍,你是这质量能一样吗?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市场需要,这是竞争,我们便宜所以我们就可以占领市场,总之他们还振振有词。现在我们看到物质极大丰富了,可以却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问题。看看今天,我就更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4-9-1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9-11 10:28
昨天,今天,明天!
小崔说事的时候,讲了一个笑话,他说:人这一辈子,就是个过程!人生苦短,不过三天: ...

哈哈哈,想不到引出“三天”“的长篇议论!其实,所谓”三天“其实我们只拥有今天。昨天是过去的今天,明天是即将到来的今天。人这一辈子只是三万多天的”今天“相加而已。所以,过好每一天是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9-1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学新 发表于 2024-9-11 19:57
哈哈哈,想不到引出“三天”“的长篇议论!其实,所谓”三天“其实我们只拥有今天。昨天是过去的今天,明 ...

就是这一个乱象,哈轴的轴承就没有销路,这些不知道的人却说,中国轴承质量不好,20元的轴承,和一毛钱轴承质量能一样吗?买东西的时候问价格,从来不讲价值规律,你说这样市场经济能行吗?中国的市场经济总是出问题,就是没有找到治病良药。你们实验也是在找治病良药,可是结果还是没有找到吧,漫长路,我们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走呀走。不知道啥时候走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4-9-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9-12 08:22
就是这一个乱象,哈轴的轴承就没有销路,这些不知道的人却说,中国轴承质量不好,20元的轴承,和一毛钱轴 ...

谢谢建国关注置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9-1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就说黑龙江三大家,一家农垦,一家森工,还有就是黑龙江省,说地是农垦的,山是森工,这些都是独立王国,是水泼不进的地方,这回看了你的介绍,看来当时说法也是有的道理。现在好了,都不行了,谁也不挣了。当时林业就是林大头,干啥都找林业要钱,这森林没有了,都不说话了,这可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9 1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