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0-29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中国姑娘
中国女排今天在东京代代木体育馆3比0完胜德国后,取下8胜3负的战绩,在第11届世界杯女排赛上积26分,不仅获得世界杯季军,而且获得了直接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回想30年前的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正是在东京代代木体育馆夺得了中国三大球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现将鲁光当年撰写反响极强的老女排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转发在此。
1977年深秋,苍茫的暮色,笼罩着日本的商业都市大阪。
中国女排姑娘们乘坐的大型轿车,顺着五光十色的街道缓缓向前行驶。
多彩的夜景,与中国姑娘们喜悦的心境是相吻合的。今晚,1977年世界杯排球赛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发奖。应该说,中国女排的战绩是值得庆贺的。1974年,中国女排在世界锦标赛中只得了个第十四名。而1976年6月由袁伟民组建的这支队伍,只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训练,头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就名列第四。这是我国女排自1953年建队以来所取得的最佳战绩。而且在世界杯的预选赛中,她们还打败过“东洋魔女”日本队。这给她们的启迪和鼓舞,也许比第四名的战绩本身还要深远得多。看来,只要努力奋斗,世界上没有打不败的对手!
靠窗坐的那位高挑姑娘,叫曹慧英,中国女排的队长。从外表看,她恬静、文雅,瓜子形的脸上,总露着几分淡淡的笑意。在赛场上,她可完全是一个“要球不要命”的姑娘,同伴们都称她为“铁姑娘”。
你看,中国队与南朝鲜队的激战正在进行。一个险球从曹慧英身边平飘而去。她飞身扑上去。球救起来了,而她倒在地板上,左腿肌肉拉伤,像撕裂似的疼痛。她用手使劲卡着受伤的部位,疼得头上冒出了汗水。本来就偏袒的裁判,看到中国队的主将倒在地上起不来,急不可待地示意曹慧英退场。曹慧英瞥见裁判那种幸灾乐祸的神情,气不打一处出,蓦地站了起来,瞪圆了双眼,忍着钻心的疼痛,继续投入比赛。这局球,中国队虽然以二分之差输掉了,但这位中国女排队长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却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心。“三号!”“曹——慧——英!”观众们用欢呼,用掌声,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表达着对她的敬意。
她从场上下来时,腿一抬就疼得像刀割似的,伤处出现了紫红色的淤血。而第二天,中国队还有一场硬仗——对世界强队古巴。外国记者们议论纷纷。有的预测,如果中国的三号不上场,双方实力的均势就将发生变化,中国队的命运是凶多吉少。可是,第二天,当银笛长鸣时,曹慧英居然又英姿勃勃地率领众姐妹出场了,这不仅使许多记者和观众感到吃惊,也给古巴女排在心理上造成了压力。她的扣杀依然那么凶狠有力,救球依然那么奋不顾身。你简直看不出她是一位伤员。其实她的伤情还真不轻,上场前打了封闭针,在伤腿上捆扎了厚厚的几层绑带。她是一位挂了彩而冲锋不息的英勇战士啊!中国队终于以三比二击败了古巴队。
此刻,这位从小就爱唱歌的河北乡村姑娘,正在心里唱着一支欢乐的歌。今天是她运动生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大会将颁发给她三个奖:拦网奖、敢斗奖和最佳运动员奖。
“噗嗤”,她笑出声来了。不过,她倒不是为一个人独得三个奖而笑。她想起了一件往事,一个挺逗挺逗的往事。
她还不到十六岁时,已经长到一米七十七。在乡村里,每次走亲戚、赶集,都招来乡亲们好奇的目光。她那忠厚老实的父亲可犯愁了,心想,一个闺女家,手长脚丫大,再这么一个劲长下去,怎么得了!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并不新奇的老办法:裹脚!
“裹脚?”曹慧英一听,乐得腰都笑弯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姑娘,配上一双“三寸金莲”,那成什么怪模样了呢!她嗔怪地对爹说:“你也不琢磨琢磨,如今是什么时代了,还兴这个!”
后来,她的妈妈上北京姐姐家串门。姐姐问:“妹妹长多高了?”妈妈说:“别提她了,高得要命,有个坑都恨不得让她踩进去。”接着,又感叹了一番:“那么个大姑娘了,走路没个走路的样子,走着走着就来个劈叉……”姐夫一听,倒高兴了:“怎么不叫她去练体育呢?”他认识体育学院的一位教练,写了一封推荐信。
于是,曹慧英进了体院青年集训队打排球。青训队的排球班开训已经八个月了,而小曹过去连排球都没有摸过。但好动、朴实、勇敢的性格,使她与排球一见钟情。入队不到两个月,她就上场打主力了。后来,她又到八一女排打主力。1976年重建国家队时,她又被袁伟民看中,调来打主力,她的成长,真可谓是一帆风顺。
爸爸呀爸爸,当初多亏没有听你的,要不“三寸金莲”怎么上场,怎么为国争光呀!她望望自己的那双大脚,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欢。
坐在曹慧英前面的杨希,是小曹在北京体育学院青训队的同窗好友。她出生于干部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长了一副高挑的身材,省体育队和体院的教练都看中了她,让她去打球。妈妈有点舍不得,因为杨希个儿虽高,但身子单薄,怕她吃不了那份苦。爸爸挺开通,说:“大家都说她是搞体育的料,那就让她去吧!”
一到排球班,她就天真地向别人打听:“练什么最苦?”别人告诉她,练长跑最苦。她想:“好,那我就练这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