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811|回复: 0

后知青生活经历:坎坷的回沪之路,浦东开发助我一臂之力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3-5-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 ... p;wid=1683610364049

包满珪推荐

后知青生活经历:坎坷的回沪之路,浦东开发助我一臂之力2023-04-19 19:24·草根茶社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功夫,我们迎来了浦东开发开放三十三周年。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到浦东闯荡的往事,投身浦东开发的情景就像在眼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1、 到浦东去
当初的浦东,还是乡下的浦东。而一江之隔的浦西高楼林立,城市繁华,与被人誉为"十里洋场”、“远东魔都”的外滩形成了强烈反差。难怪申城流传着一句民谚: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三十三年前,1990年4月18日,从广播里听到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振奋人心的消息,顿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夫妻俩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的召唤,当即作出了到浦东闯荡的决定,这不是一时冲动,也非心血来潮,而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人生定位的抉择,也正好借此机会回到故里。
那时到浦东去,简直难以想象,靠小舢板、轮渡过江,在一片农田里开垦谋生,那里是被人遗忘的角落。确实,到浦东去闯荡是要有一番勇气和闯劲的。再说我和爱人当时在安徽《黄山日报》就职,工作稳定,职业喜爱,且正年富力强,可说前程一片光明。
为何下此决心,因为我俩深深懂得浦东的开发开放,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浦东的开发开放,天赐良机,千载难逢。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是块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也是海内外人才荟萃之地、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机遇可遇不可求,我们想把握这次机会。
尽管到浦东去,将要放弃在外地优越的工作条件以及打下的良好基础,而且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是到浦东去,既有美好的前景又能回到家乡,可说是一箭双雕,这也是我们下定决心闯荡浦东的主要因素。
想到这,我和爱人马上给上海市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负责人写信。
信中写道:"浦东的开发和深圳、海南的开发一样,全国关注,举世瞩目。它不仅牵动了千百万浦江儿女的心,而且吸引了在外地的上海人。我俩原是上海市控江中学、杨浦中学的68届高中、初中的毕业生,于1969年3月初离沪赴吉林延边农村插队落户,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国家干部。尽管我俩已过不惑之年,但时刻关心着故里的建设。开发浦东的喜讯,使我们备受鼓舞。为此,我们特来信毛遂自荐,要求回沪参加家乡建设。
这封信表达了我俩一起投身浦东开发的共同心愿。
三十三年后,我俩打开了这封精心保管、尘封已久的信件,仍深切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炽热的爱国心和深厚的故乡情。
其实,这种浓郁的家乡情结早已萌发在我俩心田。我俩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上海人,是和大都市的发展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早就想回沪,为家乡建设发光发热。那时,我俩相继在吉林、安徽工作,从北疆到南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但心里始终牵挂着申城的建设、家乡的变化。
浦东的开发开放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发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施展请到浦东来”的盛请。我想抓住了这难得的机遇,为家乡的建设出力流汗。
到浦东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多事情都不熟悉,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开始,就在我为到浦东一事发愁时,一天有位插兄(当年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学)找上门来。原来调到上海工作的他到安徽黄山旅游,路过屯溪,听说我在《黄山日报》工作,顺路前来探望,闲聊中谈起了浦东开发之事,我向透露了自已想到浦东闯荡的想法,得到了老友的支持,他答应帮忙。
事后,经他牵线搭桥,我很快离皖返沪,到上海《东方城乡报》干起了记者老本行。这是一家在浦西上班,在上海郊区采访的报纸,尤其是能到改革开放前沿的浦东新区采访,尽管依然是报社借调、聘用,但可借助这广阔舞台一展身手,凭借这块跳板,总算为日后在浦东闯荡迈开了第一步。
二、重返故里
1993年仲夏,离开申城24年后,我重返上海,踏上了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那天乘坐轮渡,乘风破浪,望着黄浦江水滔滔不绝,滚滚东流,我不由感觉时光好像倒流,当年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1967年夏天,我们控江中学高中的学生们在这里坐轮渡,上岸后乘坐小火车到川沙农村参加双抢,那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而今已时过境迁,不再少年,只有浦江东岸的船厂、码头、仓库以及低矮的平房还错落在岸边,依然如故。
上海的母亲河,江水奔腾,涛声依旧。在轮渡过浦江的瞬间,眺望远处黄浦江两岸伸出了长龙般的巨臂,在向江中心靠拢,中间还留出了一大截空白,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兴建中的杨浦大桥还没有合拢,但已明显感觉到浦东开发的强劲势头,今后单靠小舢板、轮渡过江的历史将要一去不复返了,从而看到了浦东开发的希望和曙光。此时,我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说道:“当年的高中生回来了!老上海到浦东闯荡来了!”
然而,此刻的我一无固定的工作,二无住房,三无户口,除了在《东方城乡报》担任临时聘用的记者和借住在弟弟家外,几乎一无所有。但是,我有一颗赤诚的心,火热的情。怀着满腔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浦东开发中去。因为我坚信,到浦东去闯荡,面包会有的,生活会好的。
那时,浦东开发方兴未艾,开工工地星罗棋布,工程建设热火朝天。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蓬勃兴起,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人才潮水般地涌来,他(她)们将冲破束缚,打破藩篱,走向市场,自主择业,涌动着一股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热流,一定会给浦东开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本文作者


我一方面在人才市场采访,了解浦东新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委托朋友尽快介绍到浦东一家杂志社工作,自以为这样双管齐下,就会万无一失。
可这事联系已久,还没有消息,我经不起拖啊!要知道,我早在安徽《黄山日报》工作时就曾托一位在上海的朋友与浦东一家杂志社主编联系过,起初保持着热线联系,后来突然降温,跌到冰点,一会说电话打不通,一会说主编常出差,打过去的电话时常忙音,一直吃闭门羮,但我不死心,仍坚持不懈,心想这回到了上海,从远在天边,到近在眼前,眼皮底下的浦东,即使是断了线的风筝,也要把它连接起来,可还是徒劳。结果可想而知,还是杳无音信。
常言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天,在浦东新区人才市场采访时,我无意中获悉进入浦东新区的所有人才、包括入沪户口,都是通过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办理的,这是一个人才引进浦东新区的重要途径,也是入户申城的绿色通道。真是天助我也,让我意外了解了这一至关重要的信息。
这天也巧,又与前来浦东新区人才市场调研的浦东新区组织部副部长、劳动人事局副局长陈少能邂逅,这是位中等个子、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领导,又是位分管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工作的领导,我向他自我介绍后,出示了《东方城乡报》记者证,并互相交换了名片,便开山见山地问道:“请问陈部长,进入浦东新区的人才要具有哪些条件?”他坦率地回答:“浦东新区引进的人才要具有三条标准,一是年龄45周岁以下(包含45周岁),二是身体健康,三是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符合这三条要求,人才可以从各地引进浦东。”
我听了高兴地说:“陈部长,我也符合你说的三个条件,可以引进浦东新区吗?”“当然可以啰!”
我趁热打铁,当即向陈部长提出能否接受我的采访,虽说没有预约,但热情大方的陈部长仍点头默许。随后我跟他上车到了浦东大道141号浦东开发办公楼(小黄楼)二楼办公室。
“你是头回到浦东采访吧?”他微笑着问我,显得亲切和蔼,平易近人。“嗯,我初来乍到,还请陈部长多加关照。”回答后,我坐在沙发上便言归正传:“陈部长,今天我来主要是了解一下浦东新区引进人才的情况。”
面对我直截了当地提问,他向我简要介绍了浦东新区打“中华牌”、“世界牌”,加快引进人才,促进浦东开发的概况和引进人才的条件、政策。
我们的交谈不时被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所打断,他接完电话后,又继续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其实,他哪里知道我还有一层含义,顺便为自己调动工作“火力侦察”来了。
那年夏天,我儿子按政策回沪,原打算委托我年逾古稀的父亲照料,未曾想年迈的父亲突患癌症,不到三个月溘然去世。料理完父亲丧事,我和爱人不放心儿子孤身一人在沪,加上我岳父岳母早已离休,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无法照顾外甥,于是相继向所在报社提出申请,要求调动。
然而,报社虽勉强“放行”,却限定我俩在半年内自已解决进沪户口和工作,否则作辞职处理,这就“逼上梁山,背水一战”了。我俩只好冒险闯荡上海滩。也许我俩的决心感动了“上帝”,很快在上海找到工作,我到《东方城乡报》当记者,爱人在闵行一家三资企业任办公室主管,但都是聘用的,不能办理调动手续和户口。
进上海难,难于上青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听说浦东亟需引进大批人才,有编辑职称的我便贸然前来采访,顺便投石问路。
刚才听了陈部长的介绍,心里不觉暗喜,浦东果然需要人才,我赶上机会了。便当机立断,拿出隨身携带的个人简历和复印作品,坦率地说:“陈部长,我向你毛遂自荐了,要求调来浦东工作,这些材料请你审阅。”“喔,你有伏笔啊!”“陈部长,我这叫有备而来!”我随口道出了一句真心话,陈部长微微笑了。
原来我在《东方城乡报》工作,聘用两个多月,写出了一些有分量的报道,他们也打算要我,可无户口指标,要落户上海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再说《黄山日报》社给我的最后期限也快到了,我只有"华山一条路”了,到浦东便是最好的选择。
“好,等一星期后,我再给你答复。”陈部长接过我的材料爽快地说。
此时,我如释重负,仿佛看到了希望,高兴地起身告辞。然而,毕竟是萍水相逢,心里不托底啊!尽管七天时间在人类长河中只有短暂的一瞬间,可在我焦急等待中却是那样漫长,简直度日如年啊!
或许是苍天有眼,苦尽甘来,在殷切期待中终于盼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浦东新区组织部、劳动人事局主办的一张报纸正巧需要编辑。当我事隔七天后在小黄楼办公室重见陈部长时,他随手递给我一张便函,上面写道:锦华,王宝发同志要求来浦东。我看了资料,看来文字不错,但为人不很清楚,他是毛遂自荐,请你考察,或借用,或推荐给其他单位,或不予考虑,你来决定。少能,九月九日。
接过这张便函,我又惊又喜,没想到原来素不相识的领导竟如此雷厉风行,襟怀坦荡。这张便函是我毛遂自荐的证明,也是我闯荡浦东的见证。
之后,我带着这张便函,登门拜访了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主持工作的领导,一下被独具慧眼的领导看中,担任《浦东人才信息报》责任编辑,试用期三个月这张便函便成了我驰向浦东之路的通行证。这时我才真正感到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可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坎坷的回沪之路,是浦东开发助我一臂之力。

作者爱人


三、 梦想成真
自从来到浦东,我就想什么时候能真正回到浦东,那时朝思暮想,连做梦都想,魂牵梦萦啊!然而,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快梦圆浦东,感觉不可思议,似乎带有传奇色彩。
1993年9月中旬,我告别了《东方城乡报》,来到了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担任《浦东人才信息报》责任编辑,开始了试用期内的新闻记者、编辑一担挑的生涯,即出门当记者,回单位当编辑。
那时的我,刚从外地借调回沪,没有住房,一家三口蜗居在弟弟家的一间仅9平方米的小屋里,何况当初杨浦大桥还没有建成,我每天换乘三辆公共汽车、坐轮渡,从杨浦区赶到浦东新区,往返三四小时,来回奔波,够辛苦的。且来稿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要编稿,又要忙于采访写稿,星期天经常要加班,忙得脚打后脑勺,加上聘任单位办报条件简陋,没有电脑排版,也没有印刷设备,每月出报前后要赶到浦西,请一家大报社帮忙,替我们报纸排版、印刷。每当出报时还要跟车去取,回来立即分发邮寄,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两个人采访、编辑、发行,还要联系印刷业务,当时的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即使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朝气蓬勃的我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坚持每周到新区人才市场采访,穿行在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各类人才市场上,白天采访,晚上或星期天趴在床头柜上写稿,特别是亲眼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摩肩接踵、纷至沓来,涌向浦东的壮观场面,激起了我采访的兴致和写作的激情,当时真的是文思泉涌,佳作不断,接连写出了多篇精彩的文章,确保了每月出两期报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拼搏,我通过了考核,在浦东有了立足之地。而此时我爱人爱敏却身陷困境,她的工作调动亮起了红灯。 我俩一起商议后,决定再次去见见刚刚相识不久、热心相助的那位父母官—— 浦东新区组织部副部长陈少能 。
那是1993年初秋的一天,我和爱人冒着酷暑来到浦东大道141号的浦东开发办公楼(一幢小黄楼),在浦东新区组织部副部长办公室前轻轻地敲门,很礼貌地问道:“陈部长在吗?”"请进。”我俩轻轻走进办公室,只见陈少能副部长笑容满面地迎上来,我忙介绍:“这是我爱人,今天我们毛遂自荐来了。”我一边说着,一边把我爱人的简历递给了陈部长。
他边看边问:“你爱人搞过文字工作吗?”“她就任报社党委秘书,并从事广告工作,常与文字打交道。”我笑着回答。“你们先下去,等我看了材料,半小时后再给你答复。” 陈部长说。
我俩遵命在楼下静静地等待着,而内心却很难平静。要知道,我们与陈部长原先素不相识,后来我到上海《东方城乡报》当记者,是通过偶然的采访机会认得的,仅仅是一面之交啊!
我为我爱人的工作着急,因为我爱人到上海后在闵行一家三资企业工作,当时申城地铁还没开通,每天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往返四五小时,旅途劳顿不说,最令人担虑的是我爱人单位引进的设备是美国淘汰的,不能正常生产,眼看着单位濒临倒闭,她唯一的出路就是自谋出路。
我胡思乱想了一阵子,一看手表时间到了,急忙和爱人一起上楼,陈部长亲切地对我爱人说:“你明天就到新区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上班吧。”我俩一听喜出望外,没想到陈部长这么快就拍板了,真是浦东办事效率啊!走出办公室,我再也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热泪不由夺眶而出,口里喃喃自语:“我们遇到好领导了。”
后来,我们夫妻俩将领导的关心当作工作的动力,顺利经过三个月的试用,双双被浦东新区录用。当我俩接到调令,将户口从安徽黄山市正式迁到上海时不禁感叹:不愧是浦东新区,录用人员不凭关系凭业绩,我们没有“靠山”和“背景”也能进来。离开上海25年之久,我们终于回到了的故乡,又成了上海人。
机遇往往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不仅亲身参与了浦东开发,而且分享了浦东开发的成果。就在我俩被浦东新区正式录用的那一年国庆节前夕,我们搭乘的班车顺利通过了刚刚开通的杨浦大桥,从此翻开了水陆两路穿越浦江的新篇章。
之后,又双喜临门,我俩相继进入浦东新区政府机关,成了公务员,还搭上了分房的末班车,分到了三室一厅的公房,真正在浦东新区安家落户了。作为回沪老知青,我们是幸运的。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我俩向陈部长表示深切谢意时,他真诚地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的开放政策,是浦东开发给你们提供了机遇,同时浦东建设也需要像你们这样的人才。”

本文作者(右)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如今,我俩踏上浦东这方热土回到故乡已经三十多年了,可是心里总忘不了爱惜人才的陈少能副部长,忘不了这段不寻常的知遇之情,它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里。

作者:王宝发(上海控江中学六八届高中毕业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3-29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