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490|回复: 1

佳作欣赏:七绝:簸箕 (转载自中华诗词论坛)

[复制链接]
付梅 发表于 2022-1-23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簸箕 文/孙胜权


七月农家蒸老柳,麻绳几缕襻秋条。
虽然不是真天子,却把糠王撵下朝。


注:簸箕条有芽条、秋条、蒸条之分。三月割的条子,叫作芽条;六七月割的利皮条子叫秋条;凡皮不利,需要蒸后方可剥下的条子,叫蒸条,这种条子是簸箕条中的上等品。

渔艇丽人(包德珍)点评:

        簸箕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这是首咏物诗,其写作特点不全停留在摹物状本身上,从物的功能上联想到世间情理上,极耐品味。“七月农家蒸老柳,麻绳几缕襻秋条。”点岀时间,及此物形成过程,言简意赅,清析明了,其中“蒸与襻”两个动词使物体呈现了形态之感。在艺术的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着的,找到准确的动词使诗更充满灵气,开端因巧借动词之力使首联有了生机,不觉平平了。但是其意还是平稳而起,到了转句“虽然不是真天子,”非常突兀,正附合转句之法,“虽然不是”乃是从疑问状脱口而岀,形成全篇的立体感,尤如拉箭上的弓,此时拉得开,自然结句会放得远而有力:“却把糠王撵下朝。”神来之笔一气呵成!另外转结作者也开发了想象力,将簸箕所扬弃的糠皮称之糠王,真可谓想象丰富了,由此及彼的联想情与物的融合,达到不仅自己有了想象力,还诱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却把糠王撵下朝“糠”乃一语双关,非常巧也。还有本诗不以说理取胜,因为说理会显得呆板作者偏偏用了机趣之法去表达。“撵下朝”趣味十足。所谓机趣,指用精妙的构思,新奇的语言,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机趣妙在一个“巧”字,有的巧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新颖独特…有的结构巧,一语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如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
    萧娘脸下难藏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这是诗人回忆扬州之作,在构思上机心独运。首先,一般人写扬州美女,总写她们的容貌、身材,而作者偏写她们的“泪”和“愁”;其次,一般人写月色,也总是从景物描写入手,这首诗却把天下的“明月夜”划分为三大块,说三分之二被扬州所霸占。这样写法,前人所未有,巧中见趣。孙胜权诗家多读古诗深谙其法,运用自如,浑然顺势自下也。
2020、1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2-1-2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胜权诗家多读古诗深谙其法,运用自如,浑然顺势自下也。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3-29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