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194|回复: 0

恢复高考前的全国普通高考(1952-1977)及历年录取人数一览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2-1-1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2-1-18 19:23 编辑

一、恢复高考前的全国普通高考(1952-1977)历年录取人数一览


1952年,报考人数:7.3万人,高校招生数6.64万人,录取比例 91(%)


1953年,报考人数:9.0万人,高校招生数7.0万人,录取比例 77(%)


1954年,报考人数:13.4万人,高校招生数9.38万人,录取比例 70(%)


1955年,报考人数:17.7万人,高校招生数9.8万人,录取比例 60(%)


1956年,报考人数:35.0万人,高校招生数18.5万人,录取比例 48(%)


1957年,高中毕业生人数:19.4万人,高校招生数10.6万人,录取比例54.6(%),报考人数:25.2万人,录取比例 42 (%),


1958年,高中毕业生人数:21.99万人,高校招生数26.5万人,录取比例121.0 (%)  


1959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0.0万人,高校招生数27.4万人,录取比例 91.3 (%),报考人数:33.3万人,录取比例 81(%),


1960年,高中毕业生人数:29.0万人,高校招生数32.3万人,录取比例 111.4 (%)


1961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7.9万人,高校招生数16.9万人,录取比例 44.6(%),报考人数:21.4万人,录取比例 80(%),


1962年,高中毕业生人数:44.1万人,高校招生数10.7万人,录取比例 24.3 (%)


1963年,高中毕业生人数:43.3万人,高校招生数13.3万人,录取比例 30.7 (%),报考人数:53.1万人,录取比例 25 (%)


1964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6.7万人,高校招生数14.7万人,录取比例 40.1 (%)。报考人数:44.9万人,录取比例 34 (%)


1965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6.0万人,高校招生数16.4万人,录取比例 45.6(%)


1966年至1969年,推迟高考,大专院校没有招生。


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学员,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9万人。


1971年,没有招生,原因待查。


1972年第二届工农兵学员,1972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3万人。


1973年第三届工农兵学员,1973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5.3万人。


1974年第四届工农兵学员,1974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6.5万人。


1975年第五届工农兵学员,1975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9万人。


1976年第六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21.7万人。


1977年,报考人数573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4 .7 % 。


二、全国普通高考时间


1952年-1965年高考时间:(各地、市有所不同,不一一列举。)


1952年:8.15-17,


1953年:8.20-22,


1954年:8.15-17,


1955年、56年、57年:7.15-17,


1958年:7.18-20,


1959年、60年:7.20-23,


1961年、62年:7.15-17,


1963年、64年:7.15-17,


1965年:7.10-12,


1973年:7.15-16笔试,7.18-19面试,有的:7.27-28,


1977年:12.6-8,12.9-10,12.11-12,或:12.17-18,12.20-22,等,


1978年:7.20-23,


1979年-2002年高考时间:7.7-9,


2003年至今高考时间:6.7-8,部分省市6.7-9,


三、我国全国普通高考招生政策的变革(1966年一1977年)


我国从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高等院校招生制度也随之迅速发生变化,高考选拔人才的职能始终如一。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0年实行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


1951年公、私立大学实行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的统一招生。


1952年实行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1952年6月12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教育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规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并且实行统一分配制。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至此,实施近40 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宣告结束。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目前高考制度的雏形。1952年8月15、16、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1965年之前基本沿用了这个模式。这一时期的高考,招生考试规模较小,录取率比较高,考试形式的主观性比较强,尚缺乏对大规模考试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研究。


1952




1957年,全国有高等院校229所,1958年“大跃进”一跃而增加为791所,一年几乎翻了两番,1960年达到高峰为1289所,普通高校招生数从1957年的10.6万一跃为1958年、1960年的26.5万和32.3万人。分别超过了当年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当年高中毕业生分别为19.7万和28.8万人)。大量不具备条件的高校仓促上马(新增一千余所高校中,除个别学校外,多为中专戴帽),招生人数又大大超过高中教育所能提供合格生源的可能,必然造成一度高等教育严重虚肿的现象,加以政治运动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和经济困难时期的影响,不同程度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这几年中,也出现了高考录取率极低的1962年,录取率仅有24.3%,是历来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一年。其中1962年高中毕业生多达44.1万人,而经整顿后,高校数量也从1960年的1289所下降了二分之一,1962年仅剩高校610所,招生人数只有10.7万。生源最多,招生数量最少,因此1962年的高校的录取率成为最低的一年。1963年高校剩下407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高考制度成为政治话题,一些人蛊惑“智育第一、分数挂帅”的高考是为资产阶级造就接班人,要“砸烂旧的统一招生制度”。1966年高考在即,国家的高考试题、考生的高考报名等都基本就绪。最值得同情的是:1966届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们,他们十二年寒窗,参加全国高考的备考等工作也都准备就绪,7月中旬就要参加全国高考。但是,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然后就是文化大革命,许多适龄学生成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回乡知识青年,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52年以来实行的招生考试办法也被停止,此后的1966年到1969年,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被停止了达四年之久,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


1970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中发[1970]46号),招生办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学生条件: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人们把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学员”,1970年“工农兵学员”应运而生。1970年10月15日,国务院向各地发出电报:1970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按中央批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报告提出的意见进行。学制三年和三年半。


1973年进行了“文革”中唯一的一次全国高考。1973年4月3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重视文化考查。高等学校招生除需经过评议推荐及审查、复查外,着重增加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四科的书面文化考试,由地、市命题,县(市)主持,文化考试采取开卷形式考试。考试很正规,分笔试和面试,还有体检。考试后由于张铁生的一封信,考试成绩就作为参考,基本上按1972年的推荐制招生。


1973




从1970年至1976年,我国共招收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大中专学生(工农兵学员)约有2300万人,另说有2880万工农兵学员。其中大专院校的学生又称为:工农兵大学生,有94万人,约占工农兵学员的三十分之一,所以:工农兵大学生只是工农兵学员的一部分!


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清华、北大8月底报到,9月入学。此后全国推广清华、北大的招生经验,有招生的大专院校学生于1971年3月入学,都称1970年为第一届(有少数大专院校是1970年以后才开始招生,这些院校内称是他们院校里的第几届学员会有不统一,对全国而言称1970年为第一届)。1971年没有招生,第二届1972年9月入学,第三届1973年9月入学,第四届1974年9月入学,第五届1975年9月入学,第六届1977年3月入学。学制三年半的1980年8月毕业,所以,工农兵大学生在校时间是1970年至1980年共十年整。


1974


1980年




1993年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联合下发教育部第[1993]4号文件,其中规定,“对于1970-1976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学习期满毕业时已由学校颁发了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为大学普通班毕业。该时期进入高等专科学校的则为专科毕业”。我国每年全国普通高考就是大学普通班招生考试,大学普通班就是大学本科。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录取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全国的知识青年纷纷报名参加,据统计,报名的人数多达1000余万人,这批人中最大的已经三十六七岁,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终参加高考的考生一共有570多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1977级于1978年2月至3月入学。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政审:从新中国建立,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讲求的家庭出身。1949年之后在土改中剥夺了地主、富农的土地,土改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农村中划分阶级成份。1950年8月20日,政务院公布《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全国农村全部开始划分阶级成份。按规定,凡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为生的为地主。其主要剥削方式是收取地租,占有或租人土地、有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及活动资本,参加小部分劳动但主要以剥削雇佣劳动为生的为富农。占有或租人土地、有相当工具、直接从事劳动并以此为生的是中农。租人土地来耕作、有不完全工具、受地主、受农剥削的是贫农。全无土地和工具、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是工人(含雇农)。约占人口的9.2%~10%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国70%到80%的土地。对于家庭成份一般表述是:“我们是有成份,但不惟成份论,重在表现。”人们经常听到的说教是:家庭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但是要走什么道路是可以选择的。“有成份论”是从阶级斗争观念衍生的,它把人按所谓的“阶级”分成三六九等,给不同的等级以不同的政治地位,按不同的政治地位给以不同的对待。“红五类”、“黑五类”等词,都是“成份论”的衍生品。在哪个时代,家庭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任何人从小学入学开始,就必须不断填写“家庭出身”。人们的家庭出身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1、红五类,即工人、贫下中农(贫农、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烈士、革命军人。2、黑五类: “地、富、反、坏、右”,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还有资本家、工商业兼地主,地主兼资金本家、伪职员,伪军官、伪保长、破落地主。3、其它类,包括农村的中农(上中农、富裕中农)、城市的职员、小商小贩等。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只要家庭出身有问题,就很难顺利的升学、入团、入党、招工、参军和提干,连谈恋爱、找对象和结婚都受到影响。


在刚刚建国之初,“有成份论”的实行还不是十分的坚决和彻底。当时接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大部分家庭出身按成份来看都比较高;那时国家又急需培养人才,所以家庭成份高的青年,并没有被拒之大学门外。在一九五七年以前,政审制度并不严格,对绝大多数考生未发生实际影响。


1957年反右斗争运动之后,打了55万右派。“黑五类”子女受到的歧视,包括升学、就业、当兵(填写的申报表中有一栏是“出身”即“家庭出身”),有提出 “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特别是从一九五八年起,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加强政治审查,于是高考、升高中的录取工作都实行黑箱作业,高三时,校方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对学生作了政审,并非个人表现或学习成绩,而是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对“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子女进行歧视性筛选。政审结论基本分为四类:1.可录取机密专业;2.可录取一般专业;3.降格录取;4.不宜录取。政治审查的依据,家庭出身:父母亲、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伯伯叔叔等,社会关系:外公外婆、舅舅、姑夫、姨夫、姐夫等有没有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或右派的,或有海外关系尤其是港澳台关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者。当时高校招生时先看政审结论再看考试分数。把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排斥在大学门外。使相当大的一部分优秀高中生失去升学的权利。一九六二年,出台了一项新的政审标准,对过去规定有所放宽,但只执行了一年。八届十中全会后,重提阶级斗争。这种极端的阶级斗争理论在一九六四年的高考录取上表现了出来。在这一年,“出身不好”的高中生几乎全不被录取。在一九六四年前后,这种极端的阶级路线,不仅表现在高等学校入学标准上,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每一角落。北京市和教育部门在一九六五年对“阶级路线”有所调整的另一背景是党内斗争。一九六五年初,《二十三条》公布后,对北京大学原工作组的路线进行批判,就包括阶级路线在内。北京市及教育部门的领导认为这样极左的阶级路线不符“重在表现”的政策,在一九六五年对升学问题又有所调整。在这一年的政审文件中,明确规定不能搞唯成份论。


1977年恢复高考邓小平写的。他说,“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一九七八年中央五十五号文件(即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公安部、民政部1978年8月25日呈报的《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


一九七九年一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才取消阶级成分。


此后,除了少数大学和个别专业外,政审都放得比较宽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19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