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文革记忆 【我的1968 】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4月1日
        下午李秉臣在造反团(造反派)的政工会议上检查。你的人不多,会场秩序很乱。组织的不好。我听了这个检查,可以。
        上午召造反团彻查办举行了挖坏人点火大会。会上揪出了我校的王宁等人。参加会的人很多,影响很大。会议的精神很好。先从整顿组织的角度出发,抓本组织和无组织的坏人。不会出现派别纠纷。但是群众搞彻查,没有革委会的领导,没有军训团的领导是很难把工作搞得彻底,并进行到比较理想的程度的。因为很多事情,比如外调是需要组织的力量的。
        关于上山下乡,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文件。据云,第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分三期走。大约在5月上旬结束。主要的对象似乎是初中。这和各校的数目字可以看出来。初中毕业生全市约有六万多人。除了升学不足16%,还有3%左右留城市。留城市的大都是独生子女,困难户和少数民族的子女。剩下的都要求上山下乡。太平区第一批要走623人。我们学校是63人。这次上山下乡,要做到个人通,家里通。太平地区的主要安置点儿是赵光,黑河,克山,饶河。赵光,黑河,克山是军垦,饶河是插队。据说饶河安置点儿要求的对象条件较高。现在学校刚刚接到这个报告的内容。还没有进行工作。很快就要行动起来了。
        晚上到小学同学耿淑珍家坐一会儿。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去年,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华东地区以后,由于到她那里借书引起来往。最近比较频繁。耿淑珍和她的姐姐还有他的父亲都很进步。都有很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他们的谈话感到很投机。我们谈的最多的是关于书的问题。大部分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小说。和自己年仿又有这样头脑的女同志,我是钦佩的。由于是老同学,她时不时的提起我的什么”天才”实在使我惭愧。那时候的天才和聪明是何等的浅薄啊。留给我的只是一些淡漠的影子。时光过隙,快十年了,那点儿聪明又说明什么呢?我的意志还要从头做起。向一切有作为的人学习。包括向她们学习。从零的高度上升。在我的生活中,耿淑珍同志是一个典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1-3-22 20:25 编辑

1968年4月2日
        小说《上海的早晨》第二部很早以前读过。现在已经淡忘了。今天读了它的第一部,才多少又回想起那第二部来。
        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看起来它的宗旨是写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和平改造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唯利是图的丑恶本质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这一宗旨看起来很好。体现了我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的大变化。但仔细分析这部小说的取材材料安排,以及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就感到有很大的缺欠和不舒服。总觉得有些毛病。冷静考虑,我认为有这样几点:
       1)工人阶级描写的很软弱。党的领导描写的也非常单薄。书中只有杨部长代表区党委的领导,下边是只有余静,赵德宝几个人。而且余静在资本家的阴谋戏弄中。看不到广大工群众的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有她们孤零零的行动。还被徐义德那帮人牵着走。描写群众解放前搞经济斗争轻易就满足了。解放了只写他们打打球,在政治斗争面前束手无策。还内讧。书中汤阿英是笔墨用得较多的群众。可以说是个典型。但她怎么样呢?胆小怕事,思想不开展。只知道干活,生怕丢了生计。哪里有工人阶级的气概的?整个小说中工人阶级和党的领导给人的印象是软沓沓的。                2)反过来,小说大量的笔墨是写资本家的活动。一看就可以看出作者对资本家的生活非常熟悉。写起来比描写工人群众自然流畅的多。书中资本家是主攻方面,而工人阶级却成了被攻一面。围绕着星期二聚餐会,沪江纱场徐义德梅左贤一伙人和福佑药房的朱延年之流演出了一场,向党向工人阶级进攻的洋洋洒洒的戏。徐义德拉拢陶阿毛打进工会非常顺利。拉方宇透露我家税收机密,马到成功。利用次花衣欺骗国家弄的工人内讧。还没办法。再看朱延年拉拢张科长下水是何等的顺利。蒙蔽志愿军是怎样的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以及在星期二聚餐会上,大亨们共议对付共产党的大计又是何等的嚣张……够了,这样猖狂的进攻没有得到正面的反攻。胜利的都是他们,从全书来看,这种取材不能不是一种反动。

        3)资产阶级的生活场景迷人眼目。向四处散发着臭气。在小说中有很大的篇幅描写资本家的家庭社交等场合,影响很坏,起了一定的副作用。
        4)书中描写的大亨们中似乎只有徐义德和朱延年是可憎的。从某种意义上掩盖了其他资本家罪恶面目。甚至渲染了它们的某种“进步”精神和虚伪的政客手腕儿。对于意志薄弱的人,腐蚀的作用相当大。
        总之,看过这部书,我们不仅看到了资本家们的本来面目。还看到他们的狰狞,看到他们对无产阶级进行猖狂的进攻。在两种力量的对比中,具体的使人感到党和工人阶级的软弱。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倾向。势必要批判。
        所以这一部小说是怎样一部小说呢?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批判的看是一部可看的作品。有毒,必须慎重。
        看了这部书。对于了解解放后的资本家的思想有一定的帮助。小说在这方面是现实主义的。对资本家的生活多少了解了一些。不能说没有什么收获,批判本身就是锻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1-3-23 14:36 编辑

1968年4月3日
         今天下午,学校上山下乡办公室的同志向全体教师传达市革委会(68)57号文件。这个文件准备在明天还向全校师生传达。
        市里准备首先组织一个参观团到各个安置点参观。然后回来搞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工作。学校里的同志推荐我去,今天填了表,不知能不能批。如果批了的话,自己的工作就会多起来了。能够为上山下乡工作做一名毛泽东思想宣传员,是我感到最大的欣慰之至。
        明天开会要求我发言。我能说些什么呢?上山下乡的意义每个人固然都知道,无需多说。主要还是谈自己的决心,谈一个革命青年应该做的。言教不如身教,行动才能影响带动甚至推动一些人的进步。
        在我们的今天,有些在重演着颓废的小资产阶级的幻灭,动摇,追求的三部曲的人。应该从自己的困境中醒来,看看现实,想想过去,展望未来。那么就能够象海燕一样冲向广阔的蓝天和大海。那些只幻想着海市蜃楼的海燕,难道还是海燕的子孙吗?不,它们没有资格在海燕一伍。虽然也有海燕的羽毛和海燕的形象。
1968年4月4日
        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在三楼阅览室召开。参加的人不很多。但总算是占满了大半个房间。会上宣读了市革委会的(68)57号文件。传达了区革委会的指示。解放军同志讲了话。最后我代表新春表态。还有初中的李微代表她的另一个伙伴儿表了决心。就算完成了全校动员。虽然还不到1/2的人。
        不管怎样,上山下乡的号召推动了,而且将更加推动学校的形势发展。只要抓紧毕业生的学习班,整个学校的情况就会大变。大部分同学是关心毕业分配问题的。要正确的引导这种积极性把他们恰当的组织起来。用不了多久,校革命委员会就会产生,那时形势就会更好,一切工作的开展就更加顺利了。
        上山下乡的正式表格我已经填写了。至于什么时间参观团出发,还得等候通知。
        希望在我离开学校之前能够成立学校的革委会,并促进班级的大联合。班级中的炮轰派在学校的竞选彻底失败了。他们开始想到回班级的问题了。这也是个好事。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两派共同搞一个学习班为毕业分配打好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1-3-23 15:38 编辑

1968年4月5日
        毒草影片《舞台姐妹》被广大工农兵揪出来示众了。好的很。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绝不能让他们自由泛滥。对于那些一小撮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毛主席的文艺路线的小丑和在后面支持他们的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就是要批判,要揭露,要斗争。揭开他们的画皮,识破他们的黑话。把他们的狼子野心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彻底批臭,用人民战争的铁扫帚把他们所谓的“30年代的文艺”“全民文艺”之类的破烂货通通扔进历史的垃圾箱。
       反 动影片《舞台姐妹》利用他迷人的人情味儿的色彩和精巧的艺术形式,发泄了周扬,夏衍,田汉之流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咒骂。什么“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什么“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甚至要占领什么社会大舞台。通通都是为不可避免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封建毒草的灭亡喊冤,叫屈,打气。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竺春花和邢月红两人之间的分岐,看上去似乎是路线分歧,但从最本质一点看,无非都是屈膝在旧戏旧统治者的权威前。来反对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甘心做资本家的狗奴才。一个是情愿为30年代的文艺作标榜的商标。影片中的江波林大哥之徒,更是编导有意安插进去的两只黑手。代表着30年代文艺的鼻祖周扬,夏衍,田汉之流。真是狗胆包天,还把他们打扮成党的领导的化身。左翼的化身。把鲁迅的仇雠描写成鲁迅的朋友。借以达到他们篡权的野心。真是死不要脸。影片的要害就是要向无产阶级夺权,向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夺权。是可忍孰不可忍。广大的工农兵的头脑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日最敏锐最具有战斗力的。影片的艺术再高也掩盖不了它反动的本质。让我们奋起毛泽东思想的千斤棒,彻底批臭反动影片《舞台姐妹》。        接到了通知,明天早晨即将离开哈市前往黑河参观。这样星期日的约会就不能参加了。那是初中老同学的集会,非常遗憾。
        行动很迅速,但太忙乱,太仓促了。这次参观,太平地区只有我和二十一中的杨军同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4月6日
        乘坐早晨5:10从三棵树始发的列车。于下午8点30分到达嫩江。
       嫩江是一个小县城。走下车厢,夜幕早已是浓浓的了。只见星星点点的灯光闪烁着。时而一辆辆的汽车,有的载着人驶去,有的空着驶来。还有一些马车也聚集在车站门前。不知道干什么。整个的嫩江县城是安静而又紧张忙乱的。充满着和谐的生活乐趣和火热的斗争精神。
        乘坐火车的沿途我们急速驶过的都是大平原。正确的说眼目所及大都是草原荒地。北大荒啊,你有多少肥沃的土地等待着我们年轻的生命去把你开发啊!你沉睡的时刻结束了。我们扣响你的大门的时刻到了。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把你征服。让你为革命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次下去参观的共34个人代表全市各区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其中有一些是干部,一区一个,加上市里的总领导。女同志九名,大都是初中的学生。她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我们:别看年轻志不小啊。
        晚上住在嫩江二旅社14号房间。午夜方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1-3-25 15:34 编辑

1968年4月7日
        早晨从嫩江乘汽车出发。下午到达黑河。农垦一师师部的林参谋长等同志接待了我们。住在招待所没有编号的房间。
        出现了一个意外的问题,道外和道里地区的参观人员的入边境手续有问题。今天被留在了嫩江。
       汽车一出发就开始进入丘陵地带。很快就进入小兴安岭了。莽莽的群山,密密的树林在眼前闪过。人们喊着叫着被车窗外壮丽的景色所激动。高唱着革命歌曲,谈论着即将开始的新的生活。心里充满着无限的喜悦。
        边疆的检查很认真严格。汽车在行进中的五百里路程,也记不清检查了几次。一种进入边境地区的神秘而又新奇的感觉不断地唤起我们的各种猜测。是啊,越往前越接近苏联了,边境线是怎样的情景呢?在这里实在是无法得知的。
        刚刚到达黑河是不允许随便活动的。初步规定今天晚上看慰问演出,明天上午休息,下午听报告。我们住的招待所原来是宾馆,条件很好。站在楼梯的大窗前,尽可望到就在窗外的黑龙江。黑龙江面还结着冰。不是很宽,大约只有松花江的2/3的样子。对面就是苏联。表面看去只有一些楼房,高高的瞭望哨。几乎看不到人。站在江边上,可以听到对岸扩音器里的音乐声。两岸相距这样近,苏联当局还在对岸紧靠江边的地方建立了一个高高的铁塔,毫无疑问是搞不正当的活动。在苏方的河岸上,布有铁丝网,探照灯之类。足见修正主义的心里的空虚。
        苏联方面的这座城市是一个省会。其实,也只是如当地人所说的橱窗城市而已。他的较整齐的建筑物,都建筑在江边。据说这个城市的中国名字是海兰泡。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土地。中国还有很多土地,在过去被沙俄占领。这笔账我们总有一天要算的。
        晚上在人民剧场观看了二龙山三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的文艺节目。我们被邀请坐在前一、二排。节目表演的很好。足见边疆青年对毛泽东思想的热爱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热情。有些节目不仅政治精神很强,艺术性也是很强的。
        剧场很大,很好。整个的黑河镇有很多楼房。街道是土路,也很整齐干净。
        晚上黑龙江两岸显得很静。苏联方面灯光闪烁,铁塔上的红灯闪着贼光。我们这一方面人们开始休息了。除了有秩序的紧张的工作的人们之外。我们就睡在黑龙江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4月8日
         上午游览了黑河全镇。黑河小镇面临着苏联的省会海兰泡。位置很重要。但是由于过去黑龙江省李范五之流对抗毛主席的方针,加之边境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原因。边疆的建设一直很弱。
        黑河的物质很丰富,边疆的生活是富足的,愉快的。黑河这有很多楼房建筑物。没有大工厂。都是李范五搞得门当户对的东西。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黑河一师师部设在黑河。
        我们除了参观一下镇容,而且还拜访了几位过去来兵团的哈尔滨青年。其中有一位是66年初中毕业后到这里来的庄继文同志。庄继文是个女同志,辰青农场的兵团战士。现在在师宣传队工作。她讲了他们刚到农村时的艰苦的生活。及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在边疆安心工作的。她讲到要使青年同志对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对困难有足够的估计,并下决心克服它,才能坚持在边疆生活。她介绍了他们场里的情况。指出目前还有一些人留恋城市,尤其批判了一些口讲的很好听,而实际上却是另一套的人。她的话对我们是很好的教育。其他同志也讲了他们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对那即将来边疆的我们的希望。
        下午我们和太平安置点儿黑河马场与师后勤部的刘场长与刘干事,初步交换了一下情况。明天我们就打算先去黑河马场。
        林参谋长给我们做了全场情况暨全师情况的概况报告。他讲到到边疆参加建设的意义。讲到边疆工作的艰苦。讲到整个师的分布情况。整个黑河一师下辖五个县:爱辉,德都,北安,孙吴,逊克。有红色边疆,新华团,北方团。黑河马场独立营,哈青独立营。赵光,沿江,辰青,库尔宾团,东山等团或营。而且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整个师的队伍基本是好的。也存在一些不彻底的问题。还需要今后逐步的整顿。他说,边疆的阶级斗争是最复杂的,激烈的。希望我们积极投入到边疆的建设行列中。
        晚上听到消息说13日市里要欢送第一批青年和干部下乡。13号以前我们是赶不回去了。区里情况不知道怎样,学校里的情况也不了解。准备给学校去一封信。谈一下这里听到的情况和看到的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4月9日         毛主席说:“在革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障碍物,还有许多困难。我们党的七次代表大会设想过许多困难。我们宁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有些同志不愿意多想困难,但是困难是事实。有多少就得承认多少,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
        今天下午我们太平参观团一行在黑河马场刘场长带领下乘汽车来到了黑河马场营部。黑河马场距离黑河约70华里。公路基本可以。但我们坐的是货车,一路上几乎要把屁股颠成四瓣。黑河马场营部跟前有两个连队,有家属住房,有修配厂,学校,供销社等。我们住在招待所。招待所条件很简陋,是上下层的大铺。
        这里的饭是很丰富的。听人说什么哈尔滨的裤子,黑河的肚子,虽为笑谈,也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吃的很好。第一顿饭就给我们弄了木耳炒肉等东西。剩了不少。二顿饭是排骨之类,我们几乎没吃多少。因为第一顿饭吃的很饱,还没有消化呢。
        我们和营部的胡教导员,陈营长进行了座谈。胡教导员和陈营长把情况又做了一番介绍。他们着重强调困难,强调艰苦,尤其是介绍了目前连队的思想状况还不是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理想。虽然六六年组成了兵团的连队。来的主要是军队上的党团员。但由于兵团建设很多问题没有落实,一些同志的思想有动摇。加上很多人带来了家属,生产又很紧张,军训等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不是十分理想的。他们一再告诉我们要准备过艰苦的日子。不仅是劳动艰苦,还要克服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困难。就是落后的意识。
        马场一共六个连队,也就是三个连,三个队。有马六百多匹,地四千多垧。有两千三百多人,职工一千二百多人,兵团战士三百多人。现在的编制是一个独立营。这里的操作基本是机械生产,有八台汽车,24台拖拉机,22台收割机。场里有粮食加工厂,修配厂,榨油厂之类的设置。有医院,各个连队有卫生所。
        今天只是在营部谈了一些情况,有些生产情况刘场长在黑河谈过。这里的交通一般可以。就是场间公路不好。总之困难很多。目前看住房就是大问题。尤其最首要的怎样安排又能很完善。
        晚上我们在营部附近转了一圈儿,营里的领导总忙,总有会开。是我们自己在乔指导员指引下参观的。乔指导员是别的场的,他是到这里讲用毛主席思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4月10日
        今天乘坐25马力的胶轮拖拉机的拖斗参观了黑河马场的三连四队,二连五队,一连六队及养马独立排。早晨出发,晚上方归。中饭在一连吃的。晚饭是在二连五队随便对付了一顿。因为时间太晚了,往返有一百多里路相当难走。拖拉机时常打误,要用别的拖拉机帮助拖。有时碰不上拖拉机,我们就用人推。如果说昨天从黑河到黑河马场,能把屁股颠成四瓣,那么今天恐怕全身都要颠碎。坐在拖斗里来回打滑,上下颠动,搅的五脏六腑都难受。有生以来第一次坐这样的车。有的时候,车根本不走路,索性就从小树林中行走,有的树被连根拔掉,真是壮哉。
        果然如陈营长所介绍的那样,兵团战士有些情绪不稳。尤其是一连的一些战士。看到我们一到有的跳到桌子上大喊大叫。有的怪话连篇。陈营长陪同我们一起去的,被战士们好一阵非难。他们把自己住的房间嘲讽地称为北方大厦,南方大厦。他们大部分是哈尔滨人和湖北人。他们冷嘲的对我们说“要冷静,千万要看好。我们可是被骗来的。”这些人里很多是共产党员。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呢?说明我们的兵团建设实际上有很多地方没有落实。他们还不安心。这种情绪会在不久的明日成为腐蚀下乡知识青年的涣散剂。这是必须采取教育方式迅速克服的。这本身说明不解决战士的困难,不打通他们的思想。就会造成战斗力的怠惰。起不到屯垦戍边的作用。
        有的同志还是很好的,比如独立排长张长富,带领十几个人在离场部50里远的地方艰苦创业。训养黑河良马,一心一意,意志坚定。我们到那里参观时,他们仅有一排马厩,不大的两间宿舍,家属只搬了两户,还分着住。条件很苦。但他们工作得很愉快。这里养着一百多匹马。将来我们下来将有一批人参加这个点儿的建设。恐怕要住帐篷。那样更好锻炼更深刻。应该向张长富这样的同志学习。把自己的青春完全地,忠实地献给边疆的建设。
        在这里我们都骑了马,还照了相。可惜的是离真正的可以驾驭马还太远了。
        一路上有间歇时间。我们学会了开拖拉机。而且实践了一段儿。师傅很热心,给我们进行比较耐心的指导。很有纪念意义。
        晚上腰酸腿痛,只想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3-26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1-3-26 17:52 编辑

1968年4月11日
         在马场前后就算逗留两天。 下午就赶回了黑河,又住在招待所。房间编号是204是三个人的房间,很舒适,就是太贵了。一个床位需要2.50元一天,好在时间不长,明天就到是后勤部去了。
        上午的时候到马场的学校和卫生院看了看。并和一队的同志举行了一个座谈会,实际是调查会。在整个逗留马场期间,我们受到很大教育。尤其是今天的座谈会给我们的教育更大。仅仅看看自然条件,了解一些死的数字和一般的介绍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受教育。听一听老队员老战士的想法,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我们这一课是上了,虽然很不细致,很不全面,收获还是不小的。
        的确,马场的条件比较苦,而且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件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可以转变的。靠谁来克服?靠毛泽东思想,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参加今天座谈会的同志有兵团的战士,有职工,有妇女。他们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自己的思想变化教育了我们,鼓舞了我们,给了我们建设边疆的力量。问题不在苦不苦,而在于我们有没有建设边疆的决心。同志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们只有前进的理由,没有半点后退的念头。路不好我们来修,没有房子我们自己建。我们的前路人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更何况他们给我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已经有了较之开家之初优异的多的条件呢!
        为什么有些同志闹情绪思想不稳呢?这也是一个可以分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思想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要做深入的,艰苦的,长期的工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不能不承认在安置兵团战士问题上有偏差,有问题。另一方面有各种各样的个人因素起作用,对于闹情绪的同志,除极个别的以外,一定要本着毛主席的批评教育的方法解决。要斗私批修,要解决他们的困难。要使他们坚信自己事业的正确。从而变成自觉的战士。让他们总背着三心二意干工作,那是不会干好的。只能是越来越糟。
        什么东西都是这样,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一把抓不住下巴更难抓。兵团的困难就是有些组织上的涣散,与思想上的混乱。给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先天性的障碍。要扫除这些障碍,不仅需要时间,主要是需要力量,各方面的力量。相信这个力量一定会形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7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