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46|回复: 6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十六) 百花齐放的知青杂家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1-2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20-11-23 10:16 编辑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十六)
     百花齐放的知青杂家

   北大荒知青群体犹如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五彩斑斓,国色天香;人才济济,各怀绝技;术业专攻,各有千秋。除了人所共知的领域、行业、职业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独门绝技的“杂家”,如剪纸艺术家、民间文艺家、拼布艺术家、杂技艺术家、民间收藏家,……。收藏家里又有许多行当,诸如钱币收藏、古玩收藏、地图收藏、民间紫砂收藏家等等;民间艺术家也有许多分支,例如民俗专家、绳艺彩绘专家等等。把这些各具特色的专家集合在一起,取个名,只好暂且叫“杂家”吧。
   下面,我们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些“杂家”。

   郝佩滨,男,1950年生于哈尔滨,哈尔滨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5团(宝泉岭农场),原任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会员处处长。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美协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省剪纸艺术发展中心顾问。
   在2004年举办的黑龙江文化之冬民间美术大赛中获得银奖。先后创作了《水浒》、《三国》、《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人物、世界名人、敦煌艺术、九龙壁、中国伟人及哈尔滨风光等多体裁剪纸千余幅。2003年被文化部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黑龙江省美协、民协授予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并荣获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
   郝佩滨把剪纸艺术带给了第二故乡,他指导师生进行剪纸,并带领60名中小学师生联合创作的60米长、60米宽的剪纸画卷《历程》,开创了宝泉岭农场教育品牌的新起点。因此,宝泉岭农场被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授予黑龙江省青少年剪纸艺术培训基地的称号。

   黄任远,男,1947年生,杭州市一中毕业生,杭州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现任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民间文艺家,将自己的毕生贡献给了赫哲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保护事业。
   1969年3月5日赴黑龙江省同江县三村公社三村大队插队;1975年10月,调到佳木斯电台,任驻同江县记者。这一选择,让一个杭州知青和赫哲文化一辈子结了缘。1976年回到同江,担任县委通讯干事。为吴连贵老人整理出版的文稿已有近40万字。从1969年起,记下的赫哲族民间说唱、风俗风情,有20多个笔记本,200多万字。1978年10月,参加省伊玛堪抢救小组,采录葛德胜的《满斗莫日根》和《香叟莫日根》,受到好评。在这基础上,与人合作编辑出版了《伊玛堪专集》、《赫哲族民间故事选》。1982年不脱产读了三年“电大”文科班,毕业第二年被任命为县委市宣传部副部长,后又被推选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调到黑龙江省社科院,在同江工作整整25年。
   2011年11月23日,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媛善,女,朝鲜族,1945年生,牡丹江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国拼布艺术家,现为清华大学艺术系的客座教授,北京服装学院荣誉专家。被誉为“是目前唯一能代表中国拼布艺术水平的艺术家”。是中国流行色协会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
   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省北安农场加工厂、六分场,曾在农场被服厂工作过;1972年返城,工作在哈尔滨,任统计师,做了半生的统计工作。
   金媛善痴迷于拼布几十载。自幼受祖母和母亲的熏陶,酷爱布纳巧工,自学成才。金媛善的拼布艺术不仅仅是她的精悍技艺,更多是她的做人标准,她的豁达善爱,她的智慧和不懈追求。伟大的母爱,巧夺天工的技艺,使得她在拼布艺术这个领域里,两次获得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奖, 2007年在东京参观荒友金媛善拼布艺术展国际拼布博览会上她的《姹紫嫣红》获得二等奖。

   李定,男,上海知青,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2团(饶河农场)二营8连。复旦大学博士,现代易学倡导者,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上海易经学会会长,九州书院易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无极书院院长,澳洲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易经策划研究院名誉院长。
   授课经历: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进修学院等院校开设现代易学课程和讲座。应清华大学战略经营总裁班、营销管理与创新班、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国学与历史班、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中邮电DBA班、瑞士IECG国际咨询集团等聘请,为高端学员讲授易学。

   李钉,女,汉族,1952年生,北京知青,1969年8 月参加工作。中学美术教师,民间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擅长绳艺立体编艺术与绳艺彩绘挂蛋艺术。她从童年就受祖母的培养和熏陶,从六岁开始学习编织、缝纫等手工,发展至今,女红所涉及的内容她都会做。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她在绘画、刺绣、剪纸、缝纫等相关的领域不懈地追求…… 她从小是从学编玻璃丝开始培养起对绳艺的爱好,迄今绳龄已有五十多年。特别是退休以后,她将有限的时间都用在了发展和弘扬绳结文化上。
   1969年8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9团(双山农场)8连;1972年转甘肃临夏农村插队,后进入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任工人、广播员、工会美工;1975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李钉创作的《公社半边天》四扇屏组合年画。当时在全国农村、生产队、知青点都挂过这套年画,在反映七十年代的几部电影中,也都能见到这套年画的影子。这套年画代表了一个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面貌。1989年回京,成为绳艺彩绘挂蛋和绳艺立体编原创艺术的“中国第一人”。他的“李钉坊”被评为“家庭艺术馆”,其艺术成果已被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媒体报道。
   2003年元月,中央电视台3套《走进幕后》栏目播出了《中国民间工艺系列第44集:绳艺彩绘挂蛋-李钉》。从此得名:中国绳艺彩绘挂蛋第一人。2005年3月,首都博物馆永久性收藏了李钉创作的中国结主题挂件——申奥中国结;2005年,北京市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城区在全区230户文化特色家庭中评选出12户挂牌“家庭艺术馆”,李钉家庭的绳编艺术列位其中。多家媒体竞相报道。其中《中国青年报》给李钉冠以“中国绳艺立体编第一人”的称谓。2006年,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相继出版发行了李钉编著的《戌狗》和《亥猪》两本有关绳艺立体编的工艺技法编程书籍。为国家图书收藏中国绳艺立体编的教材数据库增加了新的资料信息。2006年,为了扩大和绳艺爱好者的交流,她创办了“李钉坊网站”,还建立了新浪博客、搜狐博客两个镜像个人博客。同时, 随着大量绳编艺术及作品的推出,李钉自己设计并注册了“李钉坊”商标。
   2008年,李钉的家庭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市200户挂牌的“北京市文化艺术家庭”。这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西城文委和外事局又命名李钉家庭为“境外媒体特许采访家庭”,并专门为她制作了三分钟宣传小片,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民间手工艺人。李钉为文化北京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林建,原名:林迎建,男,汉族,1949年11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北京知青,1968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职称。中国杂技团团长,现任中国杂技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秘书长。
   1968年在7月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23团(859农场)任战士、排长和指导员;1970年8月入党;
   返城后历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局任干部、111中学任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校文化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任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2000年荣获第一届“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2001年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颁发的金菊奖—“终身成就奖”。在他担任中国杂技团团长期间,中国杂技团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杂技家协会2005年被中直机关评为“五一劳动奖状”。
   主持中国杂技家协会工作以来,努力开拓创新,工作认真负责,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重大艺术活动和学术活动,积极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增强协会的活力和经济实力。获北京市首精神文明建设奖章、“金菊奖”终身成就奖,获俄罗斯雅库特共和国总统颁发的英勇金质奖章。
   1987年至2000年,他在任中国杂技团团长、北京市杂技学校校长期间,他将一个濒临瘫痪的文艺团体,通过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建设成为全国和北京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13年中,中国杂技团国有资产总值提高了17倍,全团年演出收入增长35.6倍。他引领杂技艺术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杂技艺术创新的理论,带领创作出8台不同风格的杂技主题晚会,其中《中华魂》晚会在北京高档的保利剧院两年演出360场,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荣获建国五十周年文化部颁发的七项奖和北京市文化艺术大奖。1990年他策划联系并组织接待苏联马戏团大规模到中国演出,3个月在7个城市演出108场,引起轰动效应,获得圆满成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提出并组织外国艺术团体到中国进行商业运作的演出。他筹备建立了设施一流、管理规范的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成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的窗口和全国著名的杂技人才培养基地。

   刘德宝,男,1949年生,上海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民间收藏家。
   1968年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一营(红旗农场)。
   19岁下乡时,竟暗地里藏于箱内一件古董:一件嘉庆宫廷瓷缸,上绘三条腾龙漫游云间:“宝龙图也”。奔赴北大荒兵团,生活工作了十年。没有一个人知晓他的这份秘密。三十五年后的今天,回沪后的“宝龙缸”依然神采袭人!同样,一支曲笛,一支画笔,一只哨子,伴随这个年轻人十年旅程。收藏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代的几千幅宣传画,如今看到这些年代久远的宣传画,油然而生的是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和温馨。其中,很多宣传画是人们所熟悉和难忘的,是百姓心目中的经典。
   今天的他,“宝龙”不老,乃是一位收藏者、一位石雕艺人、一位中国琉璃艺术的工作者!

   瞿永发,男,1951年生,江苏通州人,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会员。二〇〇〇评出的上海十大藏书家之一,藏书六万多册。原居于上海最破败的虹镇老街弄堂里,挂有“现代文学史料藏馆”牌子。
   1969年下乡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六分场;返城后,曾任职于上海中联化工厂。
   现藏文史哲类书籍二万余册,其中民国时期版本书(含诗、词、曲、戏剧、小说、传记、游记、文学史等)达一万余册。同时藏有清末民初及三四十年代画报、文史杂志三百余种,计六千余册,包括部分汪伪时期杂志,含部分珍品。曾为众多博物馆、纪念馆提供资料,多次参加收藏展览并获奖。

   沈连国,男,北京呼家楼中学1969届初中毕业生,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老知青网”站长,网名“千秋缘”,民间古玩收藏家。
   1969年9月8日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18团(友谊农场);1974年返城回京。
沈连国从小就爱画画,喜爱古代艺术品,上个世纪80年代末陆续在劲松古玩城、朝外古玩市场,亮马收藏品市场、兆佳古玩市场开店,主要以经营收藏历代瓷器为主。
   20世纪90年代收藏的烟具系列曾应邀在农展馆全国烟草技术展、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郑州烟草展会上展出。2000年收藏的数十块明清各代金砖也曾在高碑店民俗园展出。十几年的商业活动,让沈连国捞到了第一桶金。
   2008年,他应朋友之邀,参加了知青网站“老知青网”的管理工作,并担任了该网站的管理员、站长。

   司马南,本名于力,男,1956年出生于黑龙江,祖籍山东,哈尔滨知青,1974年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经济师。独立学者,社会评论家,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20世纪末因揭穿神功骗子而饮誉江湖;21世纪,因捍卫中国政治制度而再掀风潮。
   1974年,中学毕业下乡到黑龙江建生产设兵团独立三团(红色草原牧场)工作队员;1977年,考入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系,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国家商业部教育司公务员;1983年,浙江工商大学中文教师、教务科副科长;1985年,《中国商报》新闻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1991年,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声像中心负责人、晋升高级经济师;1995年,《中国商贸》杂志(半月刊)主笔、出品人;1998年,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0年,新闻评论员、主持人;2003年,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北京市区人大代表。
   所获荣誉:
   中国首届十大青年新锐人物。(1998年新周刊、湖南卫视等媒体联合评出)
   CCTV实话实说特别节目光盘封面
   中国首届反伪科学特别贡献奖。(1999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等研究机构联合评出)
   中国科普先进工作者。(2000年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联合颁发)
   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50位中国人。(1999年美国《亚洲周刊》)
   影响中国城市生活的“十个角色”。(2003年第1000期《南方周末》)
   改革开放30年名人榜。(2009年《环球人物》杂志)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杰出人物提名奖,(2009年《中国改革》杂志)

   宋建文,男,1950年生人,北京知青,曾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5团(宝泉岭农场),任宣传队编导、创作员。现为北京古玩城市场集团总经理兼北京古玩城董事长。
   1991年参与创办“北京劲松民间工艺品旧货市场”,后改名为北京古玩城”,历任市场管理所所长、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古玩城市场集团总经理。
   1997 年发起成立全国古玩市场联谊会并当选为秘书长。2001 年当选为北京市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会长。2002 年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会长。现任北京古玩城市场集团总经理兼北京古玩城董事长、北京古玩城(分钟寺)古典家具市场董事长、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市场董事长。 属虎、爱虎、收藏虎,喜鼻烟壶收藏鼻烟壶,并任鼻烟壶研究会会长。

   唐恺,学名唐鸿林,男,1949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世家。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上海收藏界著名人士。少年喜欢文史,爱好书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交流中心理事,中国陶瓷美术认证专家,上海金城文物艺术学院顾问,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顾问,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顾问,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长三角收藏研究会会长,中央电视CCTV-4《国宝档案》专家顾问。
   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先后在十分场,六分场劳动;1977年返城回到上海。
   早年学习中国书画,后专攻古玩鉴赏与文物考古的研究。曾在上海多家拍卖行,担任古玩艺术品的鉴定和估价工作,发表过各类评论文章千篇,出版著作有《宋元古瓷》、《紫砂》、《唐宋元瓷器鉴定入门》等。
   唐恺在中国书画与中国古陶瓷领域涉猎面广,数十年来把丰富实践经验与科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了实话实说和以理服人的鉴定风格,在国内外收藏界颇具影响,是当代中国文物鉴赏与收藏界大师级人物。

   吴远明,男,1950年生,杭州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民间紫砂收藏家,任职中国茶叶博物馆从事藏品的征集工作。
   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1976年因水土不服返城,在杭钢工作。
   吴远明回城后,一直将紫砂收藏放在心上,四处寻找质量上乘的紫砂壶。而在寻壶的过程中,随着对紫砂壶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也渐渐地爱上这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等于一体的中国特有的陶土工艺品,进而一发不可收拾。后因对紫砂壶收藏的卓有研究,工作之余自己也淘得不少紫砂壶具,藏品渐渐丰富起来。
   1990年初,吴远明从杭钢调到中国茶叶博物馆从事藏品的征集工作;2009年4月,他向中国茶叶博物馆无偿捐赠了一百件珍贵的历代紫砂茶具,其中有15件被鉴定为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在此之前,吴远明先生分别于1989年、2001年、2004年、2005年向茶博馆捐赠过宋窑变蓝釉兔毫盏、明晚期青花菊纹茶壶、民国永昌祥茶号水印等25件文物。
如今,吴远明已退休在家,他想利用更多的时间把自己多年的收藏经验总结一下,以更好地服务大众。
   朝思暮想,东奔西走,经年累月,乐此不疲。这是吴远明。
   节衣缩食,因陋就简,家有万贯,身无分文。这是吴远明。
   怀素抱朴,厚德载物,赤子之心,风雨不移。这是吴远明。
   了解吴远明的人,对他将精美的紫砂茶器捐献国家,恰是意料中事。这是真正的收藏家自然而然的选择。

   徐友群,男,1948年出生,1962年入上海虹口中学,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地图收藏家,兼任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收藏协会理事,是当代著名地图收藏家之一。
   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工业队;1970年调到引龙河农场六分场;1978年返城回到上海,长期在上海工业品市场保卫部工作。
   徐友群出身书香世家,聪明好学,爱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从1956年(八岁)开始收藏,数十年如一日,逐步提高自己史料收藏与文物鉴定水平;在号称收藏半天下的上海滩,终成一代收藏名家。
   徐友群收藏历史半个世纪以上,主要收集上海历史地图,上海历史风景片(历史明信片),老上海地图报刊史料与有关器物等,许多都是珍贵文物与历史资料,有的填补了历史的空白,被誉为收藏上海百年第一人;现藏有老地图一千余张,老上海明信片一千余张,其中包括新绘上海城厢租界全图(1898年版),清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明信片等珍品。

   岳晓湄,女,1947年生,原籍山东高密市阚家镇西方戈庄人。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61团(创业农场),后调任6师保卫科干事。集邮家,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影视界集邮联谊会”、“四方集邮联谊会”副会长、壹影视基金执行董事。现任北京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星美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社会职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馆员(正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台港学会会员、任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理事秘书长、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电视制片人协会理事、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理事等。
   曾主持拍摄了《世界电影之林》、《中国电影》等一批普及电影文化的专题片。曾组织拍摄《夹缝》、《大路朝天》等多部电视片和专题片。主持中国电影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国电影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科研课题开发,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广电部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二等奖;曾主编《中外影视名家辞典》并获省部级二等奖。

   赵岚,女,北京知青,现任中央电视台首席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1968年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5团(查哈阳农场);197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78年至今,中央电视台首席高级服装设计师;1987年赴日本专修服装设计和人体工程学
   电视节目主要设计作品有:中央电视台二十几届的春节联欢晚会、元旦晚会、十一晚会等、各频道的专题栏目、新闻联播及大型重要的节目。连续三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大型广场晚会、其中多次获优秀节目奖。飞天奖。金鹰奖。作为人物介绍被编入的书目有《92年中国人物年鉴》、《中华女英才》、《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词典》。多次担任全国服装设计大赛和模特大赛的评判长和评委工作。

   郑荣发,男,上海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6团(850农场)9年,返城后历任上海街道办主任、卢湾区打浦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卢湾区知识产权局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华夏文化创意中心主任,现任上海市黄浦文化创意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他创意、发起的的“田子坊”名扬天下被誉为“田子坊”之父。田子坊名扬海内外,经过十年的“蜗”行,已成为一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得实实在在。田子坊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社区,一个小世界,堪称是多国家、多文化、多风格的国际多元素会集。美国陶艺家吉米、法国设计家卡洛琳、南斯拉夫摄影家龙·费伯、丹麦的沈翠娜等一大批“老外”艺术家,与国内各城市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在此一起创业。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外及华人在这里开了300多家艺术工作室及时尚小店。服装、藏饰、陶艺、剪纸、油画等应有尽有。

   朱立群,男,上海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五大连池农场)六连。现任博联社书画家村画家,上海市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创造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纸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朱立群纸艺术馆》馆主,上海“创意民风一吉祥彩鱼市民设计”创意策划人。
   从2000年以来的近10年,朱立群与姚晓嫣俩人带领上海纸艺专业委员会的成员致力于创意纸艺的创作、培育与传播,并多次从国内走向国际推介纸艺,在参与各项创意大赛中屡屡获奖。2010年6月,朱立群纸艺馆正式落成,从此朱立群创建的“上海童心艺术品创作社”有了自己的专业展示馆。
   朱立群先后创办了童心艺术创作社、朱立群纸艺艺术馆。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也成立了专门的纸艺艺术委员会,朱立群任主任。对于纸艺的发展,朱立群有他自己的想法,从纸艺到衍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洪梅,女,1958年3月出生在广州,北大荒十万转业官兵后代,北大荒知青,现为电视剧国家一级剪辑师。
   1969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6团(850农场)七连,连队文艺宣传队队员,洪梅扮演《红灯记》中的李铁梅。高中毕业以后,参加了36团演出队。36团解散后,又被调到四师文艺演出队。1979年,21岁的洪梅被调到位于佳木斯的北大荒文工团,在那里,她整整工作了十年。1989年,带薪一年去“北广证书班”深造;1990年学习期满后,洪梅选择留在了北京,开始了真正的“北漂”生活。1992年,她参加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拍摄及后期制作,并正式成为荣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的电影电视剪辑泰斗傅正义的学生。
   曾参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乔家大院》等经典电视剧的剪辑,在业内名声显赫。现为国家一级剪辑师,《水浒传》获第十八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剪辑奖。2011年,又荣获了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突出贡献奖。
   二十多年来,洪梅共剪辑了电视剧200多部,近4000集,成为我国著名的影视剪辑师,为繁荣我国的电视剧艺术做出了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11-2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人所共知的领域、行业、职业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独门绝技的“杂家”,如剪纸艺术家、民间文艺家、拼布艺术家、杂技艺术家、民间收藏家,……。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1-23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新植老兄关注首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20-11-2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荒知青人才真多,各行各业都有优秀者……点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1-2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20-11-23 19:51
北大荒知青人才真多,各行各业都有优秀者……点大赞!

是啊,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火鸟 发表于 2020-12-2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很开眼界啊!了解了这么多知青人才,大饱眼福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2-2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火鸟 发表于 2020-12-22 13:23
真是很开眼界啊!了解了这么多知青人才,大饱眼福了!谢谢!

谢谢关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5 1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