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6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957.哥尔多尼:
     (1707—1793)意大利剧作家,现代喜剧创始人。早年参加流浪剧团。曾就学于帕维亚大学,后获帕度亚大学法律学位。1731年毕业后开始剧本创作。1734年成为职业剧作家。他主张喜剧面向现实,发扬“颂扬美德,嘲讽恶习”的作用,具有民族的、时代的特色;改革舞台流行的即兴喜剧,抛除假面,改变演员只是根据提纲即兴表演的陋习,写有固定台词的脚本,开创新型的喜剧。一生剧作甚多,有悲剧、传奇剧、歌剧,以喜剧最多,达100多部。在喜剧《剧院》和《回忆录》中阐明了他的喜剧理论。1750年制作16出喜剧,《咖啡屋》《骗子》《一仆二主》《女店主》《狡猾的寡妇》等。大部分剧本用威尼斯方言写成,语言淳朴幽默。他的剧本被译成世界几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盛演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958.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1798-1837)意大利十九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优秀诗作表达民族复兴运动的理想,复辟时期的创作有较浓郁的悲观色彩。他的诗语言洗练朴素,格律自由多变,开意大利现代自由体抒情诗的先河。作品有《致意大利》《但丁纪念碑》《无限》《致安杰罗·玛伊》《为保丽娜的婚礼而作》《致球赛优胜者》《致席尔维娅》《小布鲁图斯》《萨福的最后之歌》《回忆》《暴风雨后的宁静》《乡村的星期六》《一个亚洲游牧人的夜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959.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
     (1838-1915),生于罗马,年轻时在撒丁王国的军队里任军官,参加过反对奥地利占领者的斗争。后来志愿加入加里波第率领的远征军,在攻克罗马的战役中立下功绩。退役后在师范学校教授文学、历史,同时从事新闻和文学活动。他写过现代题材的长篇小说、历史小说、历史剧、诗歌和研究1848年意大利革命的史学著作,其中以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最为出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960.邓南遮:
      又译丹农雪乌(1863-1938)意大利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初春》、《新歌》、《阿尔奇奥内》等,创作甚丰,早年的创作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后来写作唯美主义作品,影响很大。邓南遮同时也是著名的法西斯分子,是墨索里尼的主要支持者之一,1919年曾率军占领阜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961.路伊吉·皮兰德娄:
     (1867~1936)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7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962.格拉齐娅·黛莱达:
     (1871-1936)意大利女作家。13岁便开始发表作品。黛莱达早期创作受大仲马、海涅等人影响,情节怪异,色彩浓艳。后又受拜伦、雨果等人影响,发表了《撒丁尼亚之花》。此后开始研读巴尔扎克以及俄罗斯古典作家作品,特别是接受以维尔迦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创作主张之后,她的小说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0世纪初,黛茉达创作进入成熟期,发表了小说《伊利亚斯·波尔托卢》《灰烬》《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这些作品都是以撒丁岛为背景,描写古老、闭塞、宁静的宗法社会如何在酱主义强力冲击下瓦解、崩溃的过程,以及那些纯朴、善良有如圣经《旧约》中的农民所遭受的苦难与精神上的创伤。
      20年代开始,她的创作又有突破,由撒丁岛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也更注重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描写和挖掘。重要小说有《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安娜琳纳·毕尔西尼》等。其中代表作《母亲》“具有风格上的活力、技巧上的功夫、结构与社会的关联”,意大利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芮维纳尼称之为“最辉煌的作品”。黛莱达的作品题材比较窄,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她善于以细腻抒情的笔触描绘撒丁岛的风土人情,人物刻画生动,风格简洁、吉朴。1926年,“为了表彰她那些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其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同情心深刻地处理人类的共同问题”,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7 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963.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1896~1981),意大利诗人。少年时学习声乐,酷爱文学。1917年被征召入伍。战争结束后开始诗歌创作。第一部诗集《 乌贼骨 》,使诗人声誉鹊起。它从大千世界中精心选取一系列富于象征意义的艺术场景,着力刻画人的内心世界瞬息间的细微感情。1938年,因拒绝加入法西斯党,被解除佛罗伦萨文学馆馆长之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7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964.萨尔瓦多·夸齐莫多:
     (1901~1968)意大利诗人。自幼酷爱诗歌,15岁发表习作。后因家庭经济拮据辍学谋生,浪迹天涯 ,但始终坚持创作。1929年,前往佛罗伦萨,成为进步文学刊物《索拉里亚》的撰稿人。1930年,第一部抒情诗集《水与土》问世。对西西里、对在家乡度过的童年的缅怀,是反复出现于《水与土》和嗣后发表的诗集 《消逝的笛音》、《厄拉托与阿波罗》、《新诗》的主旋律。1939年,被聘为米兰音乐学院意大利文学教授。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对夸齐莫多诗歌发生明显影响。他的抒情诗糅进了社会诗的内涵。诗集《日复一日》痛斥法西斯屠杀无辜的暴行,礼赞同法西斯刽子手进行英勇斗争的战士。《生活不是梦》、《乐土》表达诗人的信念,生活不是梦,而是义务,抒发诗人愿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切愿望。他在艺术上具有个性。驰骋丰富、浪漫的想象,运用立意新颖的象征、隐喻、联想,直接诉诸人的感官,在梦幻与现实、回忆与写实的交织中,建立起艺术形象。他的语言凝炼、明净,常常兼备绘画的鲜明色彩和音乐的优美音韵 。1959年,他因“充满古典热情的抒情作品表现现代人生的悲剧”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965.伊塔洛·卡尔维诺:
     (1923—1985),意大利新闻工作者,短篇小说家,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 他有句名言:“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
      作品,《意大利童话》《我们的祖先》《隐形的城市》《帕洛马尔》《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马可瓦多》《未来千年备忘录》《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巴黎隐士——卡尔维诺自传》《我们的祖先》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966.杰弗雷·乔叟:
     (1343~1400)英国诗人。十几岁起进入宫廷当差。1359年随爱德华三世的部队远征法国,被法军俘虏,不久赎回。乔叟与宫廷往来密切,当过廷臣、关税督察、肯特郡的治安法官、郡下议院议员。他曾因外交事务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到过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有机会遇见薄伽丘与彼特拉克,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400年乔叟逝世,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声誉之宫》《百鸟会议》《贤妇传说》《特洛伊罗斯与克丽西达》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5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