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887.废奴文学:
      19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北部进步人士掀起越来越高涨的废除黑奴运动。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从爱默生、朗费罗到惠特曼都写过反对蓄奴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称她为“发动了一次战争的小妇人”。诗人惠蒂埃抗议蓄奴制的诗篇数量最多,反映了19世纪废奴运动历次重大的斗争。废奴文学虽限于道义上的谴责,却推动了废奴斗争,在文学史上,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888.物语文学:
      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公元10世纪初)。它是在日本民间评说的基础上形成的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并在形式上受到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889.沙龙文学:
      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890.吠陀文学:
      “吠陀”一词,是印度古语的译音,含知识和智慧的意思。吠陀文学 指早期的以“吠陀”为名的文献集及其所附录的文献,所用语言较古典梵语为古老,语形变化的分歧较多,称为吠陀语,但较晚的文献的语言已接近古典梵语。这些文献并不都是文学作品,有不少是记录上古时期的巫术、宗教、礼仪、风俗、社会思想、哲学等活动的文献。作为书名,《吠陀》特指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是流行于上古印度各民族的颂神诗歌和宗教诗歌。《吠陀》包括本集和附录两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891.黑人文学:
      黑人文学20年代也有较大发展。在当时文艺界推祟“原始主义”的影响下,纽约的黑人区出现了“哈莱姆文艺复兴”。休斯(1902-1967)、卡伦(1903-1946)等都是当时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描写异族情调的同时,发掘了黑人古老传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到了30年代未,黑人文学的战斗性进一步增长,出现了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1940)这样的优秀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892.解冻文学:
      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在这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893.传奇文学:
      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像,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894.民粹派文学:俄国民粹派以及具有民粹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家及其创作的总称。19世纪70至90年代俄国民粹派及其同情者的文艺创作,包括合法的、地下的和国外刊行的3类。民粹派作家把文学视为宣传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曾从60年代革命民主派的思想中吸取养分。格·乌斯宾斯基、卡罗宁、纳乌莫夫、奥西波维奇、兹拉托夫拉茨基、扎索津斯基等使用特写和小说体裁,以生动的群众口语和方言,反映1861年改革后农村在资本主义渗透下的经济破产与阶级分化,农民的生活、心理和自发的抗议,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民主主义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895.宪章派文学:
      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其间产生战斗性的诗歌,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群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反映工人的苦难生活,表达争取自由的愿望,抨击资本家的罪恶。大多采用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人。宪章派文学在历史上却是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是以后巴黎公社文学和一切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5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896.巴洛克文学:
      也叫贵族文学,是17世纪的一个文学流派,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和古典主义文学、清教徒文学并称十七世纪西欧三大文学。
 “巴洛克”一词来自西班牙语barocco,原是形容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世把16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称为具有巴洛克风格的造型艺术。19世纪末,史学家们认为,不仅在建筑方面,当时的美术、音乐。文学方面都存在着“巴洛克”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4 2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