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29 20:59 编辑
2、黄春来日记
1968年12月5日 今天,高团长第一次到队里检查工作,告诉大家:“我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十八团,我们队是工兵连。”这又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我睡觉前写道:“没有参加解放军,能称战士也甘心。人民要我多出力,不怕牺牲立功勋”。
1968年12月6日 今天晚上,参加批斗会。目标指向原农场领导,批判他们推行修正主义路线,大搞物质刺激。在原跃进农场,组织搞生产运动会,把秋衣、秋裤和球鞋摆在地头上,开展收割比赛。谁先割到头,谁得头彩。怕职工累坏,让医生跟在后面,结果还是有人当场累得吐血。我听后感叹,写了四句话:“馒头带上抢秋收,伴有医生干劲足。吐血不服前赶去,头名拼命为衣服”。
1968年12月7日 今天刨一天镐,风吹手裂,血丝渗出,写诗以记:“今天莫道手皮柔,手裂涂层防裂油。镐震风吹血丝渗,甘心愿做人民牛”。
1968年12月9日 我们连队,没有电灯,宿舍中间挂了一盏马灯,用来照明。我用钢笔水瓶,在盖上扎个眼,穿上用棉花做的捻儿,搞了一个小油灯。每到熄灯后,就放在床头木箱上,照亮看书。今天晚上,我从食堂往回走,看到宿舍挂满霜花的窗户,屋内小油灯一闪一闪,影影绰绰,别有味道。写了一首诗:“屋内油灯影上窗,门前萤火凝何方?透过窗窗光映雪,分明个个铁傲霜”。
1968年12月10日 今天休息,早晨洗衣服后,构思写了一首“赠小学教师”的诗。再看看书,又画点画,就这样过了休息日。以诗为记: “身旁靠火炉,手里洗衣服。拧下冰凉水,疼痛似裂肤”。
1968年12月12日 今天组成水利营。下午到水利工地。天寒地冻,风吹雪刮,刨镐出土很少。为完成任务,准备打炮眼,下火药,炸冻层,挑土块,筑堤坝。写了两首诗,记下自己的思想: “抡起铁镐带风声,冻土刨时冒火星。巧手不如家什妙,刨镐换上炮来崩”。“按照主席言,兴修水利田。保苗防旱涝,高产夺丰年”。
1968年12月14日 今天,我们打炮眼,晚上无人时放炮崩土。打眼放药对我来说是个技术活: “取土勺掏钎子冲,钢钎打个坛形洞。酸氨药填须仔细,导线连接雷管送”。
1968年12月17日 今天,我到团部参加“再一次掀起斗批改高潮动员大会”。在会上,团政委传达了毛主席对北京新华印刷厂的重要批示。 我回到宿舍,翻看会议记录,真正体会到“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句话的重要。有感而发:“方针政策要遵循,敌我严格来划分。证据查明最重要,分析辩证待好人”。
1968年12月19日 今天上午9时,我们全连收听“再次落实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精神,掀起斗批改高潮”的广播大会,团政委、团长分别做了讲话,工人宣传队队长也做了讲话。最后,宣读了沈阳军区的命令,批准我团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六团”。
1968年12月20日 今天我们休息。早晨烧水,我上井台打水灌暖瓶,井口高起,冰冻脚滑,一时未注意跌倒,幸亏胳膊拄地。暖瓶未摔,瓶盖甩掉。写一首《玉壶冰》小词记之:“白白井口黑黑洞,打水滴流冻。时来落雪正隆冬,脚下出溜跌倒井台东。瓶塞掉地直滑动,站起小心弄。雪花和水灌瓶中,拿进屋时人笑热哄哄”。 晚上洗衣服,衬衣很脏,好容易才洗净。也写一首《摊破浣溪纱》记之:“干起活来做老牛,飞灰四起汗直流。土灰渗汗黑脖领,滚泥球。掉在土中难找到,布衫黑得不能留。热水盆中来洗净,狠搓揉”。
1968年12月21日 今天,提前收工,吃完晚饭,等待看文艺节目。我们这里文化生活比较少,很难看上电影和节目。据说师部文艺宣传队演出比较精彩,我的眼镜前两天打了,只好天不黑就去占座,结果还是没有占上。幸亏有个知青让我在第三排挤了个座,看得很清楚。我边看边构思,形成了一首小词《水调歌头》:“身上绿军装,领头红领章。耀眼灯光照下,笑脸闪红光。宝卷频频舞动,绣像高高举起,红日照东方。万众尽欢呼,祖国更辉煌。梆儿响,鼓儿锵,锣儿嘡。斗智三人对唱,正演‘沙家浜’。指引航行舵手,带领文革领袖,思想放光芒。万岁毛泽东,祝您寿无疆”。 文艺节目刚刚演完,突然传来广播,说有重要通知,抓紧时间组织收听。我们纷纷赶回宿舍,就听到毛主席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我们听了兴奋不已,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1968年12月23日 今天,到双山车站拉砖。共有七万块砖,准备用五辆汽车三天拉完。回来,写了一首《卜算子》:“五辆汽车来,七万红砖运。每日一车四趟行,一路风驰迅。三十五人装,三十五人卸。三日一人两千块,双手开新业”。
1968年12月24日 今天,领导交给我新任务,让我看押在连里揪出的一个“走资派 ”和两个反革命分子,他们关在一个半地窨子的小泥房里。我和上海知青周破立俩人看守,他值白班,我值夜班。炉子不好烧,屋里又冷又呛。放完烟后,我把门紧紧关好,坐在外屋,几乎一夜未合眼,身体有些不舒服。但是不敢放松警惕。写了四句话提醒自己:“看押室里静悄悄,不得迷糊过夜宵。睡觉敌人没睡觉,提高警惕再提高”。
1968年12月25日 昨晚炉子倒烟,煤气熏人,再加上寒冷,使我感冒发烧。特别是今天早晨,头昏眼花,恶心呕吐。我就到队里卫生所看病。卫生所有任东玲和王艳芳两名卫生员,我们叫她们大夫。我说了病情,任大夫给我打了一针,又开了几片药。吃了就有效果,觉得轻松不少。“昨天夜里被烟熏,脑袋迷糊又恶心。早上说明情况后,医生问后给扎针”。
1968年12月26日 今天,连队开颂扬会,纪念毛主席七十五岁诞辰,颂扬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我朗诵了自己写的《满江红》:“沧海横天,成一线,吞云吐浪。独天地,领袖临风,挥手方向,九万声雷电闪来,八千里路旗飘荡。小环球,点点聚红旗,迎敌上。白宫地,灰土葬;红场处,风云畅。马列红旗永不倒,主席思想光芒放。看今朝,韶山太阳升,东方亮”。
1968年12月28日 晚上22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我国试验氢弹爆炸成功的公报,这真是振奋人心啊。我听完广播,兴奋得睡不着觉,浮想联翩,想到西方国家核垄断,想到国家地位提高,不仅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钗头凤》词;“沙卷土,风吹雾,成功试验氢弹处。学毛著,人因素,敲锣打鼓,人民幸福。福,福,福。核封住,条约护,三家大肆核威树。黄粱处,红核怒。中国西部,敌对叫苦,苦,苦,苦”。
1968年12月31日 今天上午,领导征求意见,知青纷纷发言,有的说吃不好,缸水结冰,馒头上冻了;有的说住不暖,大门成洞,窗户漏风了;有的说烧不好,炉子不热,冒烟呛人了。还有些人很激动,边说边流下了泪水。队领导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听到大家的意见很难受,马上表态,立即解决。下午就组织安排职工安大门,上玻璃,清理烟道。又让食堂杀猪,改善伙食。问题当天就解决了,大家也都高兴起来。我当时也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谁流泪水要回家,败给艰难去见妈。战士哪能随便走,屯垦奋斗把根扎”。
1969年1月1日 今天,食堂人员一大早,就忙乎采购菜,剁肉馅,又叫女知青帮助包饺子。全队职工放假,傍晚开颂扬会。在颂扬会上,有的唱“社会主义好”,有的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的唱样板戏,还有的说唱农建队的好人好事。我也特别兴奋,站在大家面前,朗诵自己写的《西江月—元旦》;“门敞歌声飘荡,窗开笑语飞扬。迎接元旦往来忙,饺子下锅快放。炉火通红正旺,人人脸放红光。最新指示振人心,热血沸腾胸膛”。朗诵刚完,爆发出一片笑声,说出当时大家着急吃饺子的心情。我没有细看,可能已有人流出口水。
1969年1月4日 晚饭后,接周破立的班,到看押的小地窨子值夜班。因为没事,想起同学来信攒了一堆,就开始一一写回信。其中有一封佟桂莲的来信,这是我1955年上小学的同班同学,初中、高中也在一个班,我当班长,她当学习委员。去年十月她去了友谊农场。因为来信时间比较长,又不知道新的通信地址,我只能按原地址邮寄,进行打探,所以信没有别的内容,只写了一首“七律”:“同学毕业各别辞,革命分开到友谊。上课同窗‘五五’始,学习共室‘六八’离。希君细看 主席书,望你高擎马列旗。小信登门何处去?新年问好向谁提?”然后落上我的地址:黑龙江省嫩江县边字502信箱十一分队。
执行编辑:黄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