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陆华

《知青日记〉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2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28 17:15 编辑

            霍 炎日记

霍 炎,女,1957年12月生人,佳木斯市青年。1977年8月1日下乡到黑龙江省桦南县土龙乡土龙农场,1980年返城在佳木斯北方机械制造厂,2005年9月退休。


1978年6月6日  
       今天下午,我们女知青铲完地,回场部的途中,遇到几个顽皮的村童,他们跟在我们的后面,笑嘻嘻地一起喊:“知识青年下乡,进了厨房找不到水缸,捧起尿桶喝个溜光。”吓得我们谁也没敢吭声,毕竟在人家地盘上,我们听了很生气。刚下乡时,是分不出什么是草,什么是苗,但是也没有这样形容我们的。不过这些孩子的用词能力,可能在任何字典里,也找不到这样的词汇了。


1978年7月4日   
      今天晚上,很多知青都围坐在大食堂,观看日本电影《望乡》。开演不一会儿,女知青们纷纷走了,仅剩几个男知青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回到寝室,我们几个女知青便议论开了:有的嫌电影太黄,有的说就不该引进这样的片子,也有的觉得我们自己的思想不够开放。一提起片中的几句经典台词,女知青们便笑个不停


                                                                    执行编辑:郑幼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2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28 17:14 编辑


         霍 炎日记


1978年11月4日   
        今天上午,在地里扒苞米,新知青中我第一个扒完,回首看到被我“放倒”的苞米铺子,心里老飘然了。休息时,大个子小肖带领几个男知青,到坟茔地里举起花圈满地跑,吓得我们女知青魂飞肉跳,大家尖叫着,四处逃。他们追赶两个村姑,吓得她俩躲进茅厕,半天才出来,跑回家。他们真淘气,真坏。


1979年7月12日
       我们知青中出英雄好汉了。农场开拖拉机的男知青叫钟敏,昨天开拖拉机去县里办事,回来经过河沿,发现一溺水男孩。他没等车停稳,急忙甩掉衣服,跳进水里,拼命把孩子救上岸,又亲自把孩子送回家。孩子家人和他们村的领导,找到农场领导,并送来感谢信。我们农场知青才知道他“舍己救人”的伟大壮举。消息传开,全场沸腾,我们农场、我们身边,出了一个英雄。
       “平凡的壮举”出现在黑板报上。赞誉、夸奖、佩服,更多的是向英雄学习。人们惊叹,黑土地培育出了一批合格的知青,培养出了一批新时代的新人,广阔天地里走出了一批大有作为的年轻人。


1979年7月13日  
          喜事连连。今天我们正在地里干活,送水的知青告诉我们,要大批返城了。顿时像《列宁在十月》里的剧情一样,知青一个个高兴得把帽子摘下,抛向天空,大家异口同声喊:“毛主席万岁!”手舞足蹈,随即都沉默了。虽然我下乡晚,没吃过太多的苦,要走了,谁也舍不得,农村这块黑土地,系着我们的心。我们的汗水,浸透了这块肥沃的土地。我会永远记住这里:灰蒙蒙的天,荒草地,沼泽洼,远处静静流淌的八虎力河。


                     执行编辑:郑幼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4-4-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华 发表于 2014-3-14 20:40
赞成你的观点,“返城之后”引用许多《知青日记》内容,也让他的作品鲜活起来。但是他的序中有些观点我 ...

和你看法一样。他的序中是取了他之所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29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4-4-28 20:51
和你看法一样。他的序中是取了他之所需。

      说得对。
      另外,霍炎的第一篇日记上不去网,显示有非法文字。但我没找出非法文字,过几天再试试吧,也许能上了。谢谢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29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30 18:15 编辑

         1. 黄春来日记


黄春来,男,1947年生人,哈尔滨市知青。1968年10月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六团工程连、团直学校工作。1976年返城,先后在哈尔滨铁路分局、铁路局、工业处工作。煤碳工业集团任书记。2007年退休。



19681021  
             我们哈尔滨市知青穿着黄军装,乘坐“专列”,在彩旗飘动、锣鼓声响中,离开家乡,到兵团务农。(准备落户到正在组建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六团)


19681022
        上午9点钟左右,列车徐徐驶进双山车站,我们顶着毛毛细雨,迎着阵阵寒风,走向车站广场。跃进农场的领导和各生产队长,带着他们的“解放”、“嘎斯”和“东方红”等各类车辆,打着牌子,迎接我们。我随着手拿喇叭“点名”人的呼叫,应声答“到”,登上一辆“嘎斯”车,来到了农建队。我放好行李,坐在宿舍门前的原木堆上,心情和天气一样,阴沉沉的。上海市和齐齐哈尔市的知青帮着打热水,拿毛巾,才使自己感到有一股暖流。接着去吃饭,喝牛奶,吃牛肉馅包子。这是我迈向社会吃的第一顿饭。
  
19681027
        今天是学习班的最后一天,每一名参加学习的知识青年,都要进行自我总结。我在学习班里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和毛主席的光辉“6·18”批示及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报告,还听了陈永昌的家史,进行了忆苦思甜,使我们提高了对备战的认识和屯垦戍边重要意义的认识,使我们感到建设和保卫边疆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


19681029
        今天傍晚,接到盛立华同学的来信。信里抄了一首到红色边疆农场的刘亚敏同学的诗,“玉兔东升万点星,子时哨急集新兵。直奔西山大豆地,擒得二贼赢好评”。读此诗,感到边疆战斗生活真好,我们这里暂时还不行。但我想,紧张生活马上就会来到。即兴和诗,“月上平原露几星,灯旁战友拱卒兵。同来保卫边疆地,训练严格有好评”。


1968111
         今天,晚8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会公报。这次会议于1013日召开,1031日闭幕,历时18天。我们在宿舍倾耳静听从北京传来的声音。自己听完以后,心情激动,写了一首小诗,“党会发公报,群众都知道。人民望北京,马列红旗耀”。


1968112
          今天,我们几个值班人员,堵住一帮偷黄豆的人,组织他们学习,进行斗私批修。使他们提高认识,甘心主动地交出黄豆。开始处理这个事时,有的人不冷静,出手打人是不对的,以小诗言明道理,“捉住‘偷黄豆’,问询不要揍。说明道理时,上交能接受”。


1968113
         今天是这里第二场雪,清晨雪花飘飘扬扬。我从井里打水,端着洗脸盆往回走,雪花不时地落进盆里,溶进水里。回到宿舍洗脸,手都冻红。“清晨洗面容,盆水雪花溶。洗罢头出水,瞧着手冻红”。


1968114
         这几天我跟车到拉哈镇拉砖,看到有人图省事,乱扔砖,掉在地上就摔成半截,给队里造成浪费,真可惜。写小诗记之,“‘大卡’拉砖块,装卸别损坏。拿砖往下扔,要受人责怪”。


1968116
          今天晚上,第一次发工资,开了32元。拿到自己挣的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到全家7口人,都靠老父亲一人工资(八级钳工99元)生活,供我上小学、中学和高中,很不容易。现在终于靠自己挣钱生活了,激动地写了两首小诗:
           “头次领工资,心中不少思。从前吃父饭,今后靠己食”,“工资才领到,暗自来筹算。手不拿烟酒,心无挑好饭”。


1968117
           来到这里,已经是第三次下雪。我望着雪花飘扬,走向水房。大锅台很大,专门有人负责烧水。有时水少,只能上锅台舀水,往洗脸盆里倒,这是在家里从来没有过的。写了几句话,记下这件事:
           “门敞六花来,窗开四野白。早晨去洗脸,舀水上锅台”。


19681119
           我们寝室的人都会抽烟。因为屋小睡不下,搭了上下两层铺。每到晚上,一个一个从被窝里探出脑袋,叼着小烟卷。我在上铺往下看,齐刷刷的一排小烟头火儿,忽闪忽闪的直亮。不一会儿,满屋是烟,呛得睡不着觉。今天我不让他们抽烟,他们还得意地说“饭后一颗烟,赛过活神仙”。想起他们白天抽烟的样子,写了几句顺口溜“饭后一颗烟,抽前两下颠。两唇一裹气,一口两飘圈”,真不知道说啥是好。


19681120
           今天,队里连放了两个“休息日”,大家非常高兴。农场是不讲星期日的,夏天有“雨休”,冬天根据天气和“活”来决定。我和大家一样,赶紧把脏衣服拿出来,用洗脸盆洗衣服。用了一上午,把衣服全部洗完,心情很愉快。下午没事,写了一首“浣溪纱”小词:“井上提出水半盆,回屋放在火炉温,浸入衣服小背心。慢将轻揉肥皂抹,搓完投水去灰尘,干净衣服胜似新”。


19681121
          今天开始修水利。有用镐刨冻土的,有用钢钎撬土块的,也有运土挑筐的。我是挑土篮的,第一次干这么重的活,肩被压得很疼,不能吱声,只得咬着牙,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语录坚持干。特别是看到别人你争我夺,抢着多装,心里也暗下决心,不能落后。总算没丢脸,干得还可以。对大家热火朝天的场面,写了一首小诗:“装土不停锨,土篮已上尖。装人说‘太满’,挑者道‘还添’”。


19681124
         今天晚上10时,大家已经睡觉,突然传来“最新指示”,抄录人到各寝室宣读:“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革命群众都知道”。我们来不及穿衣服,只好在被窝里,聆听“最高指示”。接着大家高呼:“毛主席万岁”。我听了传达后,兴奋不已,夜不能寐,点上油灯,趴在枕头上写了一首“清平乐”小词,记叙此时的情景。“星星闪耀,月亮空中笑。指示传来谁睡觉?‘快醒听听’——相捞。最新指示宣读,倾耳静听全屋。毛主席万岁,读完群众高呼”。


19681126
           今天下午,我头痛脑晕,腹内也很难受。在别人的陪伴下,到团部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让我少看书,并给我开了“脑清片”对此,我写道:
“血压量完听两遍,医生开药脑清片。头晕立场不能歪,眼亮才能方向辨”。


19681129
         今天上午,在宿舍集中听广播,内容是毛主席在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讲话很长,午饭时过了很长时间,才听完,大家才去吃饭。我边听边想,写了四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想。“主席讲话格外亲,入耳倾听激动心。只有革命风暴起,飞沙卷土葬修根”。


1968123
        昨天晚上8点,我们在团部有线广播里,听了潘复生同志的讲话和跃进农场批判走资派的发言。今天白天,讨论了潘复生的报告,还开了农建队的批判会。会前学习了毛主席语录。我觉得学习毛主席语录要认真,加深理解,才能正确执行。“学习不认真,理解哪能深?领会主席话,才能更紧跟”。


1968124
           晚饭后,我读了121日《人民日报》文章,“我国第一台深井石油钻机制造和试钻成功,这是工人阶级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试制成功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机总重量约三百吨,由总功率为三千马力的柴油机带动,通过岩石层、‘橡皮层’等复杂地层,连续穿过几个高压油层”。读后,精神振奋,感到非常自豪。也写了一首诗,“试制成功钻井机,谁说技术水平低?主席思想武装后,世界啥不属第一”。


                                                               执行编辑:黄春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2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29 20:59 编辑

          2、黄春来日记



1968125
          今天,高团长第一次到队里检查工作,告诉大家:“我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十八团,我们队是工兵连。”这又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我睡觉前写道:“没有参加解放军,能称战士也甘心。人民要我多出力,不怕牺牲立功勋”。


1968126  
          今天晚上,参加批斗会。目标指向原农场领导,批判他们推行修正主义路线,大搞物质刺激。在原跃进农场,组织搞生产运动会,把秋衣、秋裤和球鞋摆在地头上,开展收割比赛。谁先割到头,谁得头彩。怕职工累坏,让医生跟在后面,结果还是有人当场累得吐血。我听后感叹,写了四句话:“馒头带上抢秋收,伴有医生干劲足。吐血不服前赶去,头名拼命为衣服”。


1968127
          今天刨一天镐,风吹手裂,血丝渗出,写诗以记:“今天莫道手皮柔,手裂涂层防裂油。镐震风吹血丝渗,甘心愿做人民牛”。


1968129
           我们连队,没有电灯,宿舍中间挂了一盏马灯,用来照明。我用钢笔水瓶,在盖上扎个眼,穿上用棉花做的捻儿,搞了一个小油灯。每到熄灯后,就放在床头木箱上,照亮看书。今天晚上,我从食堂往回走,看到宿舍挂满霜花的窗户,屋内小油灯一闪一闪,影影绰绰,别有味道。写了一首诗:“屋内油灯影上窗,门前萤火凝何方?透过窗窗光映雪,分明个个铁傲霜”。


19681210
         今天休息,早晨洗衣服后,构思写了一首“赠小学教师”的诗。再看看书,又画点画,就这样过了休息日。以诗为记:
“身旁靠火炉,手里洗衣服。拧下冰凉水,疼痛似裂肤”。


19681212
          今天组成水利营。下午到水利工地。天寒地冻,风吹雪刮,刨镐出土很少。为完成任务,准备打炮眼,下火药,炸冻层,挑土块,筑堤坝。写了两首诗,记下自己的思想: 
         “抡起铁镐带风声,冻土刨时冒火星。巧手不如家什妙,刨镐换上炮来崩”。“按照主席言,兴修水利田。保苗防旱涝,高产夺丰年”。


19681214
           今天,我们打炮眼,晚上无人时放炮崩土。打眼放药对我来说是个技术活:
           “取土勺掏钎子冲,钢钎打个坛形洞。酸氨药填须仔细,导线连接雷管送”。


19681217
           今天,我到团部参加“再一次掀起斗批改高潮动员大会”。在会上,团政委传达了毛主席对北京新华印刷厂的重要批示。
          我回到宿舍,翻看会议记录,真正体会到“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句话的重要。有感而发:“方针政策要遵循,敌我严格来划分。证据查明最重要,分析辩证待好人”。


19681219
           今天上午9时,我们全连收听“再次落实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精神,掀起斗批改高潮”的广播大会,团政委、团长分别做了讲话,工人宣传队队长也做了讲话。最后,宣读了沈阳军区的命令,批准我团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六团”。


19681220
          今天我们休息。早晨烧水,我上井台打水灌暖瓶,井口高起,冰冻脚滑,一时未注意跌倒,幸亏胳膊拄地。暖瓶未摔,瓶盖甩掉。写一首《玉壶冰》小词记之:“白白井口黑黑洞,打水滴流冻。时来落雪正隆冬,脚下出溜跌倒井台东。瓶塞掉地直滑动,站起小心弄。雪花和水灌瓶中,拿进屋时人笑热哄哄”。
          晚上洗衣服,衬衣很脏,好容易才洗净。也写一首《摊破浣溪纱》记之:“干起活来做老牛,飞灰四起汗直流。土灰渗汗黑脖领,滚泥球。掉在土中难找到,布衫黑得不能留。热水盆中来洗净,狠搓揉”。


19681221
           今天,提前收工,吃完晚饭,等待看文艺节目。我们这里文化生活比较少,很难看上电影和节目。据说师部文艺宣传队演出比较精彩,我的眼镜前两天打了,只好天不黑就去占座,结果还是没有占上。幸亏有个知青让我在第三排挤了个座,看得很清楚。我边看边构思,形成了一首小词《水调歌头》:“身上绿军装,领头红领章。耀眼灯光照下,笑脸闪红光。宝卷频频舞动,绣像高高举起,红日照东方。万众尽欢呼,祖国更辉煌。梆儿响,鼓儿锵,锣儿嘡。斗智三人对唱,正演‘沙家浜’。指引航行舵手,带领文革领袖,思想放光芒。万岁毛泽东,祝您寿无疆”。
           文艺节目刚刚演完,突然传来广播,说有重要通知,抓紧时间组织收听。我们纷纷赶回宿舍,就听到毛主席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我们听了兴奋不已,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19681223
          今天,到双山车站拉砖。共有七万块砖,准备用五辆汽车三天拉完。回来,写了一首《卜算子》:“五辆汽车来,七万红砖运。每日一车四趟行,一路风驰迅。三十五人装,三十五人卸。三日一人两千块,双手开新业”。


19681224
         今天,领导交给我新任务,让我看押在连里揪出的一个“走资派 ”和两个反革命分子,他们关在一个半地窨子的小泥房里。我和上海知青周破立俩人看守,他值白班,我值夜班。炉子不好烧,屋里又冷又呛。放完烟后,我把门紧紧关好,坐在外屋,几乎一夜未合眼,身体有些不舒服。但是不敢放松警惕。写了四句话提醒自己:“看押室里静悄悄,不得迷糊过夜宵。睡觉敌人没睡觉,提高警惕再提高”。


19681225
           昨晚炉子倒烟,煤气熏人,再加上寒冷,使我感冒发烧。特别是今天早晨,头昏眼花,恶心呕吐。我就到队里卫生所看病。卫生所有任东玲和王艳芳两名卫生员,我们叫她们大夫。我说了病情,任大夫给我打了一针,又开了几片药。吃了就有效果,觉得轻松不少。“昨天夜里被烟熏,脑袋迷糊又恶心。早上说明情况后,医生问后给扎针”。


19681226
           今天,连队开颂扬会,纪念毛主席七十五岁诞辰,颂扬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我朗诵了自己写的《满江红》:“沧海横天,成一线,吞云吐浪。独天地,领袖临风,挥手方向,九万声雷电闪来,八千里路旗飘荡。小环球,点点聚红旗,迎敌上。白宫地,灰土葬;红场处,风云畅。马列红旗永不倒,主席思想光芒放。看今朝,韶山太阳升,东方亮”。


19681228
             晚上22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我国试验氢弹爆炸成功的公报,这真是振奋人心啊。我听完广播,兴奋得睡不着觉,浮想联翩,想到西方国家核垄断,想到国家地位提高,不仅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钗头凤》词;“沙卷土,风吹雾,成功试验氢弹处。学毛著,人因素,敲锣打鼓,人民幸福。福,福,福。核封住,条约护,三家大肆核威树。黄粱处,红核怒。中国西部,敌对叫苦,苦,苦,苦”。  


19681231
          今天上午,领导征求意见,知青纷纷发言,有的说吃不好,缸水结冰,馒头上冻了;有的说住不暖,大门成洞,窗户漏风了;有的说烧不好,炉子不热,冒烟呛人了。还有些人很激动,边说边流下了泪水。队领导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听到大家的意见很难受,马上表态,立即解决。下午就组织安排职工安大门,上玻璃,清理烟道。又让食堂杀猪,改善伙食。问题当天就解决了,大家也都高兴起来。我当时也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谁流泪水要回家,败给艰难去见妈。战士哪能随便走,屯垦奋斗把根扎”。


196911
            今天,食堂人员一大早,就忙乎采购菜,剁肉馅,又叫女知青帮助包饺子。全队职工放假,傍晚开颂扬会。在颂扬会上,有的唱“社会主义好”,有的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的唱样板戏,还有的说唱农建队的好人好事。我也特别兴奋,站在大家面前,朗诵自己写的《西江月—元旦》;“门敞歌声飘荡,窗开笑语飞扬。迎接元旦往来忙,饺子下锅快放。炉火通红正旺,人人脸放红光。最新指示振人心,热血沸腾胸膛”。朗诵刚完,爆发出一片笑声,说出当时大家着急吃饺子的心情。我没有细看,可能已有人流出口水。


196914
              晚饭后,接周破立的班,到看押的小地窨子值夜班。因为没事,想起同学来信攒了一堆,就开始一一写回信。其中有一封佟桂莲的来信,这是我1955年上小学的同班同学,初中、高中也在一个班,我当班长,她当学习委员。去年十月她去了友谊农场。因为来信时间比较长,又不知道新的通信地址,我只能按原地址邮寄,进行打探,所以信没有别的内容,只写了一首“七律”:“同学毕业各别辞,革命分开到友谊。上课同窗‘五五’始,学习共室‘六八’离。希君细看
            主席书,望你高擎马列旗。小信登门何处去?新年问好向谁提?”然后落上我的地址:黑龙江省嫩江县边字502信箱十一分队。



                                                                           执行编辑:黄春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4-4-30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华 发表于 2014-4-29 20:40
说得对。
      另外,霍炎的第一篇日记上不去网,显示有非法文字。但我没找出非法文字,过几天再试 ...

      系统设置的敏感字有时很难发现,因为很多时候是很正常的文字。可以分成几段先后发。第一段发上去了,再“编辑”,把第二段加上去,直到提示有非法时,再仔细检查该段。如果还查不出,再把这段也分成几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30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4-4-30 06:45
系统设置的敏感字有时很难发现,因为很多时候是很正常的文字。可以分成几段先后发。第一段发上去了 ...

谢谢刘管理员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3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30 18:05 编辑

         3、黄春来日记

196919
      今天团部通知农建队,要做好欢迎解放军到来的准备工作。队领导组织知青排练合唱,让我写合唱歌曲中的联词。我吃完晚饭,就躲到队部办公室,点灯熬油,苦思冥想,编写八首合唱歌曲的朗诵词。
      第一首《东方红》的朗诵词:“朝霞染红了东方的天空,红日照亮了世界的斗争。看环宇黎明,听东方欢唱,时代的凯歌《东方红》”;第二首“战斗夺胜利,幸福万年长,到处欢唱《韶山升起红太阳》”;第三首“革命道路主席指,红心向阳纵情唱,《毛泽东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列主者》”;第四首“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团结一家人,我们歌唱《解放军是个革命大学校》”;第五首“五洲风雷传欢笑,四海云水齐歌唱,《毛主席是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第六首“革命同目标,团结齐奋斗,《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第七首“握枪反修帝,抡镐换新天,我们就是《跨山过水到边疆》”;第八首“闯破万里风,踏下千层浪,我们唱起《大海航行靠舵手》”,一直到半夜2315分,才总算写完。

1969113
       上午9时,两名解放军战士手拿毛主席语录,从团部坐上农建队派去的大马车,一路风尘仆仆向队部奔来。我们喊着欢迎的口号,把他们接到队部,演出文艺节目表达心情。散会后,我打听知道,这两个人一个是牛班长,一个是吴江水战士,据说到这里是帮助搞“斗、批、改”和筹建工作的。

1969118
        今天齐齐哈尔市政府慰问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团到团部,下午组织知青去看节目。我没有去,守在家里。趁机整理以前写的两首小词。《十六字令》两首:“言,交换思想本自然。直与曲,凡达目的贤”。“贤,政治突出对己严。联群众,勤学干在前”。

1969122
        今天,在“天天读”上,我们集中学习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继续讨论《元旦社论》。下午,听团学习班的人传达领导讲话精神。晚上写黑板报。“学习班里亮思想,斗私批修摆战场。主席思想来武装,冲锋号角已吹响”。

1969123
        吃完晚饭,全排人员挤在宿舍里开讨论会,我坐在上铺,耷拉着腿,不知不觉,碰着一个人头顶,随即传来骂声,什么“缺德”、什么“操蛋”、什么“猪蹄”,连珠炮似的向我袭来。我想当即还击,由于开会,不得不压制怒火。会后打听才知道这位女生是哈尔滨市知青,名叫魏璐琦。我从来没有挨过骂,受如此之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决定反击,写一首《骂人小诗》:“闻来骂语不着急,误会说明魏璐琦。脚动谁知头顶碰,岂能骂个‘为猪蹄’”。写完就找人送给她。

1969124
        中午吃饭时,魏璐琦让那个人把条拿回来,并附上两首诗,第一首写道:“诗人作诗不出奇,计较小事没出息。烦人缺德口头语,爱咋分析咋分析”。第二首写道:“谁知头顶你脚碰,言语发作骂了你。脚碰头来真生气,请你原谅为目的”。看完回诗,我火气仍然未消,理直气壮,继续写诗谴责她:“今天要把骂人谈,可耻一斤多少钱?‘操蛋’谁来‘习惯语’,‘缺德’那个‘口头禅’”。我写完后,说实在的,没有勇气再送出去,因为这件事不只怨她,毛病还在自己身上,所以也就偃旗息鼓。
        晚上在食堂听人说,骂人纸条传遍女生之间。真可恨,反正让那些有“口头禅”的人知道也好,这样才能使她们有所觉悟,并改之。又听说这诗是几个人编的,这实在是劳她们的“大驾”,只要改正,何必如此一举呢?为此我又写了一首小诗;“今天阻挡冷嘲停,礼貌传开变正风。骂语对人应去掉,言谈笑语感情增”。

1969125
        下午,在宿舍继续开会。会间休息时,有人抢本,要看我写的东西,我百般推却。这时有一位当地老知青,农机技术员朱洪超递给我一张纸条。条上写道:“赏诗———赠给春来同志。 岳麓唐人李杜赋,渝州主席雪赠刘。吾今逢君赏诗欲,胜过当年渝岳情”。因为我是连队文书,知道他出身不好,再加上有个别人中伤,也影响到我的思想感情,毫不客气地写了一首诗:“千年名赋大江词,万古雄词咏雪诗。吾自无诗学四卷,君当有欲送一识”。我把纸条送给他,不知他心作何想,结局必然是“断交”而已。

1969126
        今天早晨,在“天天读”上学习了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下午学习班进入揭发阶段,发言踊跃。因为我知道得很少,所以只听不说。“今天愤愤要揭发,平日频频有觉察。坏事揭发敌我现,清查队伍往深挖”。

1969128
        今天晚上,由解放军主持,在女生宿舍开会。主要强调要厉行节约、搞好军民关系和讲究卫生三件事。特别指出有的知青把馒头撕成小块,打仗玩;把吃不了的馒头整个整个地扔掉了。提出“要节约闹革命”。后来又让男女生分开,给男生开会说,有人往饭碗里撒尿,摆在窗台,让食堂人端走,给别人用。我听后很气愤,其人之耻,其事之劣,令人发指。我想这不是笑话,如果这碗不扔掉,将有多少人用尿碗吃饭。睡觉前,写了《调笑令》。
        第一首“斥浪费者”:“谁傻谁傻,馒头撕块相打。拿馍是打是吃?汗水蒸馍哪知。知哪知哪,馒头难道天撒”。第二首“斥可耻人”:“胡闹胡闹,撒尿不嫌害臊。竟然小便来掏,朝着饭碗尿泡。泡尿泡尿,自己丑态照照”。


1969129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挖电柱坑。水泥电柱已经拉来,按照设计的距离分开摆放。这可是关系到我们的大事,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大家用火烤冻土,用钢钎撬土块,刨的刨,挖的挖,干得热火朝天。“个个欢刨电柱坑,茫茫雪野卷寒风。胸贴电柱心中暖,宿舍看书夜里明”。

196927
        今天,给家里汇款50元,这是我工作三个月所积累。在汇款通知单上有一块多出来的纸,标有“汇款人所附简单之语”。我提笔写道:“见信速回音,知时好放心。凯歌辞旧岁,胜利度新春”。


196929
        今天是小年(腊月二十三),过去老人们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我小时候曾经见过一家,灶王爷贴在墙上,两旁挂着窄条红纸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这一天还要买灶糖吃。我到农场,没有看到贴对联的,因为近几年大兴“移风易俗,过革命化的春节”之风,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习俗。


1969211
         今天上午睡大觉,晚上还要打夜班。下午解放军对我说,女知青让我编《对口词》、快板之类的东西,准备过春节用。说老实话,我是编不好的,但又不能打击她们的积极性。春节人走了不少,剩下的应该过好节日。所以就答应写。先写了一个反映队里生活的“对口词”,又写了一个山东柳琴调的“拥军爱民歌”。

1969212
         今天,借人家一个大洗衣盆,洗了被衬、褥单,算是迎接春节前的准备工作。“今天借个洗衣盆,凉水烧开兑水温。被衬床单往下按,洗过床单水黑混”。

1969313
        解放军完成任务准备回去。临走前,吴江水战士找我谈话,对我提出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用结合、脚踏实地、发挥能力的希望;牛班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站稳立场最重要”,我也向他们表示,不辜负希望,做好自己的工作。

1969314
       今天早上,食堂用半夜杀的猪,炒肉菜,做大米饭,给解放军战士送行。全队的职工也都排好长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把他们送到场部。再由场部集中开欢送会,把解放军送走。

1969318
        上午我查阅了农建队沿革情况,当时是由30多名铁路沿线支边青年组成,于1968125日建队,队长是宋有年,1968414日,关喜文调来任指导员。于19685月、8月和10月,齐齐哈尔、上海和哈尔滨知青到来。共有干部职工143人,其中知识青年110人。固定资产有原基建队的火锯、食堂、仓库和知青新建的一栋砖房宿舍,东方红拖拉机两台,小绿车一台。
       下午队部还公布了连排干部名单。连长由崔忠贵担当,其他连干部由当地干部组成,排干部由五名老职工和五名知青担当。在这之前崔忠贵找我谈话,让我做统计工作,高桂香做会计。我要求还干文书工作。
       晚上召开会议,讨论和筹备成立四十六团十一连庆祝大会工作,让我负责布置会场和接待工作,并起草会序、写开幕词。我和三位同志只好跑到托儿所写稿,忙到后半夜。由于太困,只得和衣而睡。
                    
                              执行编辑:黄春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4-4-3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30 18:12 编辑

         4、黄春来日记


1969319
      今天一大早,我又和侯振民、刘颖、吴敏剑、俞荣、马玉华、曾凡敏、朱秀萍、王靖华和高秀萍等人,冒着大雪,赶到团部会议室,布置会场。会场三面明窗,两壁悬挂红色条幅,前面蓝色的帷幕正中间,悬挂毛主席巨幅画像,两旁各斜插五面红旗。上方横幅会标: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六团十一连成立大会。上午8时开会,会上宣读文件,领导讲话,战士发言,气氛热烈,最后在一片歌声中十一连诞生了。


196941
     今天,与四排后勤家属到菜地,用镐刨了一小天,共弄好五个菜畦,准备暖和时种菜。参加劳动,心情很好。写了小诗:“梢条树干架成篱,暖日阳光照菜畦。待到春风裁绿叶,应知小镐啃黑泥”。  
      劳动回来后,突然接到团部电话通知,今晚有大型庆祝活动,望做好准备。我们心想这准是党的“九大”召开,马上行动,就找了俞荣、牛妞、吴敏剑等人写大标语、小标语和对联。到晚21时整,传来了特大喜讯,党的“九大”胜利召开了。大家从宿舍涌出来,到家属区,敲锣打鼓,高呼口号,开始了庆祝活动。


1969413
      兵团通知要求,说这两天庆祝党的“九大”闭幕。今天连里研究和着手做准备庆祝工作,忙得我们“不亦乐乎”。“兵团电话有通知,庆祝九大准备齐。写稿抒情出板报,拿锣抬鼓取红旗”。


1969414
      今天,晚21时整,党的“九大”主席团秘书处发表新闻公报。“九大”通过林彪副主席作的工作报告和新党章章程。
      会议进入第三个议程。“九大阳光照四海,各行事业放光彩,兵团战士保边疆,誓把苏修脚下踩”。


1969925
      连队成立后,为了加强宣传工作,成立了板报组。让我负责,还有上海女知青丁明敏、牛妞、俞荣,哈尔滨女知青佟书范。牛妞小时候叫牛牛,因小学班级里有个男孩也叫牛牛,老师提问,两个人都站起来抢答,后来老师就把她的名字改为牛妞。牛妞不但擅写文章,还擅长画画,尤其是画木刻版的毛主席像非常好。丁明敏是连队小学教师,喜爱拉京胡,唱样板戏,一有空儿,就自拉自唱,写文章有激情。俞荣是上海育才中学的高才生,不太吱声,说话慢声拉语,但文字能力很强。佟书范比我们年龄小一点儿,只要有任务就努力去完成。
     我们报道组这几个人很合手,工作都能互相配合。平常按计划定期出板报,内容一般是当前形势、连队工作、好人好事。如果发表毛主席最新指示,就得连夜换板报。由牛妞画毛主席像,我写出最高指示内容。写出板报后,摆放在知青宿舍门口的一张不用的课桌上。
     我分别以她们的姓谐音,写了几首“十六字令”准备送给她们。给牛妞写的是“牛,绿草吃完白奶流。金黄背,还套铁犁头”、“牛,苦干拉车把汗流。瞧方向,前进不停留”。给丁明敏写的是“钉,善挤钻研不倒倾。真坚定,临雨又经风”、“钉,一碰叮当冒火星。锤头下,作用才能生”。给俞荣写的是“鱼,破浪穿波力有余。朝东海,坚持不犹豫”。给佟书范写的是“铜,铸造成材烈火熔。当锤下,飞溅火花红”。


1969926
      今天是中秋节。我白天整理外调提纲,跑团部开介绍信,忙碌了一整天。晚19时,才到宋老师家,正赶上吃饺子。在宋老师的热情相让下,我就与宋老师的爱人卢宝文(原是基建队的指导员)、韩卫、蒋红宣一起吃。
不一会儿,丁明敏和牛妞也来了,我赶紧下桌,让她们吃。因为我来的任务是给连队小学写汇报材料。昨天写到半夜2330分,所以今天很快就大功告成,结束任务。卢指导员和我们很熟,非常热情,撤下碗筷,擦净炕桌,摆上月饼、瓜果梨桃,让我们快吃。宋老师拿着水果让这个,送那个,正在忙乎时,有人提议开个家庭晚会,得到大家的响应。首先是由卢丽娜跳舞,接着卢丽娃跳舞,然后小姐妹又跳双人舞。蒋红宣带头唱起京剧“小常宝”;丁明敏也不甘心落后,唱起京剧“提篮小卖”;牛妞紧接着唱了一段京剧,最后她们三人又合唱了沪剧。韩卫因为嗓子哑了,没有朗诵诗。我没有这方面天赋,只能“誓死”抵抗她们的叫号,做了观众。到了后半夜,才兴致勃勃,踏月而归。


1969930
      我与上海知青、共产党员张洁到哈尔滨搞外调,看到鸡西煤矿胡树勲同学,在闲谈中他说,鸡西市找对象要找“三员”,我有所感悟。回家写了一首诗:“鸡西同学对我谈,有个美人找‘三员’,对象要求是党员,年轻漂亮技术员,外加得挣一百元。这个美人对象悬,过了一年又一年,我看得找牙不全。欢聚同学作笑谈,希君谈爱勿三员。”



1970519
      今天,我正跟后勤排在菜地里劳动,突然连队紧急集合,用“解放”把我们拉到师部医院。连队领导才告诉大家,三排长陈连喜的爱人邓翠莲,因为生小孩大出血,生命很危险,急需献血。我们不约而同地排起了长队,一个一个地化验血型,最后只有我、上海的牟苏生、北京的王梅英和团机关组织股的王士军,是A型血。医护人员把我们带到抽血室,分别定了采血量。当医院护士让我躺在床上,把衣袖撸到胳膊上方,突然皱起眉说到:“你怎么这么瘦,原定是让她们女的少采点儿,给你多采点儿”,我说:“我身体好,多采点儿,没问题”,她又说“这不是瞎采的,是根据体重比例采的。”边说边采血,不一会儿,就采完200CC,说啥不采了。我没好意思问她们采多少,相继坐车回到连队。连队食堂知道我们献血,特意炖了一只老母鸡,给我们三个人开了一个“小灶”,让我们补补身子。





                                                                执行编辑:黄春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4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