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8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30日
     除了把东西从车站弄回来,串了几个门。晚上俊太来看我,又一同到永华处坐一坐。
     了解了俊太的情况,他很好,工作也很如意。这次回来假期很短。谈起生活的转折,感触颇深。人们都在发生着变化。初中老同学分手七年多了,有的成了爸爸或妈妈,经历都很复杂。生活把大家分到四面八方,又把大家汇聚拢来。接着还是分于各处。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关系。中学时代的友谊能保持多久,其实是可想而知的。
       这几天妹妹也要走,弟弟也要返回连队,就这样乱哄哄地过两天吧。书是总也没有读,来个彻底的放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8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3-1-18 05:47 编辑

                                    1970年1月31日
      一天是愉快的。
      早晨送妹妹走,小周也来送,之后一起到李奎那里看一看,大约坐到八点来钟。从李奎那里出来,我又到小曹家里坐了两个小时,和大婶谈了谈兵团的情况和生活问题。十一点左右,我又到俊太那。洪箴和永华都到了,我们边谈边包饺子,在那里大吃一顿。下午我们又一起到桂芝,风云和桂琴处,她们都在,畅谈一阵,又一起去看陈玉阁老师。陈老师当时没在,等了很久才回来。谈唠一阵,回到家里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初中同学已经十年了,一起从少年时代走出来,如今都是快三十岁的人了。大家各自的经历都很复杂,都在变化。但年轻友谊的热情并没有因为时间和私生活的增加而减退。谈生活多一些,无可非议,是必然的题目。不管每个人生活上的感慨如何,但他们的工作和奋斗的决心还是好的。老同学的状况是让我满意的。让我沉浸在纯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友谊的欢乐中。
      想到我的处境,使我想 起一段小说中的话——有些人他们像水草一样浮在生活上,可是一遇到一点困难半点风浪,立刻就沉下去。原因很简单,他们对人民并没有真正的爱,他们看不到工作的意义,支持他们生活的只是一些可耻的欲念而已。相反的,只要是对人民怀有忠诚的心,对生活抱着崇高的理想,飘吧,随风飘到哪里,他们都能看到生活的意义,都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是啊······(全部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8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3-1-18 05:50 编辑

写在《我的知青日记》后边的话
        1971年2月1日,我落下了哈尔滨的户口,又成了哈尔滨人。从1968年5月8日我和另外九名战友一列火车到兵团一师后勤部,到1971年2月1日我又回到哈尔滨,总共是两年又八个月的时间。相对于绝大多数知青在边疆和农村生活十一二年,甚至更长,我的知青生涯实在太短。因此,我的知青日记,无论从容量,内容,都只能是当时上山下乡的早期生活的反映。
        我的《知青日记》是我一直以来日记的一部分,之所以拿来在 网站发表,是得益于知青联谊会发起征集知青日记的活动。当时我在铁路老年大学学习诗词,有幸认识了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站的陆华,她告诉我关于征集知青日记的事和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的情况,我于是注册了网站,开始在网站发表《我的知青日记》,并请陆华在我的QQ里节选了我的1969年3月1日到1969年6月19日的一段日记,刊登在当年出版的《知青日记》上。能和大家一起为我们的知青文化尽点力,我感到高兴,也很欣慰。我也因此坚持把我的知青日记发表完毕。
       我要说的是如何看待我们的知青日记。
       站在今天的角度,当年的日记,实在有“衔手指,出屁股”之嫌,有些话,有些事,都让人脸红,但是,那毕竟是我们自己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是牢牢地打着那个时代——毛泽东时代的烙印的。有的人因为否定文化大革命,就进而否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是缺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泼洗澡水把孩子一块泼了出去“。

      我们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们错了吗?我们把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都献给了北大荒,我们错了吗?用今天的价值观,对我们的过去说三道四,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机会主义,绝不是马列主义。
      有过七年知青经历的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明确地告诉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理论去否定过去,也不能用过去的理论反对今天,中国的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历史就是历史。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批判和批判的历史是不能混淆的,妄图篡改历史,掩盖历史,把历史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能落得枉费心机,贻笑大方的。
       我的知青日记就是为了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如果说它还有什么价值,就是它的真实。说我们傻也好,不食人间烟火也好,我们就是那样走过来的。人们可以批判我们,却不能化妆我们;人们可以反对文化大革命,却不能否定我们为祖国与民族所做出的的牺牲和奉献。
       我愿意献出我自己,让大家批判,解剖。
       回到哈尔滨以后的日记,进入谋生阶段,作为知青生活的后时代,我还要如实地发表,只是不知道我的生命还能多远。还是小车不倒只管推吧。
       是非功过,只有后人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宝泉岭老顽童 发表于 2013-1-1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林大哥《我的知青日记》,全部发完了。我觉得应该代表板块和“往事追忆”的热心读者,向他表示我们的敬意。
      再林大哥是哈尔滨市68年下乡的第一批知青。当时,对知青下乡还没有形成政治压力,他们那拨儿几乎全是自愿报名走的。我是在随后的6月份,也脚跟脚报名去了黑河,所谓的“反修第一线”。大哥日记中记载的一些情况,甚至一些知青战友,我都熟悉。一些地方,我也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真是当年的情景再现。《我的知青日记》,最宝贵的就是真实。它是历史的产物,也再现了当年知青的生活。如何评价这本日记,看来也只能交给历史去做评价了。
      我很钦佩大哥坚持记日记的好习惯。相信知青战友和我一样,也期盼看到他在后知青时代的日记。
      大哥,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滴水滴 发表于 2013-4-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大哥,看了你的知青日记,让我很是敬佩,你的为人正直,真实,孝道,坦诚,值得我学习,我也是68年下乡的二十团知青,下乡的生活值得追忆,里面的酸甜苦辣永远挥之不去。 祝你晚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4-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滴水滴 发表于 2013-4-1 18:57
李再林大哥,看了你的知青日记,让我很是敬佩,你的为人正直,真实,孝道,坦诚,值得我学习,我也是68年下 ...

谢谢兄弟,刚刚到网站就关心我的日记。这个东西之所以献给大家,就是引起知青朋友的往事回忆,提炼我们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为今天所做的无私奉献和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就是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3-4-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大哥的日记记录了北大荒人的艰苦岁月,你的日记就是一部知青历史的见证,《知青日记》永载史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兴安樵夫 发表于 2013-4-1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日记实在太珍贵了,作为史料应该进知青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兴安樵夫 发表于 2013-4-1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让我看到了历史的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3-4-1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1-12-1 06:49
1968年9月30日
       国庆节就要到了。北京在欢腾,全国在欢腾,孙吴在欢腾。
     ...

    看了版主日记是一种享受,我刚刚和逊克牧马人学会跟贴,前几天都跟错地方了,抱歉!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1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