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9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9日
        今天和老黄逛了一天。除了他工作的事,看了两个电影,吃了一顿饭,串了两个门。电影的故事把我从现实里解脱出来,尤其那壮丽的史诗般的《红旗渠》,充分显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毛泽东时代的人能够重新安排山和水,敢叫日月换新天。那些创造生活的人,才是历史的主人,才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人。和他们相比,我就是高山面前的黄土一抔啊。
       我想起曾经给别人的留言中有这样的警句:人生紧要处只有几步。说是好说,也很入耳。但做起来却不易,常常是因小失大,当局者迷,甚至遗憾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0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20日
       市人保部把准迁证交给了我们。
       费了五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得到准迁证,而我的母亲已经与世长辞了。我不能说什么。回想办事的艰难,回味生活的苦衷,想想今后的日子,痛苦而愤怒,空虚而渺茫。自己革命了一段,没有对革命作出什么贡献,现在就要返回城市,应该怎样解释呢?大踏步地走出,是为革命;无可奈何地返回,只能是为自己。尽管满腔热血,一片忠心,也要在生活的苦恼中享受不能革命的日子了。
        新春来信安慰我,同时不理解我为什么决定回哈。怎么说呢?满腔热血的革命,遇到了生活的打击,遇到了需要援助的困难,在种种阻力,非难,甚至不能容忍的侮辱之后,在失去了母亲之后,正视命运的我,只能迎接生活中的任何转变。种种坎坷无非教我学步,我为什么不可以走一条新路呢?是的,我不得不离开火热的战斗集体,离开最有意义的生活,可有什么办法呢?为着革命与家庭的统一,是革命给我做出来这样的安排。我是要革命的,想为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但这个愿望已经不取决于我了。城市将带给我什么,命运也许会做出最好的证明。
       打算明天去赵光办理手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1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3-1-11 06:08 编辑

                      1971年1月21日
      决定今天晚上去赵光。现在是18点,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我是多么想见同志们啊。大家现在怎么样了?那火热的,给了我难忘记忆的战斗生活的连队,那在艰苦的有意义的创业生活中结识的朋友和同志,你们不会想到我会突然地回到你们的身边吧?
      真的,我想连队胜于连队想我,不管我有多么地不满,可那毕竟是我的一个伟大的故乡。
                     1971年1月22日
      回到了阔别月余的赵光。
      见到了宝龙和连里下山办事的同志,了解了连里目前情况。
      我的户口在赵光公社的保卫组,通过军务部门的便函已经取出。粮食关系要由后勤粮食组的同志 明天携带户口去赵光供应站办理。
      明天 就回连队。想到不再属于兵团的人了,不再属于连队的成员了,心里交织着留恋的,无可奈何的情感。想到,生活的转折,也许是最好的生命,又有了十分的坚强,而不再可惜那两年又八个月的兵团生活。
      一件事看去简单,其实很难;相反,有些事看去很难,其实很简单。事在人为,只要不忘记根本的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就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1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2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23日
      今天还在机关,晚上住在营房科探家同志的床上,舒适而懒散。粮食关系也已经办完,明天上午打算把箱子收拾一下从车站打慢件发回,然后和连队的同志一起回连队看看大家,尤其是陈强和胜利。据说胜利回爱辉去了,连长也探亲去了,只有将来再叙友情了。
                           1971年1月24日
       晚上回到连队。
       经过总评和整团,连队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该走的走了,动摇的跑了,留下的大都是坚定分子,更精干,更团结了。
      同志们大多见了面。谈了很多。感到只有和同志们在一起才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感到充实和愉快。似乎我们并没有离开那么长时间,和大家谈自己的思想经历、教训,好像刚刚发生一样。难道我要永远地离开这些年轻的伙伴了吗?也许,人们很快就会忘记我,可我却永远忘不了他们。
       陈强到北安去了,有些遗憾。
       和于玥谈了好长时间。谈教训,谈路线,谈人生,感触之深,难于言表。我们将怎样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呢?我们的结论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决不为任何人而活着,而是为自己,为着更好地为人民而活着。
      连里的宣传队排练颂扬殿强的节目,虽然精度还粗,但那方向,那感人的态度是伟大的,表现了连队思想与政治建设的蓬勃兴旺,让我分享到感人的魅力。
       在炊事班休息,那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3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25日
      后勤党委发布向李殿强烈士学习的决定,在一连召开大会,我正好参加。
      向殿强学习,绝不是用烈士的名字给自己抬高身价,也不是借烈士的英名达到个人的目的。要真正挖掘英雄的思想,英雄的行为,从路线斗争上找问题  。人们似乎只注重了 歌颂,而忘记了为什么殿强在一连处在政治上得不到关心,倒有种种的打击,排斥或使之经常不舒畅的情况。我们绝不夸张英雄的事迹,但要实实在在地本质地表彰他的生平。让他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为人民贡献出壮丽的青春,为革命死而后已。
        我很是受了一场教育,连队宣传队演出的歌颂殿强的节目,更使我心潮澎湃。年轻的同志们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健康的,是闪烁着毛泽东时代灿烂光辉的。他们用会议不能表达的艺术形象向大家做了最好的宣传。
       一天我都在炊事班帮厨,中午给同志们炒的菜。还能有多少机会为大家服务呢,真的不多了。
       明天就是除夕,旧岁将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4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26日
      除夕。
      宝龙和黄怀仁骑自行车也回到连队。年轻的集体沸腾着节日的欢乐!
      下午全连会餐。炊事班给大家做了十个菜,每桌三瓶桔子酒。为着迎接新的春天,我们高举香酒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祝愿我们的事业更加奋勇向前!
      我喝了一瓶啤酒,别人又给我半碗橘子酒。不喝不行,同志们的盛情。于是飘飘然。
      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玩扑克,下象棋。边疆的生活虽是艰苦,但是有无穷乐趣啊。
       我给大家编了几幅对联,算作纪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5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27日
       大年初一。
       同志们自己动手包饺子 ,我最后一次给同志们煮饺子。这样愉快而有意义的日子也是最后一次了。
       晚上同志们颂扬毛主席,歌颂英雄李殿强,我也被拉去唱了两支歌。新歌唱不好,只能唱老歌。也是最后一次了,算是向同志们的告别演出吧。
       我不敢去想,怎么能离开生活两年又八个月的连队、那些熟识的共同生活的战友,同志,朋友。
        不堪回首,心潮激荡。
        让时间的激流带我可爱的连队前进!在学大寨赶涝州的伟大号召下,兵团一定能够上纲要、跨黄河,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我为我未能为兵团的建设做出什么贡献而终生遗憾。
        我为我不得不离开可爱的同志、朋友感到难受。
        也许只有更加火热的斗争能够弥补我失去战斗生活和集体的空虚和不快吧?可那火热的生活在哪里呢?
        虽是千丈的坚冰,但春天已经来了!
       透过那茫茫的冰雪,以可看到春意的熙浓!
       最后一次在连队留影,永存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6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28日
       再见了我的连队!
       那一排四架整齐的帐篷;那已经开拓出来的小路;那又是伙房又是连部、又是小卖部又是豆腐坊、又做俱乐部又做大饭堂的一百六十平方米的大食堂;那已经住了人家的低矮的一式的四座地窨子;那高大的草垛,宽敞的马舍;那同我们一起转战南北的马儿们;还有那殿强生前驾驭的大种马,饲养的军犬黑虎,一起再见了!
      连里的马车把行李和一些东西——面粉、粉条、肉、鱼之类送到了师部宝龙处。宝龙陪我一起回到师部。司务长郭亦勤工作脱不开,晚上或明天过来。老黄昨日去了二团,不知能不能回来。我谢绝了同志们一再的挽留,打算明天回哈尔滨。弟弟妹妹在家,需要安排一下,他们都要赶回连队了。
      连长不在家,李江副连长送了送我,算是最高礼遇了。陈强和胜利不在连队,以后再见吧。小曹也由于不便没有和我谈什么。我一直当她为妹妹,看着她成长,两年半的岁月应该是有感情的。她纯洁的思想,朴素的本质,勤勉而娴熟的性格,给我难忘的印象。高尚而美丽的记忆,将使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尽一个哥哥的义务,只能是一个哥哥的义务。
      本来应该去新春和德胜那里看一看,谈一谈,也只能通过书信了。我亲爱的老朋友还不知道我要彻底地离开兵团,离开准备把全部身心都献出的战斗的地方。他们是信任我的,但也会责备我不应该向家庭妥协,走回头路。在未来的生活中,我是多么需要朋友们的友谊和帮助啊?
      档案已经拿到手。三年的生活没有增加一页,说来十分可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7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29日
      今天初三。
     十一时二十分,列车离开了赵光。
     宝龙,怀仁,亦勤还有朱师傅到车站送我。挥手告别,思想无边际地飞腾  ,不知下次再见是何时。彻底地离开了边疆的土地,离开了同志们。那两年又八个月的知青生涯已经成为了历史。
      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回到家,新春已经要乘晚上的车回连队了,他是回来过春节的,仅仅几天的假期。我不能挽留他,只谈了一个多小时的话。他大概以为见不到我,给我留了一封信。他为我遗憾的同时让我在新生活开始的时候总结一下以前斗争的经验。他批评了我思想上的固执,幼稚,甚至骄傲,总要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新春对我的信任超过对他自己的信任。他的诚挚的批评将是我今后的警言。
      二姐一家也来了,加上妹妹的同学小周等人也来了,好不热闹。得知俊太和清江也在哈市,更增一层高兴,改日再去看了。
      破烂的环境,令我生厌,新的生活就要从这里开始了。没有了连队的愉快,还很难适应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