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0日
        二哥和姨母今天回平安,大姐,二姐和弟弟把他们送到车站。虽然出现一些矛盾,但姨母和二哥还是满意的。
      我在家里收拾一下环境,把该洗的都洗了。心灰意冷,没有读书。
       算了一下,自母亲住院到安葬母亲,支出近500元,只有100块钱的饥荒。母亲在世十分节俭,什么东西都保留着,连一些布头布脑也都舍不得扔。节俭是母亲的美德,绝不是悭吝。要继承母亲的美德,保持艰苦奋斗的习惯。有人说的大方,但只是说大话使小钱;有人也感叹“黄金浮在世,白发故人稀”可做的怎么样呢?
      所谓市侩,大概就是看上是人,说起像人,实际上是灵魂不知羞耻之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2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1日
      按习惯,今天给母亲圆坟,是由我和大姐,二姐,弟弟一块去的 ,妹妹仍然没有回来。
      烧纸,上供,是姐姐们的心愿和信仰,或者说是方式,我不去反对,我只做自己的事,给母亲把坟圆一圆。
      中午在小尤哥的家里吃的饭,大婶十分热情,把最好的肉和豆包拿给我们吃,大有农村风味。大婶的真挚朴实,使我们感到母亲般的温暖。
      回到家,小刘骑车子来看我,她已经出院了。不久爸爸和姐姐都来了,一块吃了晚饭。小刘只喝了一碗大米粥。她好像总有些什么没有和我说透。她有过男朋友,却说她不爱他,让我不安。我想生活是复杂的,在乐观的事情面前,也要有一个十分冷静和不倦的多思。
       宝龙来信了。信写的很好,使我感动。宝龙是我边疆生活的最好的朋友之一,他的崇高的思想灵魂和他的相貌是不相称的  。他的形象看去很平常,但他的思想却是犹如高耸的青山,他不为名,不为利,嫉恶如仇,勤勤恳恳,不知疲倦。他曾是连队出席师积代会的代表,由于极力地攻击连队的黑暗面,攻击那那庸俗的领导者而遭一再的打击。他总是关心连队的建设,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总是朝气蓬勃   ,一往直前。实可称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宝龙于玥还有我,是连里的三大害。宝龙被弄出连队当保管员,于玥被拿下当炊事班长,我如今远离连队。宝龙希望我谈一谈对连队领导的看法,我准备明后天写几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3-1-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2 06:18
1971年1月11日
      按习惯,今天给母亲圆坟,是由我和大姐,二姐,弟弟一块去 ...

欣读日记八百楼 回首往事情悠悠
山乡路遥博风雨 几度欢乐几度愁
言语铮铮存哲理 字里行间志不丢
鸡皮鹤发仍傲骨 壮心不已更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2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与君识,相知有共言。
灵犀常有意,志趣一丘间。
网上勤冲浪,家园薪再添。
古稀人更靓,为霞尚满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3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2日
       妹妹晚上回来了。正如我的估计,她的领导没有把电报给她,只是在第二封电报后,经过研究让妹妹回来了。
       妹妹很伤心,但我们谈了母亲的病情,安葬的情况,她也就节制了哀伤,精神还是很好的。
       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妹妹的到来,又可以减去一些我的负担,我还可以到处走一走,到一些老同志家看一看。今天洪箴来了,谈了一些生活的事。小刘说来,不知何故没有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4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3日
     下午去小刘那里,结果她到我家来了,谁也没有见到誰。
     第一次到小刘家,了解了一些东西。原来小刘三岁丧父,母亲改嫁,继父对她们不好,看得出大婶一直感到局促不安。也不能让我知道一些详细的东西。让我有一些疑惑。
      小刘告诉妹妹要去姑姑那里,今晚走,是不是要我去送呢?
                       1971年1月14日
      小刘坐的车是124次,我把她从三棵树送到哈尔滨已经是凌晨,在车站等到亮天,早晨回到家。
       中午连里的三个人到家看望,他们有的是跑回来的,有的已经超假,都准备过完十五回去。
       《共产党宣言》中说:“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简短些讲人们的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
        我们的思想怎么能不发生变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5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5日
       走访了一些老朋友,老同学。
       任桂芝是我的老大姐,是班级最大的,于去年结婚了。她和桂琴,凤云初中毕业就上班了,现在她们两个有一个还没有对象,比较慎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间正道啊。
       在永华那里坐的长一些,她还没有考虑朋友的事。她说秀书去年结婚了,丈夫是转业干部,条件不错,她自己也干得不错,政治上进步很大。谈起其他老同学,知道的不多,似乎都累于生活。
       到景辉处,没有见到。一个月前已经结婚了。它从中专毕业,无论政治还是工作都很有造诣,值得欣喜。
       我的处境,人们同情之余也要攻击几句,不管关系怎样亲密也近于亵渎  ,不外乎头脑发热,投机心理,还是应该向往城市,要回来之类。恶意的诽谤当然是借任何理由都可以散布的,不过也太无情了。
       恩格斯给弗·阿·左格尔的信中有一段话:最后的胜利依然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迂回曲折的道路,暂时的和局部的误入歧途(虽然这也是难免的)将会比以前多得多,而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些障碍。否则要我们活着干什么呢?我们绝不会因此丧失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6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6日
       黄怀仁从赵光来哈,晚上到家来,慰我一番。他打算春节前回去,我的意思留他过春节。他在机关无事,师里在开党代会,连里在搞整团,宝龙回连队搞运动去了,他很无聊。我们聊到很晚,告诉他找机会玩一天。回来这么多日子,还没有好好玩一次呢。
     小刘在她姑姑处只呆了一天就回来了,姑父给她买了一块罗马表,回来弄钱。一见钟情是不靠谱的,但我们的感情还是停留在感情上。她对我是没说的,可我总有一种不能推心置腹的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7日
        生活,复杂的生活啊!
        晚上到小刘家,她不在,大婶把小刘的一切都告诉了我。她竟然结过婚,而且还有孩子 。我想过她会有复杂的人生经历,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我不能说她欺骗了我,不想怪罪她,只是可怜她,同情她。大婶知道,这种情况,我恐怕是难以接受的。是的,我是太简单,太单纯,太幼稚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她,在我最困难和无助时,给我的安慰和鼓励。好在我们没有确定什么,作为朋友,我希望她不要自责,不要伤心,毕竟她是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家庭,我们的情感肯定是要适可而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8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1月18日
      可怕的思想斗争之后,去小刘家看她。
      表面看她的精神还可以,但内心是痛苦的,惭愧的,惶惑的。我本来想安慰她,但大婶很开通,对我的苦衷和处境表示理解,让我不要有什么顾虑。她说事情是可以也应该处理好的,不管怎样也是一场缘分。我已经失去了母亲,就把她当做妈妈吧。以后也可以常常来家看看。老人的话让我感动。
      和小刘的长谈使她知道我们已经不会有将来,但我还是希望她好好总结,理解我的心境。希望她会有自己的幸福,那样我也感到欣慰。
      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要求爱情要服从事业,服从革命,要求政治上的一致,成为朋友,伴侣和力量的源泉,自己显然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主要精神的,才有不能自拔的苦恼。
       生活的创伤还要生活来治疗,只有火热的有意义的斗争生活,才能把空虚的思想充实起来。过去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忘掉的,但却应该把它放入历史的文库,时间会证明什么东西会留下,什么东西自然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