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老贝西

随逊克知青游丹东市朝鲜內江与浮桥

[复制链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內江游结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贝西 于 2017-10-25 22:24 编辑

丹东鸭绿江浮桥遗址,距鸭绿江断桥大约有五公里的燕窝碛江面上,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和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目前能看到的是一组一组的木桩子,并列在江水中,任凭游人观瞻。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在中朝边境铁路桥、公路桥、木质浮桥是志愿军运输大动脉的三种主要方式,其中鸭绿江断桥是铁路桥、河口断桥是公路桥。丹东市振安区鸭绿江街燕窝村“浮桥遗址”是唯一的一处保存下来的木质浮桥,历史意义十分重大。此地自然风景秀美,可饱览异国风光,是鸭绿江流域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当年为了保证志愿军顺利入朝作战,并保证支前物资迅速及时运到朝鲜前线,志愿军工程兵某部选择这段江面上有浅滩和小岛地方,临时搭建起一座木结构列柱桥。列柱桥全长500米,宽6米,共有20座木桩结构桥墩。每座桥墩由30根直径约30至40厘米的圆木立柱组成,并以横拉木框固定,有个别桥墩还用石块堆积加固。桥建的很低,落潮时稍高出水面,涨潮时则没于水中,有较强的隐蔽性。整个战争期间,虽然也遭受过美国飞机的轰炸,但都得到及时修复。所以,除大批部队由此过江外,支前队伍和物资也多由此桥进入朝鲜前线。人们所熟悉的《跨过鸭绿江》的历史照片,就是当时随军的战地记者在这一过江地点拍摄的。
     当年从金山湾至燕窝过江铁路沿线的房屋都住满了志愿军,铁路线上一列列火车,在群山丛林的掩映下,将满载的军用物质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朝鲜战场,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一部分路基尚在,沿线房屋依存(马家堡段),如今这些历史遗迹显得愈发弥足珍贵。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浮桥废弃,桥面的木头也被江水冲走了,只剩下列柱桥墩还留存在水中。目前,浮桥遗址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在江边处立一石碑,书有“鸭绿江浮桥”,并在背面标明保护的范围。石碑旁还立有不锈钢塑柱,挂有一圆型钟,外圈标注时间是:1950.6.25—1953.7.27字样,我想,这既是历史的记忆,也是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更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安宁。
      位于振安区燕窝村附近的鸭绿江江面上,伴着静静流淌的江水,横江矗立着一排深褐色的木桩桥墩,虽然经过60年的洪水冲刷,仍然稳立江中,随着潮涨潮落,默默地带人们走进那段硝烟弥漫的难忘的岁月。此处就是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鸭绿江浮桥”遗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贝西 于 2017-10-25 22:27 编辑

临时搭建起一座木结构列柱桥。列柱桥全长500米,宽6米,共有20座木桩结构桥墩。每座桥墩由30根直径约30至40厘米的圆木立柱组成,并以横拉木框固定,有个别桥墩还用石块堆积加固。桥建的很低,落潮时稍高出水面,涨潮时则没于水中,有较强的隐蔽性。整个战争期间,虽然也遭受过美国飞机的轰炸,但都得到及时修复。所以,除大批部队由此过江外,支前队伍和物资也多由此桥进入朝鲜前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贝西 发表于 2017-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9 1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