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素心人

他们去参加庐山杯知青旅游文化节

  [复制链接]
冰花 发表于 2012-6-12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花 于 2012-6-13 07:58 编辑

下车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花 发表于 2012-6-1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花 于 2012-6-13 07:20 编辑

PK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花 发表于 2012-6-1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花 于 2012-6-13 08:01 编辑

主会场























以上图片点击后可查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6-1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6-14 18:40 编辑


      井冈山的仙女瀑布。仔细看一位仙女正在梳妆打扮,再打扮也比不上我们的冰花美。





       桂芝在打炮,其他人在助威。

       冬月在井冈山毛主席故居前。

      马德梅在龙虎山仙水岩河旁。

       鱼鹰在船上捕鱼。

       “升官”表演的地方。人从山上的固定地方向下滑,同时表演各式动作,翻到洞里。然后,将悬棺从下面的船上,吊在洞里。看着还很惊险。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丧葬习俗,这些奇特的古代丧葬形式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然而,在龙虎山仙水岩的百米绝壁上,却有着大片距今2600多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有人说这洞里的东西,是神仙用金丝线吊上去的;也有人说这洞里装的是无字天书、金银财宝。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崖墓洞口封门板风化后的掉落,人们才知道里面藏着的竟然是一具具棺木。这些棺木都被置放在峭壁上的天然洞穴里,而且都选择了朝阳的一面,因为从视觉上感觉像悬在空中,故人们把此棺木叫悬棺。它们的位置几乎都在悬崖峭壁之上,高低不等,远远看去大小不一,随着洞穴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奇特的景观。
       悬棺的前世今生1978年,为了探明崖墓的秘密,江西省成立了专门的龙虎山崖墓悬棺考古队。几位当地经常攀岩采药的药农自告奋勇顺着搭起来的毛竹架子进入了崖墓洞,里面取的文物后来被送到国家文物局进行碳14鉴定,结果令人震惊,这些文物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龙虎山的悬棺主人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1979年末,考古人员在龙虎山地区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古悬棺科考,这也是我国悬棺葬区第一次大规模科考活动,共清理了18个岩墓,发掘了棺木37具,发掘出土文物220件,包括瓷器、骨器、玉器、纺织具、乐器等。2005年,科考队又一次对龙虎山崖墓进行了考古活动,初步描绘出古悬棺迁徙的路线,并发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线索。在棺木中发现的有席纺筛纹的""印纹硬陶罐"",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斜织机和印花织物,将我国成熟的纺织机械史向前推进了500年。在木剑的剑鞘内还发现了类似纸纤维的物质,还出土了以往认为隋唐时期才有的乐器十三弦琴,比历史记载早了近十年。到目前龙虎山已经发现了202座悬棺葬,除最早集中的仙水岩有上百座外,马祖岩、金龙峰及周围地区均有零星崖墓。悬棺大都用整段楠木制成,大小不一,形式迥异。有可容十余人的“船棺”,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独木制成的“独舟棺”;也有现今常见的“方棺”;还有微型的“二次葬”用的“骨灰盒”。如今崖墓悬棺群已经成为龙虎山三绝之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悬棺葬最集中、最密集、时代最早崖墓群。难解的悬棺之谜.令科学家们不解的是:在远古原始的春秋时代,百米悬崖绝壁洞穴中的棺木是用什么办法放置进去的?古越族人为何要将先人安放洞穴之中?什么人才能享受此等""殊荣""等等,已成千古之谜,至今未能破解。20世纪80年代,上海同济大学与贵溪市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一个“中国悬棺课题组”,最终确定了一个仿古吊装法的模型。根据这个设计,龙虎山景区特意排演了一个受到游人欢迎的节目:升棺表演。但是,在龙虎山崖墓的山体上,确没有发现任何打桩或者人工钻凿的痕迹,也就是说没有找到固定滑轮和绳索的地方,因此这个模型还缺乏有力的证据。对龙虎山古悬棺放置的设想,国内考古界从多个方面给予了论证,现在主要有地质变迁说、堆土说、隧道说、涨水说、机械吊装说和搭架子说,但是没有一个足够的说服力。目前,龙虎山景区已经悬赏40万元,邀请国内外有识之士破解这个千古之谜。

       乘船过河,到泸溪河漂流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6-1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6-14 18:27 编辑







      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一千九百多年历史,
       2009年,龙虎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很好玩的哦。
       那有个著名的无蚊村。


       先讲讲情侣峰。龙虎山有个情侣峰,也叫僧尼峰,远远望去,形似靠背而坐的一男一女,俗称“尼姑背和尚”。关于情侣峰还有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个被迫出家的年轻人,女的叫慧贞,是仙岩仙姑庵的尼姑,农家女儿,聪明貌美。男的叫妙正,是飞云阁的和尚,勤劳朴实。两人都因遇难而出家,经常在山下砍柴,背米,于是同病相怜,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决定还俗成亲。双双在深山搭棚为室,过着恩爱的夫妻生活。寺中主持为严肃寺规,派人前去捉拿问罪。在追捕中妙正的腿被箭射中,慧贞勇敢地背起丈夫奔逃,跑到仙水岩,被河水挡住了去路。慧贞不管深浅,背着丈夫趟入水中,可没走几步,便被淤泥陷住,再也走不动了,她就紧紧背着丈夫决心生死与共。这时太上老君正好来龙虎山传经布道,发现此情,很是感动,就将他们点化为两座山峰。从此,这一对情侣就在泸溪河边,朝朝暮暮,永远地厮守在一起了。这就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泸溪河十大美景之一的“情侣峰下情永固”的故事。
       从泸溪河漂流回来,李国栋潇洒走一回。一点看不出他曾腿部骨折。他是“十八勇士”(这次登三清山联谊会40位老知青,有18位登上1600多米的三清山顶峰)中第一个登上三清山。好样的——李国栋!   

           姜墨砚走热了。

       看她们(徐秀茹、于桂华、孙淑霞)走路的姿势,健步如飞,看来没累着。

         郑佰潮、兰秋和张型玲

        李清华、徐香君、张型菊、后面是陈永宽和王海燕。



        艄公门把游人送到目的地,空筏返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6-1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6-14 18:10 编辑


       上面的洞,都是放悬棺的

         大家仔细看,山中绿色的草,是一个汉字“江”。艄公讲,以前是一个“毛”字,后来就变成“江”字了。不知是人为,还是?

        桂芝也抄起船浆,来体验一把。

       眼前的山是一个桃子,下面缺了一口,艄公说是孙悟空偷吃了一口。

         老婆婆山,

          架在两山的桥是用水泥造的,交通不便的地方,在高处架桥,实属不易。

         艄公不断地给我们讲两侧山的名称,我们是花钱的,不然他是不讲的。

        老头山。老头山的后面是老婆婆山,这里有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6-12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6-14 17:50 编辑


       艄公一边撑筏,一边讲解两侧山的名称。

       文豪山(像鲁迅的侧脸)

         乌龟山

        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河水下是鹅卵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花 发表于 2012-6-1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花 于 2012-6-13 08:07 编辑

庐山风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6-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6-14 17:55 编辑


        马德梅在不挺地拍摄

        露露脸吧

         冰花的舞姿随处可看。

        我们六位是去年跟随李大姐参加“延安之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花 发表于 2012-6-1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花 于 2012-6-13 08:16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6 2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