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749.文学研究会:
      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会员先后有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750.创造社: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751.湖畔诗社:
      1922年 3月在浙江杭州成立。成员为冯雪峰、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4人。稍后、有魏金枝、谢旦如、楼建南等人加入,后来就把这一文学社团的创作风格称为湖畔诗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752.浅草社:
      1922年春在上海成立,1925年《浅草》停刊后,浅草社同仁和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鲁迅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其社发表的多为揭露黑暗,追求光明美好新生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1925年初,发起人林如稷出国,该社活动便随之停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753.学衡社:
      1922年1月,《学衡》杂志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这是南京东南大学一些教授办的刊物。主编是英语系教授吴宓,“学衡杂志社”那块白底黑字的招牌,就是挂在他寓所的门前。重要同人有英文系主任梅光迪和生物系主任胡先骕等人。刊物的宗旨,据《学衡杂志简章》称,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简章》还声称:“本杂志于国学则立以切实之工夫,为精确之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流,着其旨要,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可见这是一本以极鲜明的态度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刊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754.语丝社: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社团。从1924年底自1930年初,历时约五年多时间,以《语丝》周刊为依托,围绕着鲁迅和周作人,在“语丝社”的旗号下聚集了一批后来在文学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作家和学者,其中既有“五四”时期的文坛老将,亦有1920年代中期于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755.现代评论派:
      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称为现代评论派。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以《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为美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张目,支持北洋军阀当局,诬蔑群众革命运动。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遂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756.沉钟社:
      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是在“浅草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25年秋成立于北京。因创办《沉钟》周刊得名。主要成员有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冯至等。《沉钟》周刊1925年10月10日创刊,至第10期停刊。1926年 8月 10日,改为《沉钟》半月刊,出版第1期,至第12期又停刊。1933年10月15日复刊,为第13期。1934年 2月28日出至第34期停刊。沉钟社又曾出版《沉钟丛书》 7种,包括冯至诗集《昨日之歌》、陈翔鹤小说集《不安定的灵魂》、陈炜谟小说集《炉边》、杨晦译法国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冯至诗集《北游及其他》、杨晦戏剧集《除夕及其他》、郝荫潭长篇小说《逸路》。1924年,陈翔鹤、陈炜谟、冯至等人先在上海组成浅草社,出版过《浅草季刊》。一般都认为浅草社是沉钟社的前身。两个团体的旨趣和追求,也是一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757.未名社:
      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后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 ,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 ,专收社员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758.狂飙社: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社团流派。由高长虹等倡导发起的《狂飙月刊》于1924年9月在太原创刊,标志着狂飙社的诞生。之后,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创办了《狂飙》《弦上》《长虹周刊》等进步刊物,“狂飙运动”席卷全国。短短几年时间,狂飙社发展成员70余人,创办刊物10余种,出版图书60余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高长虹作为“狂飙运动”的主将,发表作品上千篇,出版著作近20本。2007年10月,我市高长虹研究会成立,之后盂县分会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3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