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4 00:50 编辑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10-13 18:34
晓华,一天不用上这么多,你也累,网友记不住,视力疲劳,效果不一定好。

悠着点,隔三差五,或一天一个 ...


书香气华版主好!
      刚刚看到您的帖子:“悠着点,隔三差五,或一天一个,细水长流。”感谢您的关照!向您敬礼!哈哈哈!

淘气顽童2012.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740.诗界革命:
      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741.同光体:
      近代学古诗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光绪九年至十二年间,郑孝胥、陈衍开始标榜此诗派之名,宣称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随着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体”逐渐成为一种成型的诗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742.春柳社:
      是中国文艺研究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并最先建立了演艺部。创始人李叔同、曾孝谷。先后加入者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黄喃喃、李涛痕、马绛士、谢抗白、庄云石、陆镜若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743.南社:
      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南社1909年11月13日成立,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1180余人。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744.鸳鸯蝴蝶派:
      是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最初热衷的题材是言情小说,写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并因此得名而成为鸳鸯蝴蝶派。这一派的早期代表作为徐枕亚的《玉梨魂》,是用四六骈俪加上香艳诗词而成的哀情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4 06:25 编辑

      745.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公然支持军阀争渡武装镇压民众,还提出“读书乃真救国”的口号,借以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口号 相对抗。章士钊提倡复古,尊孔谈经,攻击新文学运动,激烈反对用白话文取代文言,甚至鼓吹恢复科举制。他利用手中的职权,下令小学以上学校读经,作文言文,极力宣扬封建思想。他的倒行逆施遭到鲁迅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的痛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746.白话文运动: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747.乡土文学:
      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4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748.新感觉派:
      是20世纪我国第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1928年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开始了对日本新感觉主义文学的介绍,1932年至1935年,施蛰存主编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发表阵地,新感觉派小说得以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3 14: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