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沧桑 发表于 2012-10-1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2:01
沧桑大哥太客气!有机会聚会再干杯!哈哈哈!

呵呵,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3 14:23 编辑
沧桑 发表于 2012-10-13 13:38
呵呵,好的。


连干三杯,不醉不归!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684.峻青:
      原名孙俊卿,生于1922年,山东海阳县人,当代作家,画家。历任胶东《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昌维地区武工队小队长,《中原日报》编辑组长,中南人民广播电台编委兼宣传科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代理党组书记,《文学报》主编。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炎黄书画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黎明的河边》、《海啸》、《血衣》等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685.马烽:
     原名马书铭,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市。幼年丧父,在舅父家所在的汾阳县念过小学,后考入孝义县立高小,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关闭,辍学。1938年,他参加革命队伍,当过战士、宣传队宣传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军转战太行山、吕梁山一带。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开始文学创作。
      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玉龙村纪事》、《袁九斤的故事》,短篇小说集《村仇》、《太阳刚刚出山》、《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马烽》、《三年早知道》、《马烽小说选》,《马烽、孙谦电影剧本选》,《彭成贵老汉》,电影文学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泪痕》、《扑不灭的火焰》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686.曲波:
      山东省黄县人,1923年出生,念过五年半私塾。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15岁入八路军胶东公学。1938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东地区作战,曾任连、营指挥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部队开赴东北作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东北的战争中两次负重伤。1949年到海军学校任领导工作。1950年他转入工业建设战线,先后在工厂、设计院及工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工作。1955年他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687.贺敬之:
      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688.金庸:
      原名查良镛,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及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着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689.茹志鹃:
      曾用笔名阿如,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690.梁羽生:
      出身于书香门第,熟读古文、擅于对联,在中学时就喜欢写词。因日军侵扰返乡,适逢数位粤籍学者避难蒙山,遂依礼拜简又文为师。而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曾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后随师返穗,考入岭南大学国际经济专业。1949年定居香港。撰写有《龙虎斗京华》、《武当一剑》、《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武林三绝》、《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云海玉弓缘》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691.高晓声:
      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收田财》、《走上新路》、《解约》、《不幸》、《陈奂生上城》、《79小说集》、《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3年小说集》、《高晓声1984年小说集》、《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钱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9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