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3 11:46 编辑

      677.秦牧:
      著名作家。原名林阿书,又名林派光、广东澄海人。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3 11:46 编辑

      678.郭小川:
      文学界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
      郭小川创作作品极多,主要著作有:《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鹏程万里》、《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还有一些政论、杂文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3 11:46 编辑

      679.魏巍:
      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 发表于 2012-10-13 09:44
知识的传送,友情的奉献。赞!

沧海拾贝,北网分享。感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3 11:46 编辑

      680.张爱玲:
      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主要作品集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桑 发表于 2012-10-1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32
沧海拾贝,北网分享。感谢鼓励!

桑就不客气了,再次分享顽兄的知识宝库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681.王汶石:
      山西荣河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西北文艺工作团副科长、第二团团长。建国后,历任《群众文艺》、《西北文艺》副主编,中国作协西安分会秘书长、陕西分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二至四届理事,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著有中篇小说《黑凤》、短篇小说集《风雪之夜》、歌剧《战友》、评论集《亦云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682.杜鹏程:
      原名杜红喜,曾用笔名司马君,现代作家。大学毕业。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作品有《年青的朋友》、《速写集》、《杜鹏程小说选》等。杜鹏程的小说多为重大题材,从严峻的斗争与考验中,描写人物精神面貌。《保卫延安》正是他精心创制的一部力作。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是建国五十年来工业题材创作中的优秀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683.李季:
      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1935年在延安抗大学习。
    1942年在陕北三边担任小学教员及其他基层工作时,曾深入群众生活,熟悉当地方言,并采用鼓词、评书等形式进行文学创作,写出了《卜掌村演义》、《老阴阳怒打虫郎爷》。他还搜集了陕北民歌《顺天游》3千余首,利用“顺天游”形式创作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反映陕北人民在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这首诗于1946年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以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引起轰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48年任延安《群众日报》副刊编辑,1949年调到中南文联主编《长江文艺》。这时他又采用湖南“盘歌”和五句体民歌的形式创作了另一长篇叙事诗《菊花石》。1952年冬在玉门油矿担任党委宣传部长,开始为石油工人歌唱,创作了《生活之歌》、《玉门诗钞》等作品。1955年调北京任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主任。1958年后,又去甘肃任中国作协兰州分会主席。这时开始创作长诗《杨高传》,诗由《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三部组成,从土地革命一直写到社会主义时期的石油建设,在内容、形式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1958年任《人民文学》副主编,1976年任《诗刊》主编。逝世前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诗人最终是以一个石油工人的面貌,头戴银色铝盔,身穿石油工人服装安然长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 发表于 2012-10-13 11:42
桑就不客气了,再次分享顽兄的知识宝库了。谢谢!

沧桑大哥太客气!有机会聚会再干杯!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8 1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