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红叶兰怡

我家那些年的那些事(原创,连载)

  [复制链接]
素心人 发表于 2014-4-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了吗?让人意犹未尽。

点评

谢谢姐姐鼓励!  发表于 2014-4-5 21: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舒闲 发表于 2014-4-2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素心人 发表于 2014-4-1 21:10
结束了吗?让人意犹未尽。

我也是,本来是不经常上网,偶尔看到了这篇文章,就每天都来关注了,结束了,真的让人意犹未尽,期盼楼主还有新作。

点评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4-4-5 21: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素芹 发表于 2014-4-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兰怡 发表于 2014-3-31 11:14
母亲69岁那年患了脑梗。那时母亲家住在偏远的一个被人称为“半拉城子”的地方,交通很不方便,每次去 ...

母亲给了弟弟无私的爱,弟弟给了妈妈应尽的孝,“红叶姐姐”一家是这个时代正在弘扬的和谐、幸福、尊老爱幼的模范家庭的典范,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点评

谢谢妹妹的关注和鼓励!  发表于 2014-4-5 2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4-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家长里短,真正的平民生活。写的太生活了,太真实感人了,以至于我们还想看下去。谢谢兰怡。

点评

谢谢大哥的鼓励!  发表于 2014-4-5 2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4-4-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兰怡 发表于 2014-4-1 13:58
尽管我没有把这份痛说出来,但是,我能够感觉到我爱人也体谅了我的心情,从此他对我父亲更加无微不至 ...

每一个平平淡淡的家庭,也都是由这些个平平常常的人,由平平常常的生活,组成了一幕幕不平常的生活大戏!以至于悲欢离合,就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的在发生着!感谢你的好作品,使得我们又得以回味,体会了一次生活!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和鼓励!  发表于 2014-4-5 2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毕国昌 发表于 2014-4-2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篇文章,我真的感到很亲切。一种似曾相见的情形浮现我的眼前,尽管这里仅仅是开头,那情形那娓娓道来的事情细节,让我想起我的父辈,我的祖藉,我家上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历史是现在的根基,如同我们现在是过去的延续。我想起那句著名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我们的父辈那一代肯定不算得什么幸福时代,可是他们有他们的爱好乐趣和追求,当然有他们的幸福,没有他们哪来的我们!当我为你的文章感动时,我发现你家的那些年那些事很有意思,很能吸引我们阅读(正如前边阅读者所言),除了事情的本身可以让我产生共鸣,还说明你的文笔真的很好。写下去,让我们看到一个远去了一代人家完整的故事。也让我们欣赏一下我们857农场荒友的文字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稽侠 发表于 2014-4-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此落笔,就是说结束了么?
真希望没有结束。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的故事,平淡的生活中造就了不平凡的人,我们从中悟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勤劳、善良、宽容……
谢谢红叶兰怡带给我们感动;盼望新作。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和鼓励!  发表于 2014-4-5 2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毕国昌 发表于 2014-4-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间,再次打开北大荒网页,才发现你后边的连载文章,中午只是看到一个开头(不是我不认真,是对咱们的网页确有不熟悉的地方)。当我全部看完,不胜感慨。你的父辈,你的家庭有这等吸引人的故事,这等充满浓郁生活的细节故事,是别人不占有的素材,你把它展开写出来,算是一种传记文学,不是很好很精彩吗?
   故事的本身够,你的写法也很对。写出来吧。      
最后建议,至少将这个文章一次性整体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4-4-3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老人在你的怀中过世,足以体现你的孝心,你会无愧无悔,这一点很值得大家敬佩!

点评

谢谢您的理解和鼓励!  发表于 2014-4-5 21: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毕国昌 发表于 2014-4-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下午,再一次比较仔细和完整地阅读了忠兰的这篇文章,感人至深!
    文章的某些细节,再次勾沉起我的某些回忆,不是别的,因为我的老家也在山东,也在那个掖县,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山东人的性格、脾气秉性,还有孔孟之道影响极深的礼教和习俗。所以,与我童年一些记忆,似乎是有些相似感,我家虽然没有这等复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但是带有山东人烙印的许多事情,是我终生能忘的,感谢你的文章,让我回忆起我家那些年那些事。
  你的文章,让你的父亲母亲的人格形象树立起来了,很有特点。你那倔强、忍辱负重的母亲,是她们那个年代妇女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山东老家妇女的代表,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她们那代人怎么会那般苦?简直难以想象!恐怕我们生活的这个东北生态环境,是不会有这等妇女形象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是你们一家收养你家小弟的事情,以及后来你父亲不同意让孙子随你原家姓,单凭一点,就十分清晰地刻画了你父亲的善良心地。应了“好人有好报”那句话,你的父亲母亲还是得到了你小弟的报答,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因果关系。
    虽是真实故事,从故事内容到情节变化,都是一部小说体裁。写出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3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