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638.陈白尘:
      中国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小说家。原名陈增鸿,又名征鸿、陈斐,笔名墨沙、江浩等,江苏淮阴人。青年时代在上海求学。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从事戏剧活动,曾参加南国、摩登等剧社。后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7月任共青团淮盐特委秘书,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独幕剧。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抗战开始后,在各地坚持进步的戏剧活动,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有《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岁寒图》,《升官图》等。解放后参加创作了电影剧本《宋景诗》和《鲁迅传》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639.傅雷:
      字怒安,号怒庵,汉族,上海市南汇县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3 09:35 编辑

      640.萧乾:
      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萧乾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641.殷夫:
      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等,殷夫则是他较为常用的笔名。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遗著有《殷夫诗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3 09:40 编辑

      642.吴晗:
      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643.曹禺: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八部剧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644.艾青: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桑 发表于 2012-10-1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的传送,友情的奉献。赞! 83025aafa40f4bfbbbc619e4034f78f0f736186f.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645.钱钟书:
      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646.姚雪垠:
      姚雪垠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小说以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祯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揭示了明末农民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和封建社会阶级斗争以及民族斗争的复杂局面。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文笔新颖,堪称农民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这部巨著从1957年动笔起,历时30余年,约230万字,分为5卷。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第一卷时,就影响较大。曾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第2卷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李》书除有中,日文版本外,尚有英、法文等译本,在国际上影响日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8 08: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