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5-5-26 16:37 编辑
对管理体制的创新,中央没有精神,上级没有明文。有的就是场党委书记李贤君的一句话,‘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增产增收,咋干咋有理。’领导把权力放到了连队,秦连长的胆子壮起来了,手脚放开来了。当年在战场上,上级把作战的意图告诉下级,仗怎么打就由指挥员自己说了算了,只要打得赢就是大功一件。秦荣祥有了尚方宝剑,就像当年上战场一样,浑身憋足了劲。他多次找人讨教,多次召开诸葛亮会。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搞出了一个方案来。 这是最后定盘子的会议,谭子厚介绍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他说:“经过几轮的反复讨论和修改,我们连队《生产经营管理方案》的第五稿出来了。我现在说说它的核心内容,大家讨论一下。总的说就是分区承包经营,统分结合,定额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四统、三分、两定、一指导。 “四统:统一农机作业标准;统一农艺植保措施;统一作物种植品种;统一分配、奖罚标准。 “三分:分区作业指挥;分组作业承包;分级进行成本收益核算。 各作业区设主任一名负责生产指挥,统计一名负责单车和小组作业记录和财务记账。 “两定:就是定粮食产量;定单位作业成本。 粮食产量指标是根据作物和品种确定的;分配与奖罚有上限和下限,原则是保证不低于职工的原工资收入。 “一指导,连队班子在思想上,组织上,财物上对作业区和班组实行扶持、协调和管理权;生产科技组负责种植计划部署、生产技术指导、作业质量检查。这个方案是个全新的管理办法,在实践中,还需要进行细化和适当的修改。各位有什么修改和补充意见,请提出来。” 看到在场的人没有什么疑义,秦连长站起来发言: “这些天,几位副连长兄弟和大龙、国庆辛苦了。冷手抓热馒头搞出这么详细的材料来,很不容易。我秦荣祥谢谢大家了。我明天把材料带到场部给领导和有关部门看看,等到他们表态同意之后,明春起,咱们就开始照章办事。咱们就撤退吧。” “这文章做得不错,就是把连队领导的权力弄没了。”牛枫似在自语地牢骚了一句。 屋里的所有人听而不闻,不理不睬地离座而去。 一九七七年的四月,十八连划分成了三个作业区,春播作业就开始了分区承包经营,实行统分结合,定额管理。 春播现场红旗招展,地里的起堑标杆旗五十米一个笔直的排成一行,地头上的两行播种起落线的小红旗点缀在白灰线上,田间上种上肥的定量袋旁插着红旗,机车的驾驶室飘着三角信号旗,播种机上一面红旗上赫亮地印着《第一作业区》五个大字。 这里是十八连春播现场会会址。 春播现场会是例行会议,每一个作业季节都要召开一次。这种会议不是张扬喧闹的形式主义,它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定标现场会。 今天,十八连的各路诸侯都到场了,他们是来看麦播作业标准化示范的。这一仗非同小可,用秦连长的话说:“这出戏是落实《生产经营管理方案》的第一炮,这一炮打得响不响关系到连队今后的出路。” 第一作业区主任战险峰是总指挥,他把轮式车开得最好的驾驶员和有播种经验的几个人集中到了一起。这个组合在全连也是最硬的了。 战险峰不敢怠慢,他环顾了一下地里的布局,以及机车和播种机上的准备情况。看到约翰迪尔牵引车驾驶员刘凯军登上了驾驶室,播种手侯移山,方子和,赵和平等六个人已经在播种机上站位。他向秦连长点点头,表示一切就绪,可以开始了。 秦连长看到战险峰胸有成竹的样子,向彭松林点了一下头。彭松林大声说道:“各位,现场布置大家都看到了,现在,示范播种就要开始了,大家要观察播种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险峰,开始吧。” 战险峰把手中的小旗一挥,机车轰轰隆隆地开动了。第一台播种机到了落点线,侯移山搬动操纵杆开沟器入地、种肥播入了土下。接着并排的二三两台到落线点,方子和、赵和平也将播种机落下。机车前行到了补添种肥的地点,只见几个小伙子夹起定量袋冲向播种机。看那架势好像战士冲向战场。播种手分别接过籽种和肥料,加入种箱和肥箱。 一个往复回来了,播种机先后在起线上提起,终止播种。 “大家过来看看。”金田手中拿把卷尺走进地里,每隔一米取了三个点,动作熟练地拨开覆土露出麦种,然后用尺测量。测量后说道:“平均播深三点五厘米,合乎三到四厘米的要求。” 赵国庆拉开百米绳,一头挂在地里的标旗杆下,抻紧拉直到下一个旗杆下。协助师傅金田开始下一步测量。 金田测量了十几个点,宣布道:“五十米播行直线度偏差四厘米,在五厘米标准要求之内。台间播种机邻接行距误差一厘米,在正负两厘米标准要求之内。往复邻接行距误差三厘米,在正负五厘米标准要求之内。播种质量完全合乎农艺要求。各个作业区回去就照田间作业技术标准执行。要像第一作业区一样高标准严要求。” “大家注意,田间作业的质量是靠人的技术水平和机械状态作保证的。各作业区一定要选技术高超的人员参加播种。一定要认真的做好播种机的调整,保证完好的技术状态。”彭松林对机务提出了要求。 “对,人要巧,家什也要妙。人巧家什妙,干活有门道。你们回去一定要再检查一下机具。弄得地地道道的再下地。”秦连长接下彭松林的话尾又强调了几句。 五月,绿油油齐刷刷的小麦苗盖严了地皮,麦播这场仗算是打赢了。豆播已经接近了尾声了。今年的春播不同寻常,三个作业区飚着劲比拼,在质量和速度上谁也不服谁。争强好胜是机务人员的本性,吃大锅时都暗中较劲。如今,分区承包单车核算,更让他们像赛场上的对手一样玩命地比拼。 七月中旬,艳阳高照,气温高升。正是作物高速生长的时期。地里的小麦已经开始泛黄,大豆已经杨花作荚儿。 豆打秸棵麦打齐。看着地里的庄稼,秦连长对身旁的谭子厚说道:“咱们看了一上午,我是越看越高兴,今年的庄稼真是不同往年。金田测查过小麦保苗株数达到了四十八万,从穗头上看,每亩预计产量在二百公斤以上,大豆四万株,平均结荚三十二个,每亩预计产量在一百公斤以上。” “也就是说,麦豆单产都上了纲要。” “对,我们只要把住收获这一关,就会创出青山农场的历史记录。子厚,你得好好总结一下今年高产的经验。” “详细的材料还得靠彭连长、金连长来拿。我也就是拿个总,润色润色。我大概地搂了一下情况,经验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二是落实了田间作业标准,强化了科学种田措施;三是进口机械和机具革新起了土壤良化作用;四是进口农药化肥保证了苗全苗壮。还有为了把‘四统、三分、两定’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一指导’上坚持开好四个会。第一开好全连职工大会,春播前向职工讲明当年的生产经营计划、措施和要求;秋后向职工汇报一年生产经营完成情况。第二开好科学技术辅导会,提高工人对科学种田措施的理性认识。第三开好产前定标会,让每个操作手掌握作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第四开好现场讲评会,抓住正反两个典型进行现场说法。做到表扬先进,帮助后进,人人共勉,齐头并进。”谭子厚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到秦连长还在侧耳等着下文的样子,就轻轻地问道:“老连长,您看这个总结提纲还行吗?” “嗨,这还用问吗?太行了!你说的这些事儿还真都是咱们干过的。这些事一到你的脑袋瓜子里这么一转,怎么就弄得头头是道了呢。诶呀,今天,我算明白什么叫知识青年了。原来你们这些青年是真有知识呀。”秦连长赞不绝口。 “可别那么说,您的实践知识没有那个人能比得上。还有金连长和靳技术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也都很丰富。我在这个班子里只能算个无知的小学生。”谭子厚谦虚地说。 “哎呀,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了。你不是要参加高考吗?你瞧我这脑袋,一天就知道钻进地里看庄稼。还把你也拉进来,误了大事。”秦连长很抱歉地说。 “差不了这一时半晌的功夫,跟你出来也是换换环境,歇歇脑子。”谭子厚说得很轻松。 “我刚一听说你要考大学,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后来一想像你这样的高材生,留在农场也是浪费人才。你上了大学会有更大的前途。咱们一起工作了十来年,配合得就像一个人似地,真舍不得让你走哇。”秦连长此时的心情很复杂,他在谭子厚的去留上真是处于两难选择。 “说到走,我也恋恋不舍。但是,我总觉得自己在知识上很匮乏,很空虚,需要上大学去补充自己。” “好学上进是个好事,我支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