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杂学家

求联(10)

[复制链接]
凤竹 发表于 2012-2-2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凑成无情对
一七令,八音谐,九张机,开卷秒杀浪荡人
(声明,完全是凑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2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兑现昨天的承诺,再凑一下联: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凑成无情对

      四书典,八阵图,九歌赋,教化填作有意联


           欢迎诸位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孙胜权 发表于 2012-2-2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2 18:33
兑现昨天的承诺,再凑一下联:

经,百家姓, 千文, 启蒙凑成无情对
平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

典,八阵图,九赋, 教化填作有意联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53楼

    我已经给您准备了一大摞子砖头,欢迎孙公拍砖。

    请教:“八”是仄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复45、46楼

       胡评“言”字、“佛”字重复,胡评之谬也!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孙胜权 发表于 2012-2-2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2 19:44
复53楼

    我已经给您准备了一大摞子砖头,欢迎孙公拍砖。

“八”字在平水韵的入声八黠部。
对联的平仄音标准,忌新音重古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复56楼


         谢孙公指教。现代汉语已取消入声,我也不

    会发入声,只好依现代汉语的发音确定平仄关

    系。如不符古韵,只能秃子做和尚------将就材料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23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2 19:44
复53楼

    我已经给您准备了一大摞子砖头,欢迎孙公拍砖。

一,七,八,十皆是古入声字,在平水韵中属于仄声。研究欣赏近体诗,不可不了解入声字,我们现代人,还是以《中华新韵》作诗才好。古韵已经失去以普通话为主的抑扬顿挫之美,让已经消失进入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字按仄声来读,古人是听不到的,我们还难受,真是何必呢?不过对联是有重古韵轻新韵之说,我们不是搞研究的,高兴就好,意境第一,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58楼
   
     感谢再林大哥指教。关于入声字的使用问题,我

的基本观点是古为今用,不拘泥于古。非为我不甚懂

入声字辩护,既然连古文专家都不一定发出音的入声

字,让现代绝大多数人不知如何发音,而依古韵使

用,应属于拘泥于古,并不是古为今用。我可以了

解、学习一点哪些字属入声字。但不会为符合古韵,

使用我自己不会发音、别人不知怎么念的入声字而破

坏了普通话的抑扬顿挫之美。窃以为,继承、发扬中

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

粕。全民族都已经不使用的入声字,没有必要在全民

族通用文学形式——对联中,刻意地的保留和使用。

若如此,则不符合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2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3 12:14
复58楼
   
     感谢再林大哥指教。关于入声字的使用问题,我

非英雄所见甚同。不过千万不能让人以为“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了解平水韵,尽量按中国楹联学会的《联律通则》去做,避讳合掌,不规则重字,上尾三仄,下尾三平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9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