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8 22:35 编辑

                 1970年6月16日     
       到北安执行任务,为庆祝“六·一八”改善生活买点菜,因此只做了一个问题的笔记。
      续昨(三十六)关于计划工作
       恩格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这是对的。
      资本主义社会里国民经济的平衡是经过经济危机达到的,社会主义社会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我们对必要比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不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里就没有自发性和自流性,认为对比例关系的认识不要有一个过程,不要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比较,不要经过曲折和发展,这都是形而上学的看法。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但必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看透的。世界没有天生的圣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成了“先知先觉”,也要在实践中逐渐认识,没有完结。
       经常地保持比例,同时也经常地出现不平衡,因为不成比例才提出按比例的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要按我们按比例和综合平衡。
       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对实际起作用。“在计划工作上,如果什么帐都不算,一切听其自然,或者四平八稳,要求丝毫的漏洞也没有,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对的,其结果都会破坏比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4 05:35 编辑

                     1970年6月17日        
        为焦裕禄题图诗:
        钢铁难比意志强,
        不死奋斗就昂扬。
        谁说英雄已离去,
        刻心印胆在胸膛。
        继续做笔记:
        (三十七)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和工农并举
          【约180字,略】
          (三十八)分配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约170字,略】
           (三十九)政治挂帅与经济刺激
           【约180字,略】
            (四十)关于平衡与不平衡
            【约240字,略】
           已经是23时45分了,休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9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9 16:54 编辑

                    1970年6月18日   
      今天是毛主席亲自批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两周年。这是我们兵团战士的盛大节日。
       纪念这个节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以批示为方向,以两个决议为纲,搞好兵团的革命化,战斗化建设,担负起屯垦戍边,埋葬帝修反的历史使命。
       为了改善同志们的生活,炊事班没有参加全连的集会和游行,忙乎做饭做菜。因为忙,学习的时间少得可怜。晚饭结束已经5点了,接着是颂扬会,利用仅有的一个小时可以休息一下。
       颂扬会开得很好,是几个单位联合搞得,大家认真,热情,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现在是9点,我可以继续我的学习笔记。
        (四十一)关于所谓“物质刺激)
        【约600字,略】
         (四十二)关于社会主义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
         ·······不能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用做工作自然会出现劳动者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创造性的工作。
           (四十三)关于突击和赶任务
        不能完全否定突击,突击和不突击是对立的统一,是波浪式起伏。
         (四十四)关于价值规律和计划工作
          【约50字,略】
          (四十五)关于工资形式
             【约40字,略】
            (四十六)关于价格的两个问题
            【约50字,略】
        (四十七)关于土样并举,大中小并举
            【约80字,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0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0 07:52 编辑

                 1970年6月19日     
      工作结束比较晚,快九点才回到宿舍。没有电,在蜡烛下学习一会,继续写笔记:
       (四十八)先有拖拉机还是先有合作社
         【约60字,略】
        (四十九)关于一大二公
           【约60字,略】
         (五十)特别强调物资利益的原因何在?
           【约150字,略】
           (五十一)事在人为
            改造客观世界,事在人为。尽管有种种客观原因,重重困难,仍然有其规律,可被认识和改造。
             (五十二)关于运输和商业
             【约70字,略】
            (五十三)关于工农业并举
               【约120字,略】
              (五十四)关于积累水平问题
             【约140字,略】
               (五十五)关于共产主义国家问题
               【约60字,略】
                 (五十六)关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约80字,略】
                 (五十七)关于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前途
                 【约180字,略】
                  (五十八)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约45字,略】
                   (五十九)关于社会主义各国建立经济体系问题
                  【约200字,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0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0 07:56 编辑

                                1970年6月20日     
      早班结束之后,炊事班全体同志休息,由五排接替一天工作。
      给妹妹写一封长信,谈了我的情况,谈了两个问题:如何做一个人民教师和形势问题。
       关于我的情况,我觉得从一个当过给养员和司务长的位置再回到炊事员的工作并没有什么耻辱,反而是一种骄傲和自豪。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机会啊。由于不担当领导责任,我可以集中精力学习,多读书,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炊事班就是我的大学校。任何东西都有两重性,都要一分为二。人在前进的路上没有坎坷,没有上上下下,没有曲折,那是不可能的。所谓一帆风顺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追求一帆风顺,实际上就是随波逐流而已,仰他人鼻息,也许青云直上,但他的灵魂却走上了地狱。
       在第一个问题中我写了带兵,身教,学习三个方面。第二个问题中谈了世界形势的趋向和主要倾向,谈了两大战线,和如何从矛盾出发,用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战略策略去分析形势。
        继续写读书笔记:
        (六十)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能够拉平吗?
       【约80字,略】
        (六十一)根本问题是制度问题
        【约70字,略】
          (六十二)关于两个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在两个经济体系之间,其实不仅是竞赛,而且有激烈的广泛的斗争,避开这种斗争是不对的。
         (六十三)关于对斯大林的批评
         在社会主义的生产领域中,价值法则不起调节作用,起调节作用的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的经济计划。
       ( 六十四)总的看法
         【约400字,略】
         (六十五)关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法
          【约400字,略】
         (六十六)关于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约150字,略】
           (六十七)哲学要为当前的政治服务
           【约100字,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闲人一个 发表于 2012-8-1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1-11-17 17:32
1968年5月9日
       列车在讷河车站耽误了一段时间,所以,早晨7时才到嫩江车站。大约半小时 ...

我在一集一集地认真看,好充分了解一下再林大哥不平凡的知青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一个 发表于 2012-8-10 16:16
我在一集一集地认真看,好充分了解一下再林大哥不平凡的知青经历......

这样的东西还真的要耐下性子看。谢谢兄弟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2 20:22 编辑

                      1970年6月21日         
       毛主席的提纲(笔记),最后有个补遗,有这样几个问题:
        一关于我国的工业化问题
        二关于人的地位和能力
         三 关于依靠群众的问题
         四关于苏联和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比较
         五关于总路线的形式和巩固的过程
         六关于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及其他
         七中国的工业革命为什么能够最迅速
       毛主席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学习笔记共计七十四个问题,拖拖拉拉地搞了点笔记。基本是主席的原话,有些地方用了自己的语言,有的地方从略了,有的地方根据主席现在的思想多添了几句,目的是为了消化理解,并用来批判旧的政治经济学。毛主席的笔记处处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渗透着辩证法和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书呆子的著书法,一分为二地评价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指出了新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历史各阶段的生产关系,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阶级斗争理论,关于战争,国家,军队,政权及党的建设等等的学说。政治经济学是它的基础。哲学则是渗透一切,总结一切,指导一切的东西,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最基本的范畴和规律的学说,它是前两者的基础。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2 20:24 编辑

                      1970年6月22日      
      几天来一直停电,给炊事班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车水,人员显得紧张。于是学习的时间就更加少了,经常不能天天读,已经习惯了。好歹有几只蜡烛,晚上可以学习几小时。今天又给了一只蜡烛,又可以学习了。
                        1970年6月23日
       炊事班的浪费现象严重,工作安排也比较混乱。今天开了个会,兜了一下情况,要改也难。
       晚上7点40分就结束了一切,学习的时间是富足的。开始学习北京【史学革命】编辑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3 09:06 编辑

                            1970年6月24日     
      两条路线斗争史的前两部分,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革命战争阶段,已经重读完毕。
      中心是围绕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即革命的性质,领导权,主力军,同盟军,对象,道路,策略等问题,毛主席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的三次“左”倾机会主义,张国焘的叛党行为的斗争。一条红线贯穿着,就是按毛泽东思想办事,革命就发展,就胜利;背离毛泽东思想,排斥了毛主席的领导,革命就失败,就倒退。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党还是幼稚的党,对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两重性认识不足,对敌人的本性认识不足,对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被陈独秀的出卖和蒋介石的叛变所欺骗,使革命蒙受重大损失。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党开始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但是当时幼稚的机会主义者统治了党,他们排斥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领导,犯了几次大的错误,犯了革命的急性病和投降主义的错误,使毛主席亲自培育的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斗争,人民军队,损失了90%以上。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军队里的最高领导地位,中国革命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才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革命的希望,毛主席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明灯。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古田会议决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以及《矛盾论》《实践论》,都是毛主席根据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为解决中国革命的方向问题,取得对中国革命的正确认识而写的,是不朽的经典,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今天尤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要永远学习,并应用于今天的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