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538.《死水》
      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539.《尝试集》
      胡适作。是新文学运动期间第一篇以白话写成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诗集。1920年出版。共三编。第一编大多是脱胎于旧诗词的作品,第二、三编在运用自由诗体和音韵节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尝试,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作品或诅咒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旧礼教的虚伪,或表现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劳工神圣。胡适无疑是第一位白话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540.《屈原》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他的性格特征是热爱祖国人民、坚贞不屈、勇于和种种危害国家的邪恶势力作斗争及诗人的气质。屈原的政治主张是面对强秦的侵略,联齐以抗秦。为此,遭到了南后的迫害,南后以“淫乱宫廷”的罪名使他罢官。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屈原不是为个人荣辱,而是为国家的前途忧虑。他愤怒痛斥张仪。屈原的斗争使南后老羞成怒,进行更的迫害,把屈原关在庙中,并阴谋毒死他。屈原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想火山岩浆。写出了震撼人心的“雷电颂”,“雷电颂”是对黑暗势力的愤怒诅咒,是对毁灭黑暗势力的光明与力的歌颂。表现了屈原崇高的内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诗人的气质。结尾屈原随卫士到汉北人民中间去,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541.《雷雨》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话剧的一个代表作。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 前后三十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在作者看来,这场悲剧和罪恶的制造者正是那些威严体面、道貌岸然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当时作者虽还不能从理论上清楚认识他的人物的阶级属性和特性,但具体描写上,已经接触到了现实阶级关系的某些本质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542.《原野》
      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543.《日出》
      四幕《日出》话剧,作者曹禺。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在艺术创作上,作者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544.《北京人》
      作者曹禺,话剧《北京人》描写了一个旧中国封建大家庭如何从过去的"家运旺盛"的时代,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最后彻底崩溃的过程。在这个封建家庭内部,曹禺着重刻画了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曹禺以自己心灵中印象最深的那些人和事为原形,直接写人、写出了人的性格与气质,写出了人的思想与感情,这里有自私、吝啬、迂腐的曾老太爷,有精明干练而又虚伪狡诈的大奶奶思懿,更有自幼寄人篱下、逆来顺受的孤女愫芳,曹禺展现了他们在那样一个人吃人的封建礼教下扭曲的生活着的各自命运,是一部高水平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2 16:53 编辑

      545.《沉沦》
      作者郁达夫,《沉沦》是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潮流之始。小说内容常常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经历,遭遇,心情。作者郁达夫的文学活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最初表现表面的苦闷,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他的小说虽以抒情为主、情节为次,但在浓烈的抒情气氛中,人们还是能够触摸到人物的脉搏和灵魂,就是说作者用抒情的方式同样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546.《二月》
      作者柔石,中篇小说《二月》纯熟地表现了青年知识者的追求,揭示了中国封建传统强大惯性重压下个人奋斗、人道主义理想的碰壁。但对于以主人公萧涧秋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固有的人格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生存处境的尴尬、环境恶化,分析仍欠深人,因而遮蔽了《二月》这部作品主题意蕴应有的丰富性,也在客观上影响了对于柔石这位作家杰出艺术才能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2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547.《背影》
      记实散文,朱自清作,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6 2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