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昨夜星辰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楼主|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1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3-2-17 14:13
新币值,一元等于原来的一万元。

确实,那时的一角钱叫一千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18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2月18日
1978年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二中全会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3-2-1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18 04:57
今天是2月18日
1978年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二中全会召开。

1977年2月1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伊犁61团火灾,一次死亡694人,伤161人,为建国以来伤亡人数之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19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2月19日
1967年的今天,中共中央要求中学复课闹革命。
1997年的今天,邓小平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20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昨夜星辰 于 2013-2-20 09:04 编辑

今天是2月20日
1911年的今天,东三省鼠疫流行。
1949年的今天,国民党将故宫文物迁往台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3-2-2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2-20 08:19 编辑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20 06:05
今天是2月20日
1011年的今天,东三省鼠疫流行。
1949年的今天,国民党将故宫文物迁往台湾。


老弟可能有误。前一阶段电视上播放“伍连德”,以1911年的哈尔滨鼠疫大流行为背景。1011年,哈尔滨一带还是金国的大地,没有东三省设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3-2-20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2-20 08:27 编辑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20 06:05
今天是2月20日
1011年的今天,东三省鼠疫流行。
1949年的今天,国民党将故宫文物迁往台湾。


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已将故宫文物中的精华部分集装成几百大木箱,辗转南迁。抗战结束,这些文物欲运回北平。然而,内战迭起,这些珍贵国宝就转而运去台湾了,并不是从1949年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2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3-2-20 08:18
老弟可能有误。前一阶段电视上播放“伍连德”,以1911年的哈尔滨鼠疫大流行为背景。1011年,哈尔滨一带 ...

确实笔误,应该是1911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兰娣 发表于 2013-2-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20 06:05
今天是2月20日
1911年的今天,东三省鼠疫流行。
1949年的今天,国民党将故宫文物迁往台湾。

1911年2月20日,东三省鼠疫发生且有蔓延直、鲁两省之势。清政府下令民政部及东三省、直、鲁各督抚全力扑灭之。随后,清政府耗银1000余万两,设立了民政部防疫局、京师卫生警察队和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等。此举为中国卫生事业之发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兰娣 发表于 2013-2-2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3-2-20 08:22
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已将故宫文物中的精华部分集装成几百大木箱,辗转南迁。抗战结束,这些文 ...

一宫国宝缘何纷飞两岸  故宫只有一个,它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出宫,翌年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开辟铜器、书画、瓷器等陈列室供人参观,平民百姓才得以眼见秘藏深宫的稀世奇珍。
  抗战爆发后,为了保护国宝,故宫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文物万里大迁徙”。从1933年至1944年,故宫1.3万余箱书画、铜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图书善本历经11年,行程万余里,一迁上海、二迁南京、三迁西南大后方。每一迁都惊心动魄。“万里大迁徙”后的文物保存完好,创下了世界文物史上的一个奇迹。故宫博物院在危难中保护了国宝,中国人民在危难中维护了国宝的尊严。
  直到1948年,故宫的国宝仍在祖国大陆,分别藏于北京和南京。当年底,国民党在南京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有人主张将文物迁台。
  很快,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孙科签发了批准文物迁台的文件,文物分三批始由南京迁往台湾。首批由 “中鼎号”军舰运载, 都是顶级国宝,包括故宫博物院的皇家收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殷墟出土文物、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籍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大批珍贵文物。其中60箱重要的外交档案和国际条约文本也随“中鼎号”前往,内有著名的《南京条约》。
  1949年元旦过后,国民党政府加快了文物迁台的步伐,包租了招商局的“海沪号”用以抢运第二批文物,共有3502箱,是迁台文物中最多的一批。这批文物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善本书。这些书原本都是摆在书架上,参与人员钉制木箱、建立目录,忙了两个月才把它们整理好。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文渊阁《四库全书》。
  1949年1月29日,“昆仑号”满载第三批文物从下关起航了。1248箱国宝中包括蜚声海内外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三批文物总体数量上虽然只有存放南京文物的1/4,但多是精品中的精品。
  这些国宝迁往台湾后,几经腾挪, 1957年在亚洲协会的赞助下,在仓库之外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1961年,台湾“行政院”决定在现址即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设新馆,1962年6月奠基,1965年落成。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同时,台湾当局的“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条例规程。
  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馆。至此,辗转漂泊30多年的文物终于安顿下来。也正是由这一天开始,中国有了两个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晚成立4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2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