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2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28 16:15 编辑

                  1970年5月24日   
       乘黑河到北安的客车10点从孙吴出发,行至龙门附近,遇上了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车陷在泥里不能动弹。从下午一点半钟到晚上的8点钟,才由龙门“五·七·”干校的拖拉机拖出来到干校附近,又陷到坑里,没办法,全车人摸黑来到校部。
       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粥喝,已经给干校带来了不少麻烦。革委会的领导虽然没有看到,但吃到了粥,而且允许到一个大宿舍逗留,还可以找一个地方坐一坐,已是十分不易了。湿透的全身,漫长的黑夜,让人怎能不担心?我帮一个女同志拉两个沉重的皮包肩头还在疼。那些妇女和孩子们,还有那些病人才是让我们担心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2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29 17:01 编辑

                         1970年5月25日   
     真是艰难的难忘的旅程。
     早晨在干校拖拉机的保护下,我们的汽车出发了。折腾一上午,才赶到较好的路。拖拉机回去了,我们边走边修路,边推车,向北安进发。
     记不得下了多少次车,搬了多少石头,推了多少回车,全车除了老人孩子和病人,人人都主动积极地修路推车,为了早些时候到北安而忘饥忍渴地战斗。从龙镇到北安中间有不少和干校附近相似的路,我们叫它“烂泥岗”,我们无论如何也推不动了。有一里多的路,简直就是大酱缸,只好再找农场的拖拉机帮助。我们或坐车,或步行,或推车,造的跟泥猴一样,好不容易在晚上七点多赶到了北安。真是谢天谢地啊。
        现在已经是又困又乏,吃了点饭,洗一洗就准备睡觉了。东方红旅社207房间住8个人,很多是半夜走,我想也未必能够惊醒我的好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2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29 17:01 编辑

                             1970年5月26日     
       赵光已经是我的新故乡。
       这次到来目睹的情况是十分令人振奋的。维修工作已全面展开,进展很快,大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师里张副参谋长亲自督战,是个很大的促动。
        这样干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不在话下。当然还有很多困难,如无法在短时间通孙吴,但只要下定决心,依靠团里的帮助,还是十分乐观的。
       反映连队生活和思想动向的黑板报办得及时,起了指导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前进的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30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30 23:41 编辑

                  1970年5月27日     
      老慕通知我,营建办公室与首长决定取消营建办,让我回一分队,并且回炊事班,我又一次从机关被发配到连队。这对我又是一个新的考验。
      好在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革命需要”,这种工作分配。在上面,本来就是临时的。我疑惑的是没人指出我的工作出了什么问题,只有单纯的组织手段。在冠冕堂皇的名义下,明知被算计了也没有办法,我只能继续我的原则,到哪都是干革命,不会被剥夺一生献给毛主席的权力。
      老洪找我谈了要我回连队的原因,好像是首长和一营的意见,原营建办公室的人都要撤换,尤其是两个保管员。我记得副营长同一个保管员发生了矛盾,保管员顶撞了他,他在我面前破口大骂该保管员,声称一定要把保管员拿下。还记得在孙吴和副教导员见面,他亦在我面前咒骂了一番两个保管员,说他们不听营里的话,连营长都敢顶,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切齿之声可闻,终于可以彻底地拿下了。虽然没人当面骂我,可我知道,总有我得罪和刺痛的人。一想到那些令人鄙夷的嘴脸,那些装腔作势的姿态,真的有要吐的感觉。
       三个月的采买员的生活结束了,唯一自豪的是我做了我自己应该做的,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月初进的白灰被七团给拉回去一些,不是我的责任,是车站不知道师部这个单位,就通知了七团。据说参谋长对我颇有微词。三个月,一直在外边奔走,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没有什么遗憾的。洪参谋想还要我来干采买员,可他说了不算,我也不想去活动,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没必要去争。
       未来是伟大的,艰苦的,需要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3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31 20:03 编辑

                  1970年5月28日      
       一分队的食堂怎么样呢,看看它的环境,计划和伙食,足以让人生畏的。环境之差,又没有改善的打算,吃的之差,又没有改善的办法,只是推着过日子。这样的情况,让人难于容忍。
      今天我应该休息,但下午还是去了炊事班。没有菜,饭食很简单,没什么做的,也无从去做。我把几把菜刀磨了磨。那菜刀简直不成样子,满是嘎巴和铁锈,真难为怎么使到今天。炊事班做饭,有的连手都不洗,还要跳上锅台,水勺子只有一把,干什么都用,卫生状况足够恶劣。这种状况怎么对得起整天奋斗的战士们啊,是个大问题。
      明天就要到炊事班工作了。想起在山上炊事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紧张,愉快,有一种向上的朝气。今后我将怎么去工作呢,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地位。不要忘记自己只是一个小卒,不要坚持自己的什么意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31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31 20:07 编辑

                   1970年5月29日      
      炊事班的工作时间长,连学习的时间都保证不了,因此对某些人来说没有比把我安排到炊事班更好的地方了。
      不过,紧张了体魄,闲暇了头脑,利用挤出来的时间学习的东西更扎实,更深刻。初步打算把政治经济学小册子读完,再把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读完,还有有关两条路线斗争史的资料。总之,学习不能放松。
      晚上参加七团积代会闭幕演出,是七团宣传队演的,水平一般,远不如师里的演出。那些表演,学唱,还不能称为艺术,还不能用形象的力量感动群众,鼓舞群众。发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容,创造最好的形式,是宣传队深入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方向。
      已经半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 08:43 编辑

                    1970年5月30日     
      没有一种环境是不可改造的。只要用毛泽东思想统一队伍的意志,采取坚决的革命行动,一切都会改观。关键是人,是领导,是方向。
      全连在组织基层讲用。不管重视与否,大家都在讲;不管讲的如何,总是有些促动。很多同志的积极性很高,值得自己学习。自己再一次回到连队,总会有人说些什么,不犯错误怎么会被贬呢?自己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控制自己的不满。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坚持斗私批修,严格要求自己,包括生活中的小事,也要十分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 08:46 编辑

                            1970年5月31日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无非两件事,一是可以读毛主席的书,可以关心国家大事,一是可以有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在无论怎样的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我们难道还要去争什么特殊的权利和地位吗?在革命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打击和困难,只要还有这样两件事可干,那就是幸福,那些想打击你的人也无论怎样也达不到其目的的。
     在机关,在连队,当干部,当战士,干独立工作,或是当炊事员,饲养员,这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是一样为人民服务,只是职务不同,条件不同,上下不同。仍然可以学习毛泽东思想,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人民服务。如果由于条件变了,职务变了,工作变了,就改变生活态度,对革命发生动摇,就是对毛主席的最大不忠,就不是一个在毛泽东旗帜下的革命战士。真正的革命者,千变万变,忠于毛主席的红心不能变,千挫万挫,也要放开眼界看未来,,紧跟毛主席,坚定不移向前进。经受最痛苦的磨练,做一个钢筋铁骨的英雄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8-1 08:49 编辑

                             1970年6月1日      
      今天工作的时间最长,从早到晚有13个多小时,连天天读都没有搞。
      我的主要工作是烧火,拉水,开饭。自己吃饭只能在大家吃完之后,抓时间巴拉一口,不是吃不到菜,就是喝不得汤。炊事班大部分同志都是这样,没有办法。
      明天连里要开讲用会,我们杀了一口猪准备改善一下。现在,我只是看了几段书,浏览了几张报纸,两个眼皮就打架了。明天三点就得起床了,还是早早休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8-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0年6月2日      
      连队的讲用一天就结束了。炊事班没有参加,原因很简单,都要忙乎做饭做菜。在连里看来,炊事班是无足轻重的。
      不知道有哪些经验之谈,没有什么典型的材料,就是开过了而已。不会是一场风,刮过去一场空吧?学习毛主席著作是群众运动,抓好典型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抓好典型,才能以点带面,以一点带多点,多点连成片,先进促后进,后进赶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1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