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1-18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6-11-18 06:10 编辑

      5376、维克多·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主要作品
      早期作品主要是童话故事,汇编后出版了故事集《粉红色鬃毛的马》(1968),后期多为军事及农村题材。
      主要长篇小说
     《下一个春天之前》,1953年
     《融雪》,1958年
     《有视力的拐杖》,1988年
     《诅咒和死亡》,1995年
      主要中篇小说
     《隘口》,1958年
     《老柞树》,1960年
     《偷窃》,1966年
     《战争在某地轰鸣》,1967年
     《最后一次鞠躬》,1968年
     《泥泞的秋天》,1970年
     《牧童与牧女》,1971年
     《鱼王》,1976年
     《悲伤的侦探》,1987年
     《想这样生活》,1995年
     《泛音》,1995-1996年
     《快乐的士兵》,1988年
      田园作品
     《牧童与牧女》,1971年
     《柳达奇卡》,1987年
      剧本
     《请原谅我》,198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1-2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6-11-23 17:01 编辑

      5377、《牧童与牧女》
      是阿斯塔菲耶夫的力作,发表于1971年,引起文艺界重视,于1975年获得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文艺奖。这部作品用倒叙的方法,叙述年轻的中尉在战场上同一个姑娘萍水相逢,彼此真诚地相爱了。他们的初恋是那样的不平凡,又是那样的悲惨。中尉在战斗中负伤,不久死去。姑娘一如既往,仍然忠于他们那短暂但炽热的爱情,经过长途跋涉,到恋人的墓前,倾诉自己的思念。  
  作者在描述战场上激烈的战斗时,用闲笔描述故乡的美景和芬芳。  
  在描述他们的爱情时,抒发对母亲、对遭受蹂躏的母亲们的无限同情,对敌人的无比痛恨。  
  中尉墓前的一棵小草,“人世的一切风风雨雨、大地的种种狂暴肆虐,它都身受下来,用自己的身体化解、平息它们;而它兢兢业业倍加珍惜的却是那埋进泥土的苍白幼小的根茎的希望——这是它自己的,也是我们的复苏的希望。”这首“现代田园诗”将使读者浮想联翩;杂草的悲戚,荆棘的哀鸣,也会使读者潜然泪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6-11-24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5000多条了!凝结辛苦,凝结智慧,凝结毅力,凝结坚持,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1-28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6-11-24 05:58
哎呀,5000多条了!凝结辛苦,凝结智慧,凝结毅力,凝结坚持,佩服!

书香气华版主好!“文学小常识”收集整理过程,也是我学习文学的过程,感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1-30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6-11-30 07:03 编辑

      5378、《鱼王》
      撒在地上的牛奶吸引他,因为牛奶尽管“遭到践踏,却始终倔强地保持着自身的洁白”。河鱼香食牛虻,引出“自然界自会在善恶之间制造平衡”的咏叹。一只蚊子被揿死在窗上,在他看来却意味着难以理解的生死之谜,“窗玻璃的一面淌着红色的血,另一面却是明澈的雨。它们顺着玻璃流淌,轨迹有重合的,间或曲折相交,但是血的污流和雨水的清流虽然交叉重叠,却相互冲刷不掉”。作者从日常生活情景中开掘出来的涵义,使小说不时横生出另一番意境和情趣。12个短篇形似生活,其实都在刻意追求特定的象征意义。 《鲍加尼达村的鱼场》喻示自然哺育人类。《黑羽翻飞》中大量捕杀雷鸟后在楚什镇池塘周围堆积起来的黑色羽毛,“象是送葬的花圈”,戕害自然无异毁灭人类本身。在对大自然的恣意掠夺中,作者看到了爱的丧失,人性的堕落。在他笔下,对自然的态度幻化出一条区分善恶的标准。阿基姆爱自然,他的善心拯救了频临死亡的艾丽雅,盖尔采夫恨自然,他的狠毒使他成了糟踏女性的恶魔。掠夺自然,必遭自然的惩罚。这种惩罚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惩罚,者或是原先鲟鱼多得象劈柴,一尾摞一尾的河里,如今鲟鱼几近绝迹,者或是寓言式的喻示,身受重伤的鱼王把伊格纳齐依奇拖进水里,使他遭受同样的命运;另一方面则是以人的道德水准下降的形式出现,人忘记了应该怎样做人,就必然成为他人的灾祸,或者象那个司机,酒后驾车,压死柯曼多尔的爱女塔依卡,或者象偷鱼人格罗霍塔洛,听到“恩师”库克林遇难呼救,躲在一边不去搭救。保护自然实际上也是保护人们的心灵。伊格纳齐伊奇对鱼王的祝福折射出他心灵的净化。在转变对自然的态度中,作者悟出了一条改善人们自身的路。12个短篇各色各样,相对独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似乎十分松散。但它们全部围绕着人和自然的问题,又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开不同的侧面,因此合在一起,便从松散下面显露出连贯的内容,显露出一个大的意象,即世界往何处去?人们企望“过得快快活活”。这种希翼穿越所有的世纪,一直延伸到今天。为此人们改造自然,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然而就在获取的同时,人们却在丧失,丧失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天然的美味,奇异的景观,野外的乐趣,安静的环境……甚至美好的感情。“到何年何月我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学会给予自然些什么?到何年何月我们才能学会象操持有方的当家人那样,管好自己的家业?”西伯利亚正在改变模样。作者每次飞越它的上空,都有一种和它永别的惆怅。全书末尾对时代所作的14项评判,道出了获取和丧失以及诸如此类的矛盾在这个世界上的统一。人们只有一个地球。它将在这些矛盾中生存还是毁灭?这疑虑不单属于作者,它属于全人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2-6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6-12-6 06:33 编辑

      5379、尼可斯·卡赞扎基斯
      希腊政治家、作家、诗人。生于克里特。早年在雅典和巴黎学习法律。1919-1927年间在希腊政府供职。其作品富有诗意,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1938年发表史诗《奥德修续记》,探讨了佛陀、基督、尼采、列宁和其他先哲的世界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希腊恋》(1938)、《卓尔巴的一生》(1946)和《再次受难的基督》(1954)。其中前两部小说已被搬上银幕。还著有剧本、游记和散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2-1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6-12-12 16:40 编辑

       5380、尼可斯·卡赞扎基斯生平
      尼科斯·卡赞扎基斯于1883年2月18日出生在克里特岛,卒于1957年10月26日。他是二十世纪希腊最重要和最富争议的作家,其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包括 《希腊人左巴的生活和时代》和《最后的诱惑》。
      生于克里特岛的伊拉克利翁,父亲米哈里斯·卡赞扎基斯是个农产品和葡萄酒商人。当时的伊拉克利翁仍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1889年,克里特岛希望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起义失败,卡赞扎基斯家到希腊本土避难半年。1897-1898年克里特岛再次发生起义,卡赞扎基斯被家人送到纳克索斯岛,进入一家法国天主教僧侣开设的学校就读,学会了法语,了解了天主教教义。1902年他进入雅典大学攻读法律,1906年毕业。1907年他的《破晓》一剧上演,引起了强烈反响。同年10月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卡赞扎基斯前往巴黎进修。
      1908年卡赞扎基斯修了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课程,受到他的生命哲学和弗里德里希·尼采哲学的影响。1909年完成了关于尼采的毕业论文。回国后,他参加了教育协会的组织工作,努力推广现代希腊语,同时将西欧哲学著作比如柏格森的《笑》翻译成希腊语。1911年结婚。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他自愿入伍,被安排驻守总理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的官邸。1914年他结识了诗人安格鲁斯·西凯里阿诺斯,两人结伴到阿索斯山寻访修道院,经历了四十天的修行生活,后又一起周游希腊朝圣,期间阅读了但丁的《神曲》、佛学著作、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
      在俄国内战中,希腊政府支持白军,苏联政府于1919年宣布驱逐高加索地区的十五万希腊人,希腊总理韦尼泽洛斯任命卡赞扎基斯为福利部负责人,安排这十五万难民归国。8月卡赞扎基斯参加了巴黎和会,会后到马其顿地区视察了难民安置工作。1920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在欧洲漫游。1922年卡赞扎基斯在柏林遇到了一个共产党人小组,还写了一部共产主义理论著作《苦行》。1924年从德国回来之后,卡赞扎基斯开始写作他的长篇史诗《奥德赛》。1925年他因共产主义活动被捕,后到苏联和欧洲各地当记者,撰写了多篇游记类文章和政治人物访谈。他曾访问过墨索里尼,也曾撰文介绍约瑟夫·斯大林。
      1930年代他将很多经典名著比如《神曲》和《浮士德》翻译成希腊语。1935年卡赞扎基斯曾到日本和中国访问,著有《中日纪行》。曾到西班牙内战战场采访,访问过弗朗哥和乌布穆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腊本土被敌人占领期间,卡赞扎基斯留在希腊埃伊纳岛,一方面翻译《伊利亚特》,一方面计划再写一部长诗,并写了不少剧本,反映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故事都是描写一个孤独的人,自以为了解人生的奥秘。他明知斗争是徒然的,但还必须斗争到底。
      1945年他成为一个代表非共产党的各种左翼力量的小党领导人,进入希腊政府担任不管部长。第二年很多小政党合并,卡赞扎基斯辞去部长职位。1946年卡赞扎基斯完成了他最受欢迎的小说《希腊人卓尔巴》。1947年卡赞扎基斯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从事组织翻译经典著作,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第二年他又辞去了职务,客居法国,专注创作以克里特岛为背景的小说,此后进入了小说创作高峰。1953年他完成了《基督的最后诱惑》和《自由或死亡》,前者将耶稣描写为一个普通的有着各种诱惑和烦恼的人,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后者则充分表现了克里特岛的风俗和当地居民的精神,受到文学界很高评价。他的作品不断被译为各种文字,使他声名鹊起。
      1956年,卡赞扎基斯获得了列宁和平奖金。1957年末,虽然身患重病,他仍接受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邀请,前往中国访问,对中国的新面貌感到震惊,他十分欣赏梅兰芳的表演,曾和周恩来会谈讨论了塞浦路斯问题,并和郭沫若、茅盾等作家交流。由于他即将前往日本,他在广州接种了天花和霍乱疫苗。回到欧洲后注射疫苗的胳膊开始肿胀,治疗后境况好转。他希望以在中国的经历写一部《二十年后》,却因亚洲感冒在弗赖堡去世。由于希腊正教会禁止他葬入公墓,他被葬于出生地伊拉克利翁,墓志铭是“我一无所求,我一无所惧,我是自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6-12-1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这么多小常识。《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又称为‘语言艺术’,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文学具有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其发展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2-13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6-12-12 18:05
谢谢介绍这么多小常识。《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 ...

感谢农场章文版主的鼓励和支持!《文学小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6-12-1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6-12-22 06:38 编辑

      5381、尼科斯·卡赞扎基斯作品
      在希腊当代作家中,卡赞扎基斯是作品得到最多次翻译的宠儿,他的许多作品不仅拥有各种语言的版本在国际上发行,而且还被搬上舞台和电影。其中根据其小说《左巴》改编的电影《希腊人左巴》赢得了1964年的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莱拉·科卓瓦)、最佳美术指导和最佳摄影。卡赞扎基斯的作品一直是希腊和国外作曲家重要的灵感源泉;而他受到如此热烈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作品的主题,即:土耳其占领下的克里特岛屿、宗教与伪善、人生的欢愉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等。除了独立创作,卡赞扎基斯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家的重要作品。他喜欢周游世界,曾到过巴勒斯坦、日本和中国等很多遥远迷人的国度,卡赞扎基斯在其旅行札记中对这些旅途经历做了生动有趣的记述。
      伴随着中国希腊文化年的顺利进行,为纪念20世纪希腊最伟大的作家、诗人和哲学家尼科斯·卡赞扎基斯逝世50周年的展览,在希腊中心正式向中国公众开放了。这是继“现代希腊艺术的经典回忆”大型艺术展和“雅尼·普斯拉克斯眼中之希腊”摄影展之后,该文化年活动中的又一重要展览。此次推出的“尼科斯·卡赞扎基斯生平展”向中国公众展示了希腊近现代文学中的宗教信仰与思想变迁。
      在展览会现场,公众除了能够看到记载尼科斯·卡赞扎基斯生活和工作的文章、照片、视听资料,以及这位伟大作家的私人物品和著作的各种语言译本,同时还能看到著名教授、学者与翻译的讲话和演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9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