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2 16:28 编辑

                        1970年4月9日   
      跑了几个地方,没有买到需要的水暖零件,板牙没有,只买到一只型号的丝锥。不过,落实了压力表,准备近日买回。明天要到香坊五金交化去一趟,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关于后勤供销口,我没有对口介绍信,要龙镇的采买员开票,到龙镇再买出才行,没有办法。
      一切有了眉目,再去玉泉一趟。
                               1970年4月10日
      到香坊物资局一趟,两个结论:
       一)五金水暖零件只有两种法兰盘,已经给了龙镇;
       二)机电设备所管丝锥,板牙,轴承之类,已经拨给王岗供应站,应先去查询才是。
      打算明天去王岗。
     对于我要尽可能地熟悉业务的各方面,包括基本知识的学习,如有可能,还要把高中所学的知识复习一下,或许对我的业务有帮助,比如水暖,电器,维修,预算,以及财经方面的东西,都要学习和弄懂,尤其是有关零件的用途,形状,型号等等,更要弄明白,早日成为内行。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是我的心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2 16:32 编辑

                      1970年4月11日   
     星期六,没有去王岗,打算周一去玉泉。
     妹妹的单位有人回去,让她稍点东西—几本书,一件衣物,还有一块大姐用我的存款买的东风表,这些都是她需要的。
     关于家中的情况妹妹单位的人已经了解,她会向组织反映的,我不打算让妹妹回来,家中的困难由姐姐们帮忙克服吧。
      在家生活可以把人的心情变得十分恶劣,一是寂寞,二是母亲的病令人忧愁,一种没有希望的病,有什么办法能减轻母亲的痛苦呢?能用的方法都已经使用了,着急也没有用,只有精心调治,但愿母亲能够好起来。
                                 1970年4月12日
        星期天,到斯大林公园,草诗一首:
                   无题
          一江春水向东流,
          未欢独立更增愁。
          奋斗常忘生与死,
          私怀多为母病忧。
          人迁事往成历史,
          新陈代谢有何留。
          江堤侧畔宝塔立,
          春风作伴又重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3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3 07:48 编辑

                            1970年4月13日     
      前往玉泉建材厂联系白灰的事,得知后勤部计划七百吨白灰本月15日始将陆续起运,第一批三车150吨。要取此计划内,必须回后勤部开信注明。本月车皮计划已无,要请下月的;计划外,也得下月,还要到省建材开调令。
      回到哈市,恰巧洪参谋来到哈市,把情况反映一下,下步打算如下:
      一,去王岗后勤仓库联系轴承,板牙之类;
      二,如解决不了问题再去省物资局机电供应站解决;
      三,去物资交流大会,把压力表弄回来;
      四,回孙吴换信。
      晚上住在兵团招待所201房间,还有老洪和水暖工段学明也住在这里。
                                  1970年4月14日
       一场少有的七级大风洗礼了哈尔滨,从市区乘车去王岗,中途几乎是天昏地暗,能见度很低,人们的脸上身上都是灰尘。这场大风将带来真正温暖的春天,沉睡的大地要吐出新绿了。
       晚上在招待所畅谈电影和艺术,也谈到个人的生活问题,很有感触。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为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的繁荣我们新一代应该怎样对待恋爱与婚姻,这些都需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习惯的力量,传统的理念,都是有偏见的,必须予以抵制和批判。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有正确的回答。我们要牢记,在生活上的一点小的克制都可以使人变得强而有力,而一点小的放纵,都可以葬送人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3 22:07 编辑

                     1970年4月15日     
      打算明天回赵光,已经买好车票。还要回龙镇,孙吴,争取25号赶回哈市。
      看了一场电影《列宁在1918》。目前影院还是上映那些老掉牙的电影。没有心思读书,翻看过去的日记和笔记,检查反省自己走过的道路。一个人如果不能无情地解剖自己,不能抛弃被历史和现实证明是腐烂发臭的东西,是不可能有进步的。一个新质的产生,总要通过对旧质的批判和扬弃,才能立住脚。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并且不断深化的。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对美学和社会科学的分析,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力图证明一成不变的理论是错误的,荒谬的。我们总要奋力向前,总要批判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适应继续革命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旧的思想意识形态。一个人一辈子都需要改造,,一辈子否定自己,推进自己,不断地向更加完善的高峰攀登。通过实践,通过总结,就可以不断提高,幼稚变成熟,陌生变熟练,无知变多识,盲目变自觉,懂得分析,懂得取舍。 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是在由低到高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世界上永远有我们认识不到的东西,但没有我们认识不了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4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4 08:43 编辑

                         1970年4月16日     
      对于我们这些在外边工作的人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呢,我感到根本的一点是靠自觉的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形势,了解本单位的运动情况,身离集体,心要在集体中。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要有坚强的意志。检讨自己,做得是不够的,时间常常白白度过,思想常常溜到细小的方面,有时是庸俗的事物方面。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天才就是不喜欢拜访懒惰的客人。我就是常常在和他人的无聊的谈论中虚度了自己的时间。生活中的自由主义总是难免的,但要尽力减少。当组织照顾不到的时候,要用自己的意志约束自己,保持革命的自觉性。
      现在就要离开哈尔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4 08:48 编辑

                       1970年4月17日   
     清晨4点37分到达赵光。
     师里有一台汽车去三营,我顺便搭车到那里把新春接出来,可以进行几个小时的谈聚。
      新春的生活很艰苦,也很狼狈,内务和衣着都破的厉害。已经两年没有见面了,相见之初也没有感到什么异样。他打夜班,身体不好还坚持工作。老脾气,老作风,仍然像昨天一样。
       我们谈了很多,从连队生活,政治进步,谈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很投机,很热烈。他生活的环境和我不一样,周围的空气是沉闷的,只有劳动,缺乏生气勃勃的政治活动。但是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轨道,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自觉革命。有了这个轨道,就可以正确对待各种人和事,在联系与斗争中生活与发展。我们谈了革命意志对于保持革命的朝气,革命的干劲的巨大作用,谈了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总是理智不断地制约和战胜感情。我谈了我和雪冰的教训,深感恋爱,家庭这种东西的严肃的社会性,复杂性。真正的爱情是不容易达到的——马克思这样说过。结婚与家庭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的,但是要得到一个真正的爱人,得到一个真正的同志与战友,则是困难的。我们过去总是在追求什么,是什么呢?是一种崇高的东西,超出性爱的友谊的精神之爱,同志的战友之爱。我要很好地总结过去,解剖自己。我们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还是让别人打开我们的大门,或自己打开大门“太公钓鱼”是最合适的。
      天南地北的谈话,借景生情的言说,使我们很兴奋,于是我们共进午餐。在饭店喝酒用的是大碗,我只喝了不到一两酒,就不胜酒力了,新春只好把我送到招待所,让我先睡一觉。把新春送走后,发现他在我睡觉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记下存念:
       挚友相逢忆往事,两年未见一夜长。
       千言万语情尤深,乐极醉酒入梦乡。
       暂短重逢又别去,高举红旗奋前方。
       别见易难谁评说,革命不死总一堂。
      招待所虽破但很干净,休息一夜,明天再去一分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4 15:19 编辑

                                   1970年4月18日      
      回到一分队,度过愉快的一天。
     上午赶马车到赵光,给一分队换豆油,买白糖。下午,在连里学习一会,剩下的时间就是唠嗑,与连长,谢师傅和刘助理谈工作。明天就离开连队去孙吴,中途路过北安,龙镇,都有点事情要办,但行期是富足的。
     我们的一些同志不是不好学习,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今天谈起一些国际上的问题,如中朝关系问题,就很有一些糊涂,一是不了解,二是不会分析。连队生活容易把人的思想局限在小天地,但我们是部队,是革命战士,就不能不想到更广大的世界,而勤奋地学习,追随那时代的激流。
      明天和我一块回孙吴的还有几个同志,陈强和我一起回去。
                                 1970年4月19日
      晚上到龙镇。在北安耽搁一段时间联系了麻刀的事。在龙镇也是联系点水暖零件和有关制砖机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傲雪寒梅 发表于 2012-7-1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楼主老师的话:
     在家生活可以把人的心情变得十分恶劣,一是寂寞,二是母亲的病令人忧愁,一种没有希望的病,有什么办法能减轻母亲的痛苦呢?能用的方法都已经使用了,着急也没有用,只有精心调治,但愿母亲能够好起来。)
    读了您的这段话,深深地感到您也是一位孝敬老人,时刻挂牵老人身体的人......你的当时的心情我会体会到,因为,以前,我的母亲也是重病在身.....和你一样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年轻,被革命的狂热所驱使,根本没有考虑到家庭,父母。当看到母亲旧病复发,年迈的父亲日夜操劳,弟弟妹妹也都下乡,才感到自己的不孝。怎么办呢?在现实面前,我后来的道路是坎坷的,痛苦的,谢谢你耐着性子看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5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5 06:08 编辑

                        1970年4月20日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学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正确地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怎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展;指出社会的发展就是物资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是生产关系不断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极大地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学习政治经济学使我们清楚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资资料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即从本质上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的经济规律,更好地掌握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做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促进派。
      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了资本主义以前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尤其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更是为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引导无产阶级革命,做出来划时代的贡献。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范畴是广泛的,它牢牢地和马克思主义其他两部分联系着,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人同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我们在刚刚学习的时候,当然会有许多生吞活剥,不甚了了,但只要认真地读下去,再用批判的态度读一读常识性的小册子与教科书,就能打下一定的基础。有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再学习政治经济学,就不会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