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13 06:39
5269.《巴黎隐士--卡尔维诺自传》
      由十九篇或长或短的文章辑成,题材有日记、回忆短文、访谈、 ...

看到这里我也对卡尔维诺的十二篇文章产生了兴趣,希望他的妻子能整理成册出版,了却广大读者的心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9-1 10:02
111.思无邪:
      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 ...

《诗经》我读过不止一次,觉得那是一种古人的歌,那么朗朗上口,。没有那么艰难,那么不易懂。就好像我们平时的顺口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9-3 05:13
114.为情造文,为文造情:
      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态度和创作路线,见《文心雕龙·情采》篇:“昔 ...

这一篇非常好!写文章确实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9-11 10:25
123.以文为诗:
      最早由韩愈倡导,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 ...

读了以上几篇帖子对司马迁“发奋著书”有了肤浅的理解。它们的来源就是:周文王《周易》、孔子《春秋》、屈原《离骚》、左丘明《国语》、孙膑《孙子兵法》、吕不韦《吕览》、韩飞《说难》《孤愤》
    从唐朝的韩愈的文从字顺、文以明道;刘宗元的文以明道;周敦颐的文以载道,到宋朝的苏轼(苏东坡)的诗中有画等,穷而后工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9-12 14:41
125.场面描写:
      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 ...

这一篇介绍得特别详细,如果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写作,一定能写出精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1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2-13 14:39 编辑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09:22
原来就是平仄那四声啊!我真糊涂。

      园林不是糊涂了,而是突然蒙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1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09:30
看到这里我也对卡尔维诺的十二篇文章产生了兴趣,希望他的妻子能整理成册出版,了却广大读者的心愿。

       感谢园林关注文学小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1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09:37
《诗经》我读过不止一次,觉得那是一种古人的歌,那么朗朗上口,。没有那么艰难,那么不易懂。就好像我们 ...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1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10:18
这一篇非常好!写文章确实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提倡:因情生文,为情造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13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5-12-13 11:54
读了以上几篇帖子对司马迁“发奋著书”有了肤浅的理解。它们的来源就是:周文王《周易》、孔子《春秋》、 ...

      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文体改革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2 0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