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冰城飞雪 发表于 2015-10-1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7-16 15:12
3.体裁:文学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作品结构的稳定形式。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每种体裁又 ...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城飞雪 发表于 2015-10-1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7-16 15:12
3.体裁:文学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作品结构的稳定形式。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每种体裁又 ...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城飞雪 发表于 2015-10-1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城飞雪 发表于 2015-10-13 14:14
g

宋老师的学习笔记在论坛给各位战友们分享太好了,这对于我们没有文学基础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谢谢了,希望今后还能看到宋老师的学习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0-1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城飞雪 发表于 2015-10-13 14:18
宋老师的学习笔记在论坛给各位战友们分享太好了,这对于我们没有文学基础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谢 ...

      老顽童是哈尔滨老年大学文学班的学生,感谢冰城飞雪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0-1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城飞雪 发表于 2015-10-13 14:18
宋老师的学习笔记在论坛给各位战友们分享太好了,这对于我们没有文学基础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谢 ...

      老顽童是哈尔滨老年大学文学班的学生,感谢冰城飞雪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0-1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0-14 15:44 编辑

      5212.君特·格拉斯
     (1927-201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因其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他除了在文学界享有盛名,格拉斯还活跃在战后德国的政治舞台上。格拉斯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北约在德国的土地上部署核武器。两德统一后,格拉斯更致力于反对逐渐滋生的仇外主义和新纳粹黑暗势力。
      君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2015年4月13日在德国逝世,享年87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0-1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5213.君特·格拉斯生平
      1927年10月16日,格拉斯出生在但泽一个小贩之家,父亲是德意志人,母亲是属于西斯拉夫的卡舒布人。爱好戏剧和读书的母亲使格拉斯从小就受到较多的文学艺术熏陶。格拉斯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正值纳粹统治时期。他参加过希特勒少年团和青年团,未及中学毕业又被卷进战争,充当了法西斯的炮灰。1945年4月,十七岁的格拉斯在前线受伤,不久就在战地医院成了盟军的俘虏。1946年5月,他离开战俘营,先后当过农民、矿工和石匠学徒,1948年初进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版画和雕刻,后又转入柏林造型艺术学院继续深造,1954年与瑞士舞蹈演员安娜·施瓦茨结婚。
      格拉斯最初是以诗歌登上文坛的。1955年,他的《睡梦中的百合》在南德广播电台举办的诗歌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格拉斯1956年的诗集《风信鸡的长处》和1960年的《三角轨道》既有现实主义的成分,又受到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联想丰富,激情洋溢,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格拉斯几乎在写诗的同时也开始创作剧本。早期的剧作如1954年的《还有十分钟到达布法罗》、1957年的《洪水》、1958年的《叔叔,叔叔》和1961年的《恶厨师》,明显受到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影响。后来还有两个剧本,是1966年的《平民试验起义》和1969年的《在此之前》,试图将戏剧情节变为辩证的讨论,力求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格拉斯自称这两出戏是布莱希特"从史诗戏剧发展到辩证戏剧"方法的延续。然而,《平民试验起义》却歪曲了布莱希特在东柏林工人暴乱期间的形象,因而遭到普遍非议。
      在尝试了诗歌和戏剧之后,格拉斯又开始写作长篇小说。1958年,"四七社"成员在阿尔盖恩的大霍尔茨劳伊特聚会。格拉斯朗读了尚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铁皮鼓》的第一章,受到了与会者一致赞扬,格拉斯为此也获得了该年度的"四七社"文学奖。小说以作者的家乡但泽以及战后的联邦德国为背景,采用第一人称倒叙手法,再现了德国从二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中期的历史,揭露了希特勒法西斯的残暴和腐败的社会风尚。
      在《铁皮鼓》之后,格拉斯又在1961年写出了小说《猫与鼠》,在一九六三年写出了小说《狗年月》。
      1967年的第三部诗集《盘问》政治色彩较浓,格拉斯也一度被称为"政治诗人"。
      20世纪60年代中期,格拉斯热衷于社会政治活动,是社会民主党的坚定拥护者。1965年和1969年,他曾两度为社会民主党竞选联邦总理游历全国,到处发表演说。1972年的小说《蜗牛日记》追述了作者1969年参加竞选活动的经历和对纳粹统治的思索。格拉斯与社会民主党前主席、前联邦总理威利·勃兰特交情甚笃,曾经多次陪同勃兰特出国访问。1982年11月,格拉斯在社会民主党争取连任的竞选失利之后加入了社会民主党。
      自1972年起,格拉斯潜心于长篇小说《比目鱼》的写作,一九七七年出版。
      1979年的《在特尔格特的聚会》是格拉斯献给"四七社"之父汉斯·维尔纳·里希特的一部借古喻今的中篇小说。它通过描写一六四七年夏天一群德国作家在明斯特与奥斯拉布吕克之间的特尔格特的聚会,反映了三百年以后的"四七社"作家的活动。读者从西·达赫、格里美豪森、马·奥皮茨、安·格吕菲乌斯等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巴罗克时期的德国作家身上,不难看到里希特、格拉斯、伯尔、赖希一拉尼茨基、恩岑斯贝格尔这一代战后作家的影子。
      1979年秋,格拉斯偕新婚的第二位夫人、管风琴演奏家乌特·格鲁奈特访问中国。回国以后,在1980年写出了《头脑中诞生的人或德国人死绝了》。此后,作家宣布暂停写作,埋头从事版画和雕刻。
      格拉斯不仅是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而且还是一名颇有名气、技法娴熟的画家和雕刻家。他自幼喜欢绘画,声称绘画和雕刻是他的第一职业。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绘画与文学密不可分,正如他自已所说,两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他的许多诗集里都有他自已绘制的插图。这些插图的内容和形式大多与诗歌的内容紧密配合,为诗歌提供了形象的注解。将文学作品的主题变为作画的对象,是格拉斯美术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
      经过长达五年的创作间歇,格拉斯在1986年3月出版了长篇小说《母老鼠》。评论界对格拉斯的新作褒贬不一。为了与评论界保持一段"距离",格拉斯在1986年春天偕夫人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
      1987年初,格拉斯夫妇经葡萄牙等国返回柏林。10月,在格拉斯六十岁生日之际,鲁赫特尔汉德出版社隆重推出第一套《格拉斯选集》。这套选集分为十卷,分豪华本和简装本两种,收入了作家已发表的所有重要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杂文、演讲词以及谈话录等。
      1999年9月30日,君特·格拉斯成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6年9月出版自传回忆录《剥洋葱》。 由于在此书中令人震惊地自述曾在青年时代为纳粹党卫队效力,格拉斯一度成为知识界的众矢之的。
      2015年4月13日据格拉斯所属的出版社表示,格拉斯在德国城市吕贝克的一家医院去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0-1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0-16 14:58 编辑

5214.君特·格拉斯作品
《幽睡的百合》1955年
《风信鸡之优点》1956年
《三角轨道》1956年
《洪水》1957年
《叔叔、叔叔》1958年
《恶厨师》1961年        
《平民试验起义》1966年
《铁皮鼓》1959年
《猫与鼠》1961年
《非常岁月》1963年
《鲽鱼》1977年
《母鼠》1986年
《旷野》1995年
《我的这个世纪》2004年
《蜗牛日记》1972年
《剥洋葱》2006年
《德国人会死绝》2012年
《我的世纪》2012年
《局部麻醉》2010年
《相聚在特尔格特》2008年
《狗年月》2008年
《铃蟾的叫声》2008年
《辽阔的原野》2005年
《启蒙的冒险》2004年
《与乌托邦赛跑》2005年
《消逝的德国人》200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0-17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5215.君特·格拉斯文学特点
      格拉斯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叙述方式,又用梦幻、怪异、荒诞等艺术技巧描绘历史和现实,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畸形人或拟人化的动物,从而使小说构思奇诡,情节怪诞,探讨的问题比较隐晦深刻。
      格拉斯的作品用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手法、新颖的语言,常把现实主义描绘和现代主义手法熔于一炉,在戏谑、诙谐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他尽力展现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虚幻的世界,揭示出了历史被遗忘的一面。
      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中这样评价格拉斯小说的人物塑造:"剥去人物重要的话语,强调肉体的可靠性,将人类带入动物的世界。在他的动物园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猫与鼠、狗、蛇、比目鱼、青蛙和稻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0-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5216.君特·格拉斯成就荣誉
      君特·格拉斯是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德语文学圈中的第十一个得主,也是自1972年海因里希·伯尔之后第二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德国作家。格拉斯的成名作、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理由,是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
      1958年在西德最具权威也是战后最著名的文学团体"47社"把当年的"47社"文学奖授给了君特·格拉斯。
      其他奖项还有1965年获毕希纳奖,1968年获冯塔纳奖,1969年获特奥多尔·豪斯奖,以及蒙代罗奖等
      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销售了近500万册。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说。195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此外还有《猫与鼠》(1961)、《非常岁月》(1963,亦译《狗年月》),合称为《但泽三部曲》,成为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长篇小说《鲽鱼》(1977)和《母鼠》(1986)都继续使用了怪诞讽刺的手法,将现实、幻想、童话、传说融为一体。《蜗牛日记》(1972)则为一部纪实体的文学作品;他获得的桂冠除最耀眼的诺贝尔文学奖外,还有不来梅奖、汉堡自由艺术科学院奖章、巴伐利亚艺术科学文学大奖、托马斯·曼奖、德国图书和平奖、法国最佳图书奖、波兰亚历山大-马亚可夫斯基金质奖章、罗马国际安东尼奥-费特利内里小说奖、西班牙希达尔戈奖、捷克卡雷尔-卡佩克奖、丹麦索宁奖等数十种德国和国际有影响的奖项;君特·格拉斯不仅写小说,还创作了许多诗歌和剧本;他还是一个雕塑家和版画家。鉴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做出的贡献,德国授予他柏林科学艺术院院士,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和荣誉教授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2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