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特仑苏 发表于 2015-9-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传播文学常识坚持数年,不畏辛苦不惧寂寞,应该称为“老顽强”,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9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仑苏 发表于 2015-9-8 20:23
老顽童传播文学常识坚持数年,不畏辛苦不惧寂寞,应该称为“老顽强”,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感谢特仑苏好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11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9-11 18:11 编辑

      5190.《格林威治子午线》
      就像本书《格林威治子午线》的开篇一章是在寂静中展开的,但又像是一部无声电影,或者是一部截断了声音的当代电影:人们在其中看到,在大洋洲的一个海滩上,一男一女在无声滚动的潮水前相爱。但是在六页之后,听到这个场面的第一声实际的声音……“录影带疯狂地绕着轴转动,胶片的运转鞭打着空气”……人们发现刚刚目睹的是一部业余爱好者私下放映的无声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1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9-12 15:39 编辑

      5191.《我走了》
      离开他的妻子并不是全部,还得走得更远些。费里斯・费雷因此起程前往北极转了一圈,在那,大浮冰围信的一个宝物等了他半个世纪。
      艾什诺兹是位逃避的小说家,似乎他从未停止用动词“出发”的所有形式以及它的所有变体给它变位。他的作品是抛弃、决裂以及失踪的最高点。那些人物奔跑着,漂泊着,寻找着。那些精疲力竭的女人和那些极端敏感的男人走向何方?然而当人们跃入空里,得当心别被系在一条橡皮带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1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5192.《高大的金发女郎》
      让・艾什诺兹写的是一些人称“边角废料”的离奇事件:《切罗基》中的鹦鹉,《出征马来亚》中的假公爵的命运抗争,《高大的金发女郎》中屡屡推倒男人的神秘失踪女。在这些故事里,爱情、侦探、冒险总是一种过度切分的语句以及滥成灾的各种比喻恶作般地纠缠在一起,然而每一个细节又都是精心雕琢煞费苦心。这种由太多废话堆砌出来的杂货铺、语词工场,并没有吓坏早已领略过新小说的艰深晦涩的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1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5193.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
      法国国宝级女作家(1873-1954),科莱特从她的第一部书《克罗蒂娜上学》开始,就获得成功,遭受非议,经历误解。为了写这个傲慢无礼、机灵调皮的少女在勃艮第乡村小学,后来在巴黎社会生活的日记,作者无疑从自己的回忆中汲取材料,但这并不是简单的自传体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1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5194.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前引
  1912年,科莱特39岁。在女作家朱莉雅·克丽斯岱娃看来,这个女人“的作品自始至终是对爱情关系的逃避,对夫妻生活的挣脱,为了追求一种永恒的境界”
      黑白照片:五岁时的科莱特。“她的眼神中已经包含着忧郁,并从此陪伴了她的一生”(《激情科莱特》热娜维耶·杜曼著,Herscher出版社,2002年)
她是美好年代的传奇人物和非议人物,她是“二十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散文作家”。她的著作翻译成各国文字,在各国被阅读,科莱特一人千面,科莱特爱意浓浓,“既自由,又受束缚”,她在有生之年受到大众的欢迎,也为文学界所承认。在她1954年逝世五十年后的今天,她的生活和她的作品依然动人心弦,人们不断重新发现她的作品的深度和现代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1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5195.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从《克罗蒂娜》到《流浪女》
      她的丈夫维利单独一人在四本《克罗蒂娜》系列上署名(1900年至1903年),这套书有许多优点:语言生动,目光犀利,善于讥讽勾画时代的肮脏勾当,女主人公邪恶的诱惑力,对景色的抒情描写。在这些书的写作过程中,科莱特主要是学习写作,意识到自己的才干,虽然她从不以女作家自居。但她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她在《克罗蒂娜的房子》中纠正了对童年的第一印象:西多妮·加布里爱尔·科莱特1873年生于圣索佛尔昂普伊塞(约讷省)。她回顾了在那里的幸福童年,父母和睦,家庭有教养,特别是有一位杰出的母亲。小女孩和他的弟兄们像“野人”一样在田野和树林中奔跑,回忆是动人的。
      在《我的学习》中,科莱特介绍了她二十岁时与一个巴黎名人恋爱结婚的情况,这是粗暴的断裂。诚然,比她年长十四岁,外号维利的记者兼作家亨利·戈蒂埃-维拉尔颇有才干,并将她引入巴黎的文艺圈,使她认识了马赛尔·普鲁斯特、克罗德·德彪西和玛格丽特·莫雷诺,后者还成了她的朋友。然而,维利不断地欺骗她,逼迫她写作,又剥夺她的劳动成果。只是到了1904年,她才能够在《野兽对话》上署自己的名字。
      科莱特逐步解放自己,经过了许多曲折后,于1910年离婚。有一个时期,她得到了外号为米茜的玛蒂尔德·德·莫尔尼子爵夫人的庇护。更重要的是她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舞台上,作哑剧演员、舞蹈演员、话剧演员,期间不乏诸多非议。她经历了杂耍歌舞场艺术家们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的风霜。小说《流浪女》反映了这段充满考验和孤独的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2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9-20 10:29 编辑

      5196.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从哑剧演员、记者、作家
      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从小说家又成为一名十分活跃的记者,并且坚持到最后;这是她的所爱,也是她获得经济自由的手段。她所写的关于演出、诉讼、社会新闻的报道可以列为典范。
      她在亨利·德·茹伏内尔身上找到了感情上的满足。茹伏内尔是《晨报》的主编,也是颇有前途的政治人物,他们在1912年结婚。他们女儿的出生几乎没有妨碍她的工作,她的私人生活也经历了一个和谐的阶段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她的丈夫应征入伍。科莱特写了许多报道(其中一些载入她的文集《漫长的时刻》中),同时又通过《米楚》回到了杂耍歌舞场的后台,那是一个甜蜜而辛酸的爱情故事。
    1917年,她在罗马开始与电影节打交道,看到了电影的前途,从此一直没有中止对电影的关心。
      1918年以后,她在报界和出版界担负一定的责任, 用短小的文字描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轻浮与茫然,出版了她有理由引以为自豪的小说,如《钟爱之人》、《田间的麦穗》、《爱情的终结》。第一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很年轻的男子和一个成熟女人的爱情,用作家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先兆:亨利离开了她,而她和非常年轻的贝特朗·德·茹伏内尔·亨利的前妻之子走到了一起。这一关系,在1925年莫里斯·古德凯出场后便结束了;古德凯伴随着科莱特一直到生命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9-21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5197.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多方的探索和考验
      科莱特娴熟地把握各种文体。在二十年代的《克罗蒂娜的房子》、《太阳的诞生》和《西多》里,她巧妙地行走在自传和虚构之间。然后她又重新拿起第三者叙事的笔,在十二年中出版了六部小说,其中有《雌猫》,一个嫉妒的悲剧,而这是科莱特所熟悉的,冷冰冰地讲述两个已婚青年和一只雌猫的奇怪三角关系。
      经济危机没有饶过科莱特:她给一个女友的信中写道:“钱可不好赚。”她甚至在1931年开过一家美容院,但很快就关了门。在这些活动的漩涡里,从第二年起,她发表了一部非常复杂的出色的论述:《纯与不纯》
      她也为电影写作(有好几部她的小说改编成了电影),为妇女杂志写作,为电台节目录音。但是关节炎使她逐渐麻痹,往往使她痛苦不堪。
      1939年9月3日对德宣战时,她写道:“我没有想到人类还会又一次走到这步田地。”经过几个星期的逃难后,她返回巴黎,一直到解放。莫里斯·古德凯因为是犹太人而被捕了,她费尽心机把他救出来。她的战争纪实(《逆向日记》、《我窗前的巴黎》),她的书信,悲怆而生动,道出了日常生活的困难。她的短篇小说,多少有些轻盈,避免提到当时的可怕情状,特别是在《吉吉》中,她再一次回到美好时代的交际花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3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