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3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7-30 15:29 编辑

      5166.玛格丽特·杜拉斯人物评价
      她的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作家王小波生前曾对法国文学大师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推崇:“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是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莫迪亚诺,还有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斯很难: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
      文学界认为,“杜拉斯与日本的村上春树和中国的张爱玲同为‘时尚标志’,她具有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惊世骇俗的叛逆性格和与米兰·昆德拉一样响亮的名字。她是一个令当代法国骄傲的作家,和通往法国当代文化的一条重要通道”。
      有评论称,“如果将一部电影定位西方电影从古典时期转为现代时期的里程碑,那无疑就是杜拉斯的以暧昧多义的主题,令人震惊的手法,多纬度地开创了现代电影”。
      作家孙甘露说,“中法两国文化相契的地方比较多,可以说杜拉斯和罗兰·巴特是其中的通道”。
      法国的评论家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尔称“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是形成杜拉斯作品风格的魅力之所在:意指的震颤波动。”“意指的震颤波动”,它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灵魂附属于一个特定的肉体,老天,它怎么可以被随意模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3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7-31 09:55 编辑

      5167.《厚颜无耻的人》
      本书是玛格丽特的处女作。但是,终生萦绕着作者的三角关系在此形成了:女儿、儿子、母亲。儿子与母亲超越了善与恶的关系,结成了一种复杂奇怪的联盟,而小姑娘永远被驱逐在外,得不到母亲的爱。这个奇怪的家庭,这个爱与恨滚成的富有黏着力和保护性的球成了这本书的主题。玛格丽特说:“这本书是从我这里掉下来的:恐惧和欲望,源自艰辛的童年的恶意……”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其人物形象、童年情结、爱情观念都对杜拉斯以后的创作定下了基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5168.《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小说写于1950年。中心人物是母亲,母亲为在印度支那购买的耕地免受潮水之害修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而一切辛苦全部枉费,堤坝被冲毁,殖民地并不是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2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5169.《直布罗陀水手》
      一个不幸的男人,在意大利一个小渔村罗卡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他决定抛弃女友和工作,跟这女人走。女人有一艘游艇,她的全部生活就是走遍世界寻找她爱过的直布罗陀水手。他上了船,他要邦她找到她的心上人。然而,爱情在这个想改变生活的男人和这个追寻旧爱的女人之间产生了。从欧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他们的海上旅行在他们微妙的感情交流中度过。如果他们找到直布罗陀水手,那将是他们爱情的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3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5170.《塔吉尼亚的小马》
      两对夫妇及一位好友同去山脚下一个荒僻的海边村庄度假。久旱无雨的酷热天气使原本就乏味的假期笼罩在令人烦躁不安的气氛中。对爱情的迷惘,对婚后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更使女主人公萨拉觉得仿佛生活在灾难之中。不久,萨拉在酒店结识一位男子,两人一见钟情、彼此吸引。然而,萨拉最终放弃这段私情,意识到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爱情,所有的爱情,都是一种爱逐渐消失的过程,于是,毅然与丈夫一起旅行,去塔吉尼亚看那美得难以形容的小马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8-4 10:39 编辑

      5171.《树上的岁月》
      怎样的孩子是“真正的”孩子?或“永恒的”孩子?《树上的岁月》对这位“母亲”而言有怎样的特殊性?到小说中体会一种独特的母爱吧……
      巨蟒吞食活鸡,遗恨吞食七旬老人巴尔贝小姐,这两个连续场景在一个小姑娘身上引起了深沉的思考。
      一个是门房,一个是清道夫,多丹太太和加斯东这两个忘年知交,从这两个最被人“瞧不起”的职业生发开来,嬉笑怒骂,要让我们“第一次在一个清道夫面前思考”。
     “他”和“她”的爱情是怎样开端的?与那块特殊的工地有何关系?从相遇到相识,其中的空间何其广阔、深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5170.《街心花园》
      内容简介:这些布列塔尼人本事很大,他们成千上万地在巴黎火车站下车。他们就是那些农村集市的流动商贩,卖点儿针头线脑的,或其他什么小东西。他们--成千上万--身无分文,只有死亡身份证。这些人脑子里只想一件事,那就是继续生存下去:千万不要死于饥饿,无论如何每天晚上能有个栖身之处。此外,他们也偶尔遇到个人,一块儿聊聊。说说大家的不幸,谈谈各自的艰难。这一幕幕发生在某个夏天,发生在街心花园里,列车车厢内,市场咖啡馆,那里人群络绎不绝,还有吹拉弹唱。照他们的说法,没有这些,他们大概无法摆脱孤独与寂莫。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却是一部并非普通的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5171.《夏日夜晚十点半》
      皮埃尔和妻子玛利亚带着女儿瑞丽特去马德里度夏,同行的还有年轻漂亮的克莱尔,他们的朋友途中遇到风暴被迫停留在一座小城,恰巧城里发生了凶杀案:罗德里戈・巴艾斯塔一怒之下杀死了不忠的妻子及其情夫。凶手尚未归案,小城沸沸扬扬,而玛利亚于一偶然机会卷入案情中,与罗德里戈・巴艾斯塔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皮埃尔、玛利亚和克莱尔之间的关系也就在此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7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5172.《英国情人》
      讲述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侄子裘利安·贝尔继承了他们家族的自由主义和**不羁,在爱情上极度自由,不考虑一般意义上道德和婚姻关系的束缚。他对二战前欧洲的沉闷感到失望,决定到中国来参加革命。于是,他写好遗书,接受了青岛大学的聘请来到了中国。然而,还没等他开始革命的准备,他已经被系主任的夫人闵所吸引。两个人之间萌生出了一种强烈的爱情,但是闵始终不愿意和裘利安·贝尔发生关系。正在裘利安感到失望的时候,闵忽然邀请他去北京。到了北京之后,闵完全展现出了她的另一面:一个修习房中术的、妖媚的,带有浓郁而古老的东方美的女性。在闵身上,新文化和中国的古老传统交叠在一起,一个新文化的女性保守自持,一个古老传统的东方女性大胆开放。这种几乎是双重性格的存在更加深刻地诱惑着裘利安,小说充满了官能的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8-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8-9 18:08 编辑

      5173.《副领事》
      故事发生在恒河岸边:法国驻拉合尔的副领事深更夜朝邻家花园开枪杀了人,他站在寓所的阳台上,向着拉合尔吼叫;在恒河岸边,游荡着一个秃头疯姑,她常常夜半歌唱;大使夫人是加尔各答最优秀的女人,然而,她却和几个英国男人出没蓝月亮妓院。孤独的副领事却疯狂地爱上了大使夫人。爱情圣手杜拉斯以凄美的文字写出了又一段不可能的绝望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4 0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