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5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7-5 04:08 编辑

      5145.米歇尔·图尼埃生平
      出生在一个父亲和母亲加斯科涅家庭,他的青年时光在圣日耳曼和讷伊塞纳河畔度过的。他的同班同学是罗杰尼米耶。他受的教育是由德国的文化,音乐和天主教。后来,他发现了思想的加斯东巴什拉。 他学习哲学在索邦大学和图宾根。在学习的过程希望教哲学的高中,但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他加入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那里学习和发展法国的文化。1954年,他在广告中对欧洲做出阐述。它还致力于报纸世界报和费加罗报。从1956年至1968年,他供职于Plon翻译德文。与此同时,他继续在广播电台的记者,他是负责签发暗室。他参加了1968年,与吕西安设立聚会德阿尔勒摄影。
      196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周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荣获大奖赛罗马杜法国科学院法国。他的愿望是写一篇关于流行哲学。在1970年,他的第二部小说《桤木王》经评审一致通过获得了龚古尔奖,并已售出4百万册。第二年,他6月30日公布《星期五或原始生活》——《星期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的简化版。他不喜欢写了一本书的儿童,因此,对这种权力读取儿童是一个质量标准。这本书成为经典的学校。它出售的副本和7百万被翻译成40种语言。
      1972年,米歇尔图尼埃成为会员的龚古尔学院,当选为第七届覆盖,接替菲利普。197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三个新的流星它讲述了两个双胞胎,约翰和保罗。
      他住在Choisel在古宅以及是读委员会加利玛尔。审议了“经典”,图尼埃是读取所有年龄在所有国家最多的人,他虚构的世界,非常受德国诗歌和德语文学(它承认君特格拉斯作为重大影响他的一切工作)是居住的怪物,对双胞胎,是中性和交叉为主题的反转。它分为现实和幻想。尽管批评可能提高其阅读的原始神话,宗教和历史的倒退,或语言反映了丰富的,高密度和多义,带来了新鲜的和有益的法国小说在1970年代。他被授予1993年歌德奖章和博士学位荣誉由伦敦大学于1997年。
      他曾在德国大学、法国电台和出版社工作,1967年发表《星期五》,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借英国作家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揭示人与他人以及与世界的关系的主题。1970年他发表《桤木王》,获得龚古尔文学奖。1972年他被选为龚古尔学院院士。三十年来,他又发表了多部小说和文学论著,1996年他又推出《埃雷阿扎尔或泉水与荆棘》。法国《读书》杂志刊登了他与记者玛丽亚娜·佩约的谈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6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7-7 10:35 编辑

      5146.米歇尔·图尼埃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哲理小说《皮埃罗或夜的秘密》和《阿芒迪娜或两个花园》,代表作《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等。
      43岁时,图尼埃才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作品《礼拜五》,改写笛福广为流传的旧作《鲁宾逊漂流记》,为其注入了深厚的哲学深度,结果一举赢得法兰西学院奖的荣耀。三年后他又以《左手的记忆》一书获龚古尔奖,之后更入选龚古尔学院院士,从此奠定他在法国文坛的权威地位。图尼埃自许为"哲学的走私者",一心想在小说和故事中传布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史宾沙诺和康德的哲学思想,特别擅长以旧有传说故事作基础,重新诠释,赋予不同的面貌,在法国文坛一片新小说的潮流中,独创一番局面。其它重要作品还有小说《流星》、《吉尔和贞德》、《四博士》、《金滴》等等,并著有众多文学评论、短篇故事及游记等等。图尼埃曾于1993年获哥德奖章的荣耀,并于1997年获颁伦敦大学荣誉博士,现居于巴黎西南边的一个小村落,持续创作。
    《桤木王》《风》《飞行的吸血鬼》《脚下的信》 《一把钥匙和锁》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虚无飘渺境》《皮埃尔或夜的秘密》《星期五或原始生活》《礼拜五》《公鸡的希瑟》 《在逃跑的汤姆拇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5147.《桤木王》
      米歇尔·图尔尼埃的力作,荣获法国1970年龚古尔文学奖,列入译文出版社《法国当代文学丛书》。小说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汽车修理库老板迪弗热一段富于寓意的经历:他在二战中应征入伍,在战争中,他自身嗜血的魔鬼般的本能得到了发挥,这种魔力使他变得像瘟疫一样,把痛苦和死亡带给所有健康的、美丽的生灵,最后成为纳粹政训学校里一个“吃人的魔王”。小说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人性、历史、战争等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5148.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法国小说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莫迪亚诺的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
      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7-9 10:14 编辑

      5149.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人物履历
      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有个哥哥吕迪,但不幸早逝。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祖籍是佛兰德尔的犹太人,六十年代的西方世界,人们为了填补日益加深的精神空虚,曾兴起一般追“根”热潮。在法国,这股热潮至今方兴未艾。是2014年10月期间比较受关注的人之一,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10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7-10 10:09 编辑

      5150.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主要作品
     《星形广场》(1968)《夜巡》(1969)《环城大道》(1972)《拉孔布·吕西安》(1974)《凄凉的别墅》(1975)《家庭手册》(1977)《暗店街》(1978)《青春》(1981)《记忆的小路》(1981)《如此勇敢的男孩们》(1982)《消失了的街区》(1984)《八月的星期天》(1986)《戴眼镜的女孩》(1988)《缓刑》(1988)《儿童更衣室》(1989)《蜜月》(1990)《废墟中的鲜花》(1991)《春季之犬》(1993)《走出黑暗》《多哈·布慧德》(1997)《陌生的女子们》(1999)《小首饰》(2001)《夜半撞车》(2003)《家谱》(2004)《青春咖啡馆》(2007)《地平线》(2010)《青春》(1983)《伊翁娜的香水》《凄凉的别墅》(1994)《拉孔布·吕西安》(1973)《旅途愉快》(2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1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5151.《星形广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68年发表的处女作,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拉法埃尔·什勒米洛维奇怀着扎根的意图,到处寻找自己的栖息地,最后以噩梦收场的故事,反映德国占领时期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1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5152.《环城大道》
      于1972年发表,是儿子寻父的故事。文中的“我”在17岁时看到父亲的一张发黄的旧照片,据此怀着深情,不畏艰难去寻找自己的父亲,但搞不清父亲是黑市走私集团的成员,还是被盖世太保追捕的犹太人。为探明真相,他甚至打入走私集团内部,最后在父亲被捕时挺身而出。可父亲却是一个无“根”的人——他只拥有伪造的“身份证”,他没有祖国,他还企望从儿子的一份中学毕业文凭中得到他的根基的确认,就像一个行将溺毙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1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5153.《夜巡》
      故事发生在二战德国占领巴黎期间。主人公先被一个盖世太保组织接纳为间谍,受命打入一个叫“地下骑士团”的抵抗组织;后来又受“骑士团”的委派,反过来调查盖世太保组织的情况。在莫狄阿诺笔下,像二战、盖世太保、抵抗组织这些概念都只是具有象征的意义。主人公身陷两个对立阵营之中,彻底的失去了自我(他甚至没有真实姓名)。为了找回自我,他先把“骑士团”的名单提供给了盖世太保,然后又开枪击伤了盖世太保的头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1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5154.《暗店街》
      主人公数年前因偷越边境时遭遇劫难,受到极度刺激后丧失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他给私人侦探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后,开始用探案技术在茫茫人海中调查自己的身世和来历。他通过种种线索搜集的许多片断,究竟是他的一生,还是他冒名顶替的另一个人的一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1-12 0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