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25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5135.《战争》
      摒弃了传统小说里最起码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着眼点仅在物质的世界。作为有着独立精神、存在于万物之外的人早己不存在。他们对物质的欲求已经超过了这个世界所能负载的程度,这就是战争爆发的根本缘由。每个人的内心都被由欲望而生的贪婪、饥渴、失望、仇恨、绝望挤得满满而终至爆炸。战争无所不在,不但在物质中发生,还在时间中发生,还在灵魂深处精神世界里展开。人类非常可怜,他们几乎无处可逃,物质挤压了他们站立的空间。在《战争》中,作者的敌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词语。它无所不在、无法把握,细微得不可触摸,庞大得不见首尾。词语还是他的武器。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的力量,在挣扎,在跳跃,在杀戮,不需要复杂的语法结构,不需要严谨的篇章布局。“无所不在的词”,在扼杀思想,在挑起战争,在充当先知,在书写现代的《创世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26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6-26 04:53 编辑

      5136.《乌拉尼亚》
      一位法国地理学家在墨西哥勘探地貌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坎波斯”——也就是“乌拉尼亚”。这里的人都是来自全世界的流浪者,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贫富阶级,人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孩子们的天性没有被压抑,他们不用上学,他们需要学习的是自由和真理。这个理想国在人类社会的围攻中被迫迁移,去寻找它的出路。作者通过对这个理想国的描述来讽刺当今社会的弊病,读来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27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5137.《看不见的大陆》
      是一本特别的书,一本反思失落的文明的书。勒克莱齐奥的大洋洲拉迦岛之旅,为我们开启了这块地球人视而不见的大陆。在茫茫大洋之中,在那些苍翠的岛屿上,依然是人开创了可亲可爱的文明史。然而就像其他殖民地一样,这是一部被西方主流文明掩盖和欺蒙的历史。勒克莱齐奥在岛上拾起那些古老的记忆和传说,告诉我们一个真实而美丽的大洋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28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5138.《飙车》
      是勒克莱齐奥短篇小说代表作,共收入十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少男少女,就是游离于文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物。他们排斥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人造风景,水泥森林般的城市让他们感到窒息,在他们眼里,城市是各种危险存在的地方,让人无法感觉、无法聆听,无法看见东西。他们渴望远离城市,与自然亲密接触,只有大自然向他们张开怀抱,为他们提供避难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29 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5139.《燃烧的心》
      是勒克莱齐奥一部由七个小故事组成的小说集。这七个故事中,有些其实是作家生活感悟的片断和速写,时间上也常常存在断裂。但它们的主题都是对“存在”的思考,对世界和生命的吟唱,从中可以见出勒克莱齐奥对边缘社会的关注与对现代文明的诘难。小说中的人物有的生活在现代都市,有的生活在孤岛荒漠;他们既在“这里”,又在“别处”。他们都用脆弱而敏感的心体验着梦想、自由、孤独、迷失、幻灭,甚至死亡。

点评

为了帖子连续性,仅以“点评”代回复。源源不断的文学常识,实在不容易坚持,辛苦了!  发表于 2015-6-29 0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30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5140.《饥饿间奏曲》
      是勒克莱齐奥的最新力作,是他献给母亲的自传体小说。从母亲的少女时代一直到结婚成家,小说透过一个女性的眼睛去看待二战,描述了战争给被占领的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正是在这样困苦的生活中,母亲被锻造成了一位独立坚强的女性,全篇洋溢着作家对母亲的脉脉温情,母亲的形象坚韧、忧郁而充满光彩。以“饥饿”开篇,再以“间奏曲”收尾,调动多种感官,给读者非一般的阅读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1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5141.《巨人》
      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早期创作的代表作,是对法国“新小说”派的传承和创新,在对景物的描绘中穿插故事情节,青年男女的爱情,海滩上天真的孩子,一切都融入了诗意的画卷中。在景物描写中运用通感、幻想等表现手法,亦真亦幻,虚实结合,把由对社会环境的感知转向一种对于存在的思考,为我们揭穿幻象的同时,也把他所期待的存在方式精雕细琢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2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5142.《沙漠》
      是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一九八零年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当年法国保尔·莫朗文学大奖。小说描绘了非洲沙漠中的游牧民族首领带领族人反抗残忍的殖民者的侵略。通过逃婚的游牧女孩拉拉在大城市里的生活际遇,描述了她与不公正世界进行的孤立无援的斗争。怍者独具匠心,将这两种抗争交织融合,让我们在领略沙漠异域风情的同时,强烈地感受到了非洲人民争取正义和自由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3 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5143.《奥尼恰》
      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在其创作生涯中地位极其特殊,是一部寻找历史踪迹的自传体小说。启程是为了寻找,寻找历史踪迹的旅程,在作者笔下化为三重:儿子樊当寻找亲身父亲之旅,父亲吉奥弗洛瓦寻找消失的文明之旅和梅洛埃黑女王寻找新城之旅。多重之旅在奥尼恰交汇,在历史与传奇、梦想与现实的交错中,展现的是非洲的天与地,人与物,是非洲人与殖民者无望但勇敢的斗争,是非洲不绝的历史与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7-4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5144.米歇尔·图尼埃
      1924年12月19日出生于巴黎,父母都是通晓德语的知识份子,因此他从小身受德语教育及德国文学艺术的熏陶。他在法国取得文学及法学学位后,留学德国攻读哲学。回国后在哲学教师资格会考失利,无法达成担任大学哲学教授的志愿,图尼埃于是转而进入电台、电视台及出版社,担任编辑及制作人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4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