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5-31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5-31 04:40 编辑

      5113.《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狂热地沉浸在回忆与忘却的主题里,在一座拥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城市里,戏剧演出正在进行,男人x与女人a相遇。男人告诉女人:一年前他们曾在这里相见,她曾许诺一年后在此重逢,并将与他一起出走。a起初不信,但是男人不停出现在她面前,并且不断描述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种种细节。于是,a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了,她开始相信,或许真的在去年发生过……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重要的是叙述与回忆,在讲述中,形成了强烈的风格,一种对于回忆的迷恋,与往事相纠葛的现实,从无法置信到若有所悟,似乎是镜中之镜,叠现出日常中不见的自己。
      电影的编剧是“新小说派”的代表罗勃-格里叶,在崭新的叙事时序中,营建了属于内心世界的空间和时间。影片中用了特别多的闪回,用法大胆,连续不断地闪,仿佛是切入内心的x光线。沉迷在回忆之中,有时候记忆只是一种表象,如果不去发现、去提醒或者就会失却真实的内心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1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5114.米歇尔·布托尔
      米歇尔·布托尔(1926——),法国新小说派重要代表作家,20世纪50年代登上文坛,先后发表《米兰弄堂》《时间表》《变》《程度》等作品,其中《变》获得一九五七年勒诺多文学奖,70年代定居法国尼斯,后逐渐淡出文坛,开始专注于学术。他的小说故事极其简单,但对词语以及词语之间的架构、组合有着自主追求。他曾被萨特誉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5115.米歇尔·布托尔个人履历
      米歇尔·布托尔也是新小说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和理论家。
      1926年9月14日米歇尔·布托出生于法国北方工业重镇里尔的郊区,其父亲在北方铁路公司工作。
      1929年全家人搬到巴黎定居,布托尔在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并利用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便利到处旅行,使他养成了日后一边写作一边漫游的习惯。
      后来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文学和哲学,但几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都未通过。
      他曾在哲学学院担任哲学家让·瓦尔的秘书,使他有机会认识了不少文化名人。
      在桑斯的马拉美中学教了几个月法语后,他借助一篇谈埃及教育改革的论文到了埃及,在尼罗河谷的一所学校教法语。然后他非常幸运地成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外教,开始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并通过作家乔治·朗布里西的引荐在子夜出版社出版了《米兰弄堂》、《时间表》、《变》和《程度》,这4部小说作品在文坛冒出新鲜而奇异的火花,作者富有才情的写作试验、独特的风格、渊博的知识以及大胆的创新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重要地位,被萨特预言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
      1960年,布托尔在出版了他的第四部小说《度》之后,开始了他的旅行:三次居留美国。70年代以后,他开始定居在尼斯,同时在大学里兼任教授,逐渐淡出文坛,但学术研究的范围却大大地扩展了,包括戏剧、诗歌、音乐、绘画、雕刻、人种学、乌托邦、梦。
      他在学术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运动体》(1962)、《梦的材料》(1978),《绘画絮语》(1969)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5-6-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童老弟,忙得不参加聚会了。好长时间没没见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5-6-2 13:40
顽童老弟,忙得不参加聚会了。好长时间没没见你了。

      一叶小舟好!老顽童无事瞎忙,自己都找不着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5116.米歇尔·布托尔
      个人生平
      譬如《变》出版后,有人老问他为什么用第二人称叙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又写了一本关于小说中人称的用法的书。于是他出的小说越多,写的随笔论文也越多,以便阐明他写的那些小说,他的作品也就越来越膨胀。在回答人们提出的那些问题的时候,他也开始背离小说,用随笔来解释创作的前因后果,他的写作手法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应出版社的要求,我曾经重新尝试过写小说,编辑说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必须写小说。但作品刚开始写,就变成了另外的东西。所以,45年来,我不再写小说了。永远也不会写了。”
      但布托并不认为小说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还有许多绝世佳作等待着人们去写。最伟大的小说是超越国界的,可以与戏剧、随笔和诗歌相互交融,成为真正的叙事诗,就像波德莱尔谈到巴尔扎克时所说的‘他是我们最伟大的诗人’。福楼拜、乔伊斯和司汤达对我来说首先是诗人。新小说把罗伯-格里耶、克罗德·西蒙、萨罗特、克罗德·奥利埃和我5个各有千秋的人聚集到一起。我不觉得我们像193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流派一样形成了一场文学运动。但有一点是真的,我们都在寻找一种新的小说表现形式,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艺术成就
      布托尔从来没有停止过创作,除了小说、随笔,他还创作诗歌和绘画作品。他已经创作了1300多部作品,这还不包括那些翻译作品以及与别人的合集。“我很难相信我已经写了那么多的书,超过1000部。人们看到这么多作品,以为我毫不费劲就写出来了,实际上,写作总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写《时间表》和《变》的时候,我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布局,洋洋洒洒地列出写作大纲和细节。我写出一部分又重新写,有些章节重写了50遍。雷蒙·胡塞尔曾说:‘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我也可以这么说,我只是希望这些流出的血对人们有益。”
      从1960年代起,他开始写一些很特别的诗,那是与雕塑家、画家和摄影家等其他门类的艺术家的对话。他对绘画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很早以前就开始不停地画画。他父亲在铁道机关工作,把所有的休闲时间都用在画水彩画或者做木雕上,布托那时就梦想变成画家,实现父亲没有实现的理想。他还拉小提琴,想做音乐家。他什么事都尝试过,最后是文学占了上风,但他依然怀念画画和音乐。“我跟画家们在一起比跟作家在一起更自在。如果不是他们恳求,很多作品是写不出来的。所以他与许多画家合作过,进行过一些试验写作,在绘画作品中进行创作。在西方,艺术作品特别受到保护。它们被装进玻璃柜中。进入这个柜子,也就是闯入禁区。我想打破这个自有理由的禁区,但我也有理由打破禁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5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5117.《变》内容简介
      你是罗马斯卡贝利打字机公司驻巴黎代办处的经理,经常因公务而乘火车往返于巴黎与罗马之间。但这一次你踏进三等车室的时候,却不能让公司里任何人知道你离开几天是为了去罗马,因为你是为了你在罗马的情妇塞西尔而去,她是你年轻时代梦想的重新焕发,她是你青春的秘密源泉,你已下定决心要和她在一起,并为她在巴黎找到了工作。你准备找适当的时机和妻子摊牌,因为你认为你们两人中间早已没有爱情了(如果说过去确实有过青年时代的热情的话,那么,它和塞西尔带给你的欣喜和解脱的感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剩下的只是循规蹈矩的生活所带来的束缚感以及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虚伪。
      火车走了一站又一站,你坐在不太舒适的车室里,回忆与塞西尔的交往,也回忆起年轻时与昂里埃特的爱情。火车渐渐驶近罗马,你的脑海里产生了愈来愈多的想法,并开始怀疑你终于做出的决定,怀疑它是否确实存在,是否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6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5118.雷蒙·格诺
      雷蒙·格诺,1903年2月21日生于勒阿弗尔(塞纳-因弗里厄省,今滨海塞纳省),曾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76年10月25日在巴黎去世。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数学家,文学社团“乌力波”(潜在文学工场,Ouvroir de littérature potentielle,简称Oulipo)的创始人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5-6-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该发硕士学位证书了!宋教授是博士后了!
通过学习确实大有益处,在此竭诚致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6-9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帆 发表于 2015-6-6 09:50
好呀,该发硕士学位证书了!宋教授是博士后了!
通过学习确实大有益处,在此竭诚致意……

      ~\(^o^)/~  感谢罗帆颁发博士后证书!给奖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4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