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17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5072.朱利安·巴恩斯创作生涯
      巴恩斯第一部作品《伦敦郊区》发表于1980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写主人公,伦敦偏远郊区的克里斯多夫从伦敦到巴黎游历和遭遇的故事。
第二部长篇小说《她遇见我之前》(1983)讲述一个历史学家的复仇。他由于其第二任妻子的过去种种,而充满仇恨和嫉妒,最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
     《福楼拜的鹦鹉》(1984)标志着巴恩斯创作艺术和手法的创新。它突破了前此他小说里的那种传统的线性结构,以讲述一个上了年纪的医生的传记片段为其特征。
      与这部小说相同,1989年问世的《十又二分之一历史》也是一部以非线性结构谋篇布局的小说。
      而此前三年发表的《盯住太阳》(1986),则是一部描述女主人公在处理感情纠葛、现实与道德伦理的关系中,逐渐成长的过程,标志着巴恩斯在文学创作上的勃勃雄心。
     《尚待商榷》及其姊妹篇《爱与其它》先后于1991年和2000年问世。前者演绎一个当代三角恋爱的故事。小说分别从三个人物的视角轮番向读者叙述自己的观感和遭遇。后者是十年后,对这些人物的重访。长篇小说《死亡的知觉》于2011年8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5-4-17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以前从来没看过,以象你多学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18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兴国 发表于 2015-4-17 20:01
长见识,以前从来没看过,以象你多学点。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18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4-25 06:10 编辑

      5073.朱利安·巴恩斯作品
      长篇小说
     《伦敦郊区》(1980)
     《她遇见我之前》(1982)
     《福楼拜的鹦鹉》(1984)
     《盯住太阳》(1986)
     《十又二分之一历史》(1989)
     《尚待商榷》(1991)
     《豪猪》(1992)
     《英格兰,英格兰》(1998)
     《爱与其其它》(2000)
     《亚瑟与乔治》(2005)
     《终结感》(2011)
      短篇小说集
     《穿越海峡》(1996)
     《柠檬桌》(2004)
     《脉搏》(2011)
      其他
     《来自伦敦的书信》(1995)
     《有所宣示》(2002)
     《买弄厨艺者》(2003)
     《无所畏惧》(2008)
      侦探小说
     《达菲》(1980)
     《乱弹之都》(1981)
     《猛然一脚》(1985)
     《毁灭》(1987)
      所获荣誉
      2011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长篇小说《福楼拜的鹦鹉》(1984)、《英格兰,英格兰》(1998)《阿瑟与乔治》(2005)《终结感》(2011)四度获入围曼布克奖短名单。
      2011年以小说《终结感》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同时,他还是获得梅迪西奖和妇女奖的唯一英国作家。
      社会评价
      2011年10月18日,朱利安·巴恩斯以小说《终结感》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评委:“受困于日常生活的悲剧如此感人、如此敏锐,人们只能几乎盲目地、以片断地形式面对——而这,正是真正大师级小说的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20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5074.《福楼拜的鹦鹉》
     《福楼拜的鹦鹉》曾入围1984年英国布克奖决选名单,并获得杰弗里·费伯纪念奖,一举奠定了朱利安·巴恩斯在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
      福楼拜的两处故居都有一只鹦鹉标本,究竟哪一只才是福楼拜当年的那只7主人公杰弗里·布拉斯韦特,一位英国老医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对福楼拜的鹦鹉的寻访之旅,引出了有关鹦鹉的主人——福楼拜的作品和生平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以小说的形式为福楼拜立传,又着意打破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在文本形式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实验性。作者阐述了对把握历史的困难、真实与虚构的界限等问题的看法,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21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5075.《10 1/2章世界史》
     《10 1/2章世界史》这部小说是巴恩斯被研究和讨论得最多的作品。
      全书以挪亚方舟的传说为主线,包含十章故事和一章“插曲”(所谓1/2章),或戏说《圣经》,或品评名画,或演义历史,或虚构未来,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历史的虚构性以及虚构的历史是如何产生并变身为“真实”的,以方舟的隐喻讲述了人类在历史的汪洋中孤独漂流,寻求救赎的命运。作者在“插曲”中将挽救历史的希望寄托于爱情,它是人类最后的“方舟”。
全书如同一组拼贴画,呈现出一部寓言式的“世界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22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5076.《亚瑟与乔治》
     《亚瑟与乔治》亚瑟和乔治生于英国十九世纪末,但出生环境截然不同。亚瑟是医生,后成为大名鼎鼎的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乔治却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律师,为铁路法而努力呼吁。但在新世纪初,他们因轰动一时的”大沃利帮派”案走在了一起。乔治因此案深受牵连,亚瑟利用一切侦破手段为其鸣冤。作者深入调查,发挥想象,再现了这个被长期遗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环境.反映了罪过与无辜、民族与种族等人类固有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23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5077.《终结感》
     《终结感》全书讲述一名刚离婚的中年男子,意外得到一份神秘“遗产”。这逼迫他重新检视自己的过去,重新评估人生的价值,这才发现原来他生命的真相遭到掩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24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5078.《柠檬桌子》
     《柠檬桌子》是朱利安·巴恩斯关于变老和死亡的短篇小说集。
      书中的人物大多已步入老年,他们一方面明白留恋激情和欲望是愚蠢的,一方面又将它们虔诚地保存在记忆中。这些自感越来越无力于追求生命之乐的人,正以各自的方式面对衰老与死亡,并越发知晓青春和生命的意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4-25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4-25 06:29 编辑

      5079.J.唐利维的《姜人》
      詹姆斯·帕特里克·唐利维出生于美国布鲁克林,二战中他曾在美国海军服役。之后,年轻的唐利维移居爱尔兰并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在英国和爱尔兰生活多年后,1967年他取得爱尔兰公民身份。唐利维的创作吸收了爱尔兰特有的喜剧传统,具有詹姆士·乔伊斯和萨谬·贝克特式的喜剧幽默,他自己却声称亨利·米勒和卡夫卡才是真正影响他文学生涯的两位大师。唐利维的代表作《姜人》(1955)被列为20世纪最优秀的百部英文小说之一,该作品奠定了其狂想的不羁的、跳跃幽默的叙事风格。小说通过讲述美国人塞巴斯蒂安·丹杰在爱尔兰生活、求学的人生际遇,塑造了他作为一个外乡人,在陌生社会中探索和寻求爱情及人生意义的孤独和艰难。小说围绕主人公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学习,爱尔兰的窘迫生活,他与妻子和几个情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在充满敌意的社会中,主人公丹杰是一个孤独的局外人。他贪婪、好色、嫉妒,大部分时间都在追逐女人和酗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1-12 0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