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5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5 05:18 编辑

                         1970年2月23日        
      昨天夜里11时30分起来和面,到凌晨1时30分又小憩一个多小时,三点半钟开始炸油条,一直忙到八九点钟才吃上早饭。接着我和一名同志接着工作,让其他人都去休息。下午一点半钟同志们逼我休息,我才又睡了几个小时的觉。
      晚上继昨日学习毛主席的“评西北大捷兼论人民解放军新式整军运动”一文,又学习了元旦社论,深入地讨论了两忆三查的意义,工作的方法。炊事班很难参加全连的会议,只有自己搞,要靠自己的努力。炊事班能否成为全连的典型,就看我们的努力了。
                                 1970年2月24日
       炊事班的烧柴成了问题,原来有人专门给我们劈柴,现在没有木头了,劈柴的也都上山工作去了,炊事班是靠自己现弄现劈对付着过。三个大锅两个炉子,一天得用多少柴火啊!现在是一有功夫,两名小女生就拿起锯和斧子,连饭都不能吃就去放“站干”,这种情况我已经和连里说了,希望能够改善,否则会把大家累垮的。
      晚上班以上干部开会,研究两忆三查的问题。下一步是搞忆苦教育和忆苦活动,要开批判会。问题的关键还在班长,只有这些人发动起来,再团结一些骨干,带动全体,就会取得胜利的效果,达到巩固部队,加强部队建设的目的。
                                    1970年2月25日
      上士上次回孙吴有几样东西没有运回来,加上得算几笔账,我回到孙吴。炊事班的工作做了一般交代,怕是副班长负不起来责任,也和领导打了招呼。
      一连正在忙乎搬家的事,一踏胡涂。二连和五连调动很大,士气很高。众说纷纭,杂谈皆有,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5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5 05:16 编辑

                             1970年2月26日      
      情况又发生变化,根据工作的需要,我又要调往营建办工作,担当采买员职务。
      这样,我就要回山交代工作了。
       我的工作是清楚的,账目随时可交,目前还剩十几天的工作,营建办等不及,只好移交一下。下一步工作,基本不用买什么东西,只是接一下账,准备最后结账。根据营里的意见,准备交给上士同志。
      现在要做的是还清几笔帐,到财务室结算一下二月份生活补助,明天一日足矣,后天上山。
      未来的工作又是东跑西颠了。今天连里做了决定,明天往五连的驻地搬家,我去看了一下,条件很不好,这个锻炼的机会对于我是没有机会了。我清楚我的工作是临时性的。革命战士就是这样,要做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现在不是又要搬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5 21:22 编辑

                    1970年2月27日      
       今天就回到了平山。
       正值连里要搞忆苦,晚上和同志们一起讲了家史。最后一次和同志们讲这些事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搞三查了,有些难舍的伤感。
       是的,在我担当司务长的四个月里,我深感这些同志是怎样的优秀,他们忘我的创造性的工作,保证了后勤工作的圆满完成,我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他们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当我要离开战斗的平山时,我不能不总结自己的工作。我的工作没有做到底,但我尽到了我的能力,完成了我应该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的努力,炊事班的思想是健康的,作风是过硬的,任务完成是好的。目前,工作进入扫尾阶段,同志们是会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几个月来,和同志们们一起里里外外,没黑没白地干,山上山下地跑,不仅锻炼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而且学会了怎样管理生活,怎样管理思想,怎样管理炊事班,怎样做好饭。明白了做好一个管家人是不容易的,要有红心,有信心,有恒心,有决心,不能有霉心,坏心,灰心,而且在经济上要清楚,要认真,不能马虎。我的工作已经向上士做了交代,明天还要公布一些账目。就要下山了,收尾工作留给同志们了,我把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还有我的希望都告诉了大家,并且征求了同志们的意见。相信同志们经过两忆三查一定会焕发出更大的干劲,取得最后的胜利。
       也许是平山的最后一夜,是暖和的,舒适的。
                              1970年2月28日
       根据连里的决定,明天回孙吴。今天主要是整理账目,准备公布。晚上连里要开批判会,我还要为炊事班拟稿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6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6 06:56 编辑

                         1970年3月1日      
      连里出人一上午查完了我的账目。我的账目很简单,是累计的收支账,在收入九千多元的帐目中,我只搞错了一元钱,经同志们查出来做了改正。我把为什么结余的原因以及领取国家补贴的情况向同志们做了说明,如果按每人每日八角钱,那么在我管理的阶段仅仅结余九十多元,基本都吃到大家的肚子里了。为了使同志们明白我的账目,我不仅让大家详细地查,还和大家讲具体的数字。经济民主是我军的三大民主之一,弄清账目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把账目弄清之后,我把凭证拿了回来,还要保存起来,以备将来有人查看时,有根据可查。
        晚上回到孙吴。营长同志勉励我要更好地完成将来的工作任务。我们是老相识了,到边疆第一批认识的人中就有他。我希望他放心,到任何时候我都不会给党,给毛主席丢人。我又回到机关了,但还是要立足边疆,立足连队,放眼世界,准备打仗。
       今晚就住在营建办。一连已经全部搬家,二连已搬到一连的驻地。我的东西丢了一个书箱,里边有一双新军鞋,不知能否找到,主要是书,太可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6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6 06:59 编辑

                   1970年3月2日      
      到一连的新驻地看看,情况还是不错的,都住进了房子,也不是很冷,只是刚刚搬过来,困难还是有的。没有马棚,也没有马草,真正安顿下来要有一个过程。
       据说连队里有一些矛盾,都是不利于团结的。要想使一连重新振作起来,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搞好政治建军,作风有人带,政治有人抓,生活有人管,纪律有人查,只要干部带好头,大家团结一致,一分队还是可以恢复元气的。
       今天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一周年,一年过去了,我们和苏修的战争没有爆发。国际上各种矛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苏矛盾加深了,美苏矛盾围绕着中东,越南,德国以及帝国主义与社会帝国主义的利害关系也更加深化。随着世界革命风暴的兴起,不管是革命制止战争,还是战争引起革命,我们都要准备打一场人民战争。现在是谈判的时代,什么中苏谈判,中美谈判,越美谈判,两个德国的谈判,苏美的谈判,等等。可是这并不意味不会发生战争。我们要明白,只有常备不懈,才能制止战争,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才能遏制战争。我们要善于分析这些因素,从分析中看趋向,从趋向看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傲雪寒梅 发表于 2012-7-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5 05:12
1970年2月23日        
      昨天夜里11时30分起来和面,到凌晨1时30分又小憩一 ...

炊事班记事.很有趣.我虽没在炊事班干过.但是有一件事记得很清楚.

有一天,我们几位老师去吃饭早了些,就帮忙下笼屉.董老师大叫一声.妈呀.一窝小老鼠蒸熟了.一听有老鼠,我们几个过去一看,天哪,真恶心,老鼠粉白粉白的挤在一起.好几只呢.董老师胆子大.拿起了那个方砖似地馒头.小老鼠顿时掉到屉布上了.我们女老师吓跑了.谁也没吃那顿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傲雪寒梅 发表于 2012-7-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5 05:16
1970年2月26日      
      情况又发生变化,根据工作的需要,我又要调往营 ...

那时候就是这样.时刻服从组织调动.

      记得我那时,不喜欢当老师的.我的愿望是当个演员.可是到农场了.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了.只能是参加个宣传队的演出而已.调令来了,不服从连队不给开支了.只好去了团部学校.这一干就是到提前退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6 16:41 编辑
傲雪寒梅 发表于 2012-7-6 10:53
那时候就是这样.时刻服从组织调动.

      记得我那时,不喜欢当老师的.我的愿望是当个演员.可是到农场了 ...


回城后,我在母校教了两年书,后来铁路招工,为了两地生活的方便,考虑铁路有公免,利用大休可以去赵光探亲,便离开了学校。在企业退休,比学校要差一半的养老金,这就是我的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傲雪寒梅 发表于 2012-7-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6 16:40
回城后,我在母校教了两年书,后来铁路招工,为了两地生活的方便,考虑铁路有公免,利用大休可以去赵光 ...

    不要遗憾了.好歹您也回到了家乡.比我强多了.工资多少虽说很解决问题.但是我觉得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强.
好好享受生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6 18:53 编辑

                           1970年3月3日
       今天休息。
       高度的自觉,对于像我们这种工作的人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分散,二是独立,三是远离领导。没有主动的工作精神,没有独立的工作能力,没有一定的主意和判断,只能是给事业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营建办是怎样一个单位呢,在组织上它隶属师计建科,在业务上它为一营服务,在管理上它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一共就那么几个人,主要是设计,计划,材料。
      我的采买员工作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要从零做起。作为一个采买员首先应该具备的是高度的全局观念,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机敏的工作作风。要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在经济上一清二楚,不能假公济私。至于业务,只要肯于学习,总可以入门并且不断成熟的。只要依靠组织,依靠群众,老老实实地办事,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