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17 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17 05:19 编辑

      4964.彼得·凯里
      彼得·凯里(Peter Carey,1943—),澳大利亚小说家,1974年,他结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历史上的胖子》,一举成名。1990年应纽约大学之邀,任住校作家至今。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历史上的胖子》、《战争的罪恶》,长篇小说《幸福》、《魔术师》、《奥斯卡和露辛达》、《杰克·迈格斯》等。曾获的迈尔斯·弗兰克林奖,英联邦作家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18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19 06:12 编辑

      4965.彼得·凯瑞生平
  彼得.凯瑞是广告人出身。他是一九四三年出生在澳洲墨尔本附近的小镇巴克斯马什(Bacchus Marsh),父亲是汽车推销员。
  1948-1953年凯利在当地学校上学,毕业之前就转学到同州考瑞奥的吉隆语法学校读书。1961年,他被墨尔本的蒙纳士大学录取,学习化学和动物学,但因一次交通事故导致学业终端。
  1962年-1967年他为墨尔本的很多广告公司工作过,期间结识了作家巴里·奥克雷和莫里斯·劳瑞,他们把最新的欧美小说介绍给他阅读。1964年他和Leigh Weetman结婚。这一段时间里,他广泛的阅读,特别是詹姆斯·乔伊斯,塞缪尔·贝克特,弗兰茨·卡夫卡和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并于1964年开始自己的创作。1968年,他已经积累了一些未发表的手稿。60年代末,他到欧洲和中东旅行,1968年到达伦敦,继续自己的广告事业。1970年,他回到了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和悉尼从事广告行业。
  1974年凯里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历史上的胖子》(The Fat Man In History)。他的朋友莫里斯·劳瑞在《国家评论》上为这篇小说集写了第一篇评论。同年,他和妻子离婚,前往Balmain为格雷广告公司工作。1976年凯里前往昆士兰岛,打算在那里写作三周,然后在悉尼工作一周。这一段时间他完成了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战争罪恶》里面的大部分作品和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幸福(bliss)。1980年凯里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19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19 18:52 编辑

      4966.《奥斯卡和露辛达》
      故事坐落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男主角奥斯卡.霍普金斯出生于英国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普里茅斯兄弟会」家庭,自幼患有恐水症,曾在牛津大学攻读神学。奥斯卡其实并不是典型或守旧的神职人员,他既吸食鸦片,又精研睹博,後来脱离兄弟会改信英国国教,在神学院中潜心研究朴克牌技和睹马,毕业之後被「发放」到澳洲传教。作为一名流亡澳大利亚的牧师,奥斯卡渡海远行的目的是为了赌博和探险,而不是济世传教,这意味著一开始,凯瑞就把「传教」背後的殖民意识和私人动机,予以昭然揭露。传教的背後,负载的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冒险热情和帝国男儿的英雄意识,尽管奥斯卡从来就无法预知最後会为了一场「爱情睹博」而客死异乡。
      露辛达则是一个澳大利亚农场主的女儿,具有叛逆不羁的性格,自幼失去双亲,但却继承一大笔遗产。18岁之後只身前往雪梨,遇到一位懂得玻璃工业的年轻牧师丹尼斯.哈撒特,并在他的协助下买下一家玻璃工厂。
      奥斯卡和露辛达两人在duchang邂逅而坠入情网。两人的亲密关系与dubo行为被教会发现,奥斯卡因而被革除了神职身份。露辛达深爱奥斯卡,想以「赠送财产」的方式证明她对奥斯卡的爱意,於是两人以「dadu」的方式相互证明彼此的心意。露辛达要求奥斯卡将一座「玻璃教堂」送往哈撒特任职的教区,如果奥斯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她将以所有家产相赠。露辛达雇请具有探险经验的杰弗瑞全程护送奥斯卡,无奈的是,杰弗瑞是一个殖民主义暴力份子,一路上的暴行令奥斯卡怒不可遏,最後用斧头将他砍死。到达目的地以後,处於杀人恐慌中的奥斯卡,在寡妇米莉安.查德威克的诱惑下与她成婚。醒悟过来的奥斯卡後悔莫及,来到船上的玻璃教堂中忏悔,不幸船体断裂,教堂与奥斯卡双双沉入贝林杰河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0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4967.《杰克·迈格斯》
      杰克·迈格斯是英国人,年轻时被流放到澳大利亚,服刑期满后,在当地开砖瓦厂发了财,于是返回伦敦寻找他曾经帮助过且已成为英国绅士的“养子”。但“养子”忘恩负义,躲了起来。当迈格斯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他时,他却把枪口对准了恩人。一场冲突后,迈格斯携同救他的女佣人梅西逃离伦敦,回到澳大利亚,儿女成群,事业有成。
      迈格斯从青年时代离开伦敦到澳大利亚,再从澳大利亚回到伦敦,最后又回到澳大利亚,这是一个寻根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找文化身份的过程,这之间产生的冲突,实质上是帝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冲突,是新旧文化身份的冲突,而这,正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1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23 01:22 编辑

      4968.伊夫林·沃
      伊夫林·沃,(1903—1966)英国作家,全名阿瑟·伊夫林·圣约翰·沃,1903年10月28日生于英国汉普斯特德。伊夫林·沃被誉为“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和最在成果的讽刺小说家之一”。
      其父阿瑟·沃系英国著名出版商兼文学批评家,也是一位虔诚的英国圣公会教徒。伊夫林·沃从小就受到两方面的环境薰陶:宗教与书本。沃的父母给孩子读故事,并与他们一起讨论作品。沃在7岁时就写过一个题为《赛马的诅咒》的短箱小说,并被收入一个成人作品集中出版。他和他的哥哥长大后都成为作家,与儿时的家庭影响关系颇大。沃上中学时,被父亲送到圣公会教会学校,每天早晚两次礼拜,周末则要去3次。据沃本人回忆,他当时并不觉得这种宗教仪式过于繁琐。1921年至1924年,沃在牛津大学的赫特福德学院学习,1924年遂转入希瑟利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不久之后,沃便发现绘画亦非其爱好,又去当中学教员,可两年之内被开除了3次,从此开始酗酒,并企图自杀。直到1927年,沃才正视现实,开始从事家人所擅长的文学创作。他先试笔创作了数篇短篇,还写了传记文学,1928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衰落与瓦解》,一举成名。此后,沃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集两部,以及书信集数部,其中被誉为佳作的有:《衰落与瓦解》,《一把尘土》(1934)、《旧地重游》(1945)、《荣誉之剑》(1965)等。沃曾于40年代后期为《旧地重游》搬上银幕一事访问好莱坞,并根据此间搜集的素材创作了《受爱戴的》(1948),这是他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2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22 05:10 编辑

      4969.《衰落与瓦解》
   《衰落与瓦解》讲述的故事中有犯罪、牢狱、欺诈、假死,有卖弄风情美妇的情色挑逗,有初涉世事青年的迷茫,有官场权术的纵横与权势和美色的交易。在当今的“写手”看来,如此这般的情节,是想像的文字任意施展的广阔疆域。如果不作放手铺叙,简直是暴殄天物。  
 《衰落与瓦解》故事的开端,是叙述神学院学生保罗因为行为不检而被牛津大学开除。尽管他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谓行为不检仅是遭受牛津那些贵族学生的恶作剧所致。可是无辜受辱的他因为家世平平,只得忍气吞声地离开牛津,在北威尔士的拉那巴城堡小学充任教师,解决生计问题。在那里,保罗结识了同是教员的格莱姆斯和普伦德格斯,拉那巴城堡小学的校长费根博士及其两个待嫁的女儿,还有管家菲尔布雷克。费根博士要求保罗给学生比斯特切温德“开小灶”教授风琴课……小说的情节就这样平庸,但并不乏味。因为读者在阅读时会有读狄更斯作品的似曾相识感觉。狄更斯的讲述就是如此不紧不慢,可又蕴含英国式的幽默,嘲讽那些所谓社会上层人士。伊夫林·沃可以说深得狄更斯的衣钵真传。
   《衰落与瓦解》分成三部,第一部中,他的文笔慢条斯理,展示教员格莱姆斯和普伦德格斯,管家菲尔布雷克对保罗各自叙述自己的经历,诡异的是,他们的身世叙述,有数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不同版本。其实,那可是小说人物的登场锣鼓哟!这三人和学生比斯特切温德,将是小说主人公保罗命运发生变化的关键人物。果然,《衰落与瓦解》第二部立即“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学生比斯特切温德的寡母马格特邀请保罗来自家城堡做客。美色与财富兼具的她欲擒故纵,考察了保罗的性能力后宣称下嫁保罗。被马格特美色所惑的保罗中了圈套,在与她婚礼前锒铛入狱,成了马格特经营非法卖淫勾当的替罪羊。
   《衰落与瓦解》的第二、三部,是贵族上层的伪善和监狱黑幕的污垢之写照。英国式的幽默和嘲讽,化身为速写的简洁、传神,即便略有侧重的场景刻画,也是笔触一如钢笔画之简练。小说情节涉及人物的假死和更名,死而复生、改头换面、李代桃僵,说其跌宕起伏,毫不为过。可是,作者都略作勾画,只是文笔所致之处,犹如饱蘸着讽刺的墨汁。书中人物的外貌勾勒多半寥寥数笔,却因辅之符合其社会角色的语言表述,特别是人物的对话而相得益彰,又有供读者回味的悠长余韵。这正是伊夫林·沃的艺术造诣和美学追求。
   《衰落与瓦解》中对话与人物的匹配,犹如影子对事物的贴身紧逼。作家的全知全能视角如同光照。有了这光照,小说里的角色立即鲜活生猛,无须多添赘笔。不仅如此,伊夫林·沃的能耐又在于将那光照里掺兑进了嘲讽的精魂——他唆使嘲讽修理那时代欧洲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那嘲讽仿佛是挂在作家嘴角一丝俏皮、一绺若有若无的坏笑。书中那句不止一次出现的祝酒词“为命运这歹毒的妇人干杯。”在小说结尾的现身,犹如画龙点睛。那正是一丝俏皮、一绺若有若无的坏笑之借尸还魂。  
  小说中保罗的命运变幻,正是为了讲述那个时代的“衰落与瓦解”。伊夫林·沃在书中说:“保罗根本当不成小说的主人公,他存在的意义只是把一连串的事件联结起来,而他的影子是这些事件的见证人。”伊夫林·沃的这句话,应该是生怕读者会错意而特地提个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3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4970.《邪恶的肉身》
     《邪恶的肉身》创作发表于193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上层社会中出现了全新的一代年轻人,在表面的光鲜亮丽之下暗藏着阴郁与脆弱,他们就是代表了二十年代浮华而又绝望精神的"妖艳的青少年"。他们既天真又世故,将不安于现状的心智与邪恶的肉身不知疲倦地投入到一次次反复无常的胡作非为当中,饮鸩止渴般寻求着永无止境的感官刺激和欲望满足,却又远远欲壑难填。《邪恶的肉身》即描绘这一代"妖艳的青少年"群像、深挖这个时代精神的经典名著,因此,"它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属于那一类似乎总结并界定了一个时代的小说珍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4 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4971.《一把尘土》
      《一把尘土》是伊夫林・沃创作巅峰期的杰作,描写了一个家庭的解体和男主人公在南美热带丛林中的探险经历。赫顿庄园的女主人布伦达不甘于乡间的寂寞生活,背着丈夫托尼在伦敦租房与一位贫困浅薄的大龄青年同居,后来又向丈夫提出离婚。灰心丧气的托尼因而在南美丛林中历险,最后被一个喜爱狄更斯著作而不识字的印第安人禁闭,成了为他朗读狄更斯小说的囚徒,赫顿庄园因托尼被判定失踪而由族人继承。本书名取自艾略特的《荒原》,主题也与之隐隐对应。托尼的家庭悲剧与伦敦社交界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战后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在托尼“哥特式世界的空难”中,略带讽刺地道出了对当代文明的深刻控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5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4972.《旧地重游》
     《旧地重游》从一对少年的友谊入手,描写了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一个贵族家庭的生活和命运。本书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出身贵族家庭,他的父亲老马奇梅因侯爵一战后抛下家人长期和情妇在威尼斯居住;他的母亲表面笃信宗教,却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父母的生活丑闻给子女打下了耻辱的印记,扭曲了他们的天性。塞巴斯蒂安,在家庭的负累下终日以酒度日,潦倒一生。而长女朱莉娅,年轻美丽有思想,却由于宗教断送了爱情和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5-1-26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1-26 05:31 编辑

      4973.《荣誉之剑》
     《荣誉之剑》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作品。与以往战争题材的作品不同,小说着重描写一个人对战争的体会。它虽然命名为“荣誉之剑”,内容却是对荣誉的幻灭。相对于一般战争作品的宏大的冲锋陷阵场面,它最大的场面却是描写一场溃不成军的大撤退。因而,它的基调是讽刺,又有一种怀旧的伤感和无奈。小说写到了很多历史场景,将讽刺与传奇、反讽与同情融合在一起表现战争。它记录的不是英雄的业绩,而是战争的荒诞不经和人生的混乱不堪。通过叙事者的个人视角,写出了一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历史”。
     《荣誉之剑》小说的讽刺特色和闹剧式的处理手法,对英国军队上层作了辛辣的讽刺,描绘了一个个毫无英雄气概的“反英雄”角色以及一出出由色厉内荏、虚张声势的军官们所上演的高潮突至的丑剧。其中有军阶显赫的高级军官,开会时“一只只手在日程表、文件上漫不经心地乱写乱画”,策划着一次次徒劳的作战方案;给自己偷换了上校军衔的突击队指挥官特里默在一次行动中,听到敌占区一位老农妇的狗的叫声就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窜,却被誉为全国的英雄楷模,“建立了军事历史上最英勇的功绩”;亨德少校听到脚步声也不问是敌是友,便闭上眼睛,高举双手投降;旅长里奇-霍克和军官阿普索普为了争一个战地厕所,明争暗斗,闹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海军为突击队导航竟稀里糊涂地把他们带到了敌占区;为了给上级军官作一展示而举行的煞有介事的袭击,目标仅为一个小石堡,却动用了空军和陆军,结果炸死了几名游击队员而声称大获全胜。英国军队上层的昏庸无能、贪生怕死、沽名钓誉、鄙俗无聊等种种劣迹暴露无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8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