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4801.艾丽斯·沃克生存现状
      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中不断涉及同性恋题材,在其小说中同性恋不仅是加强女性团结慰藉黑人姐妹苦难心灵的一副良药,而且还是打破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二元对立,促使平等多元性身份建立的一剂良方。同性恋主题在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小说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沃克的多部小说中都涉及到了这一题材,比如:《紫色》、《父亲的微笑之光》、《我灵物的圣殿》等。那么作者为何如此钟情于这一题材,这与作者所关注的黑人女性身份地位的提高有何关系?也就是说沃克小说中同性恋题材的解放意义到底在哪里?这是在本文中笔者所关注的问题。
      慰藉黑人姐妹的一副良药在《紫色》中,继父和丈夫残酷的性虐待致使茜丽麻木无知,毫无地位和快乐可言。茜丽自幼失去父亲,母亲因此致病。年仅十四岁的她又遭受到继父的奸污,先后生育一女一男,均被继父抢走而下落不明。她不仅被继父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要干诸多沉重的家务。对继父的强烈恐惧使她不敢提他的名字,在写给上帝的信中常常以大写的“他”出现。然而最终继父对她厌倦了,以附赠一头母牛的代价,把茜丽就像处理一堆垃圾一样甩给了阿尔伯特(X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4802.艾丽斯·沃克民族意识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莉丝·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运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茜莉所写的70封信中,无论黑人和白人都说美国南方乡村黑人口语;茜莉的妹妹聂蒂的信中,黑人白人都说美国标准语,这种语言艺术使黑人和白人处在子平等的地位上,以茜莉为代表的黑人土语不因人物自身教育,地位的提高而改变,这里茜莉的语言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民族的标志,作者还运用一些语言变异形式,如方语第一人称复数用Us,用大写的He或Pa指代茜莉的继父,用Mr-称呼那些不配有姓名的男人等,揭示黑人男女,黑人家庭。黑人内部的弊病,这种与众不同的语言策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黑人意识和民族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4803.艾丽斯·沃克与中国
      艾丽斯·沃克1983年曾随美国女作家代表团来华。除《紫色》及一两个短篇外,艾丽斯的其他作品在中国译介不多。她的最新小说是《在我父亲微笑的光芒下》(1998),该小说采用了多重的叙事角度,讲述了性与精神、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尤其剖析了几代人的不同观念。评论界的反应不是很热烈,可见艾丽斯·沃克还没有成功地超越自我。但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别的黑人女作家,超越《紫色》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所以《紫色》在今天大家还在读。可见《紫色》还在红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4804.《父亲的微笑之光》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好久以后,我才得知:老爸揍我时,苏珊娜就在卧室门外。跟我一样,她肯定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知道我没听老爸的话,但他毕竟是牧师呀,至少假装是牧师。事实上,他已经假戏真做。礼拜天,他穿一套棕黄色的平纹布衣服去布道。平时,他只穿黑衣服。他曾经讲给我和苏珊娜听,物师的工作首先是宽恕别人的罪恶。他给我定购白色的长连衣裙和玛丽珍牌皮鞋,他从村里的织工那里给我买来了精致的方围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4805.《父亲的微笑之光》推荐
      在墨西哥谢拉马德雷山区,生存着一个叫孟多的异族通婚的部落。为了研究孟多人的文化和习俗,一对美国黑人夫妇以牧师的名义来山区布道,同时带来了他们两个年幼的女儿。父亲严格遵守着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他不允许女儿有任何越轨行为。几年后,当父亲发现他的大女儿麦格德琳娜爱上了一个孟多青年时,他勃然大怒,用皮带狠狠地教训了她。这使得父女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阂,也给在一旁偷看的小女儿苏珊娜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父亲死了,他的灵魂去了天国,但他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女儿,他希望通过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对话,减轻他给女儿造成的伤痛,弥合他们感情上的裂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4806.《奥尔巴尼三部曲》
      威廉·肯尼迪(William Kennedy,1928年-)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以家乡纽约州奥尔巴尼为背景,受到广泛欢迎。在肯尼迪的作品中,构思精密的故事、富于活力的散文和对生活的激情,营造了强烈的地方色彩。他的《奥尔巴尼三部曲》由《怪腿戴厄蒙》(1975年)、《比利·费兰的最大一次赌博》(1978年)以及《斑鸠菊》(1983年;1984年获普利策奖)三部小说组成,着重刻画了20世纪初纽约州奥尔巴尼的阴暗面。《怪腿戴厄蒙》是绰号“怪腿”的黑帮分子杰克·戴厄蒙的小说化传记。《比利·费兰的最大一次赌博》以大萧条为背景,讲述了奥尔巴尼一位有势力的政客儿子被绑架的故事。《斑鸠菊》是一部关于一位酗酒成性的前棒球选手及其女友在奥尔巴尼贫民窟中挣扎求生的故事。肯尼迪善于将历史与小说相结合,笔下人物丰富多彩,采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因此而备受推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4807.威廉·肯尼迪
      出生于纽约州奥尔巴尼。1959年毕业于锡耶纳学院。1949年至1970年,任奥尔巴尼联合时报记者,后于1973年成为位于奥尔巴尼的纽约州州立大学的英语教授。
     《油墨车》(1969年)、《奎因的书》(Quinn's Book)(1988年)、《老骨头》(Very Old Bones)(1992年)以及《罗科斯》(2001年)是肯尼迪所写的其他小说。《哦,奥尔巴尼!》(1983年)是他关于奥尔巴尼政治和历史的散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4808.《母女情深》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写得最有欧洲特点的一部小说。它描写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母亲,和一个相貌平平,很不起眼的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内容讲述一对深爱着对方的母女罗拉和艾玛,但她们之间却一直存在着隔阂和冲突,以致艾玛为了使自己尽量脱离母亲的形象和影响,用去了三十年时间,但直到临终之际她才发现自己对母亲的亲情无法让她释怀和割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4809.《孤独鸽》内容介绍
      拉里·麦克默特(1936- )是战后美国西部小说的主要代言人之一,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西部小说的"后西部"(post-western)特征。1985年出版的《孤独鸽》是一部代表美国西部的伟大作品,小说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和美国西部作家协会颁发的“马刺”奖。随后出版的续集《拉雷多大街》(1993),《死亡沙漠》(1995),和《科曼切月亮》(1997)同之前的《孤独鸽》一起构成了西部的“新历史四部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10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4810.托妮·莫里森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年2月18日-),美国非洲文学的重要作者,是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其选集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一些作品被归入美国文学,包括《最蓝的眼睛》。莫里森获得过许多文学奖项,其中包括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评论奖、普利策奖,以及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大部分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象力丰富。2012年5月8日,81岁高龄的托尼莫里森又出版了新作,《家园》。《家园》则讲述了一个赴朝鲜战场的美国老兵自我救赎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9 03: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