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8.冯内古特先生,干杯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被视为“黑色幽默”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五号屠场》、《猫的摇篮》、《囚鸟》、《冠军早餐》等作品已经为中国读者所熟悉。1997年,冯内古特发表《时震》后,宣布封笔,表示不会再写另一本书了。不少人以为冯内古特从此告别文坛。2005年9月,“七故事”出版社却推出了他的随笔评论集《没有国家的人》(A Man Without A Country)。几周之后,该书便登上了亚马逊和巴诺网上书店的畅销排行榜。出版方立即决定将印数由原来的五万册加到十一万册。
由于之前冯内古特宣布封笔,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时震》被认为是冯内古特的最后一部作品;如今,这部《没有国家的人》来到中国,老冯内古特无疑又给中国读者带来了一个惊喜。《没有国家的人》的美国版是棕灰色封面,配有冯内古特的自画像,而他那拐来拐去、窝成一团的签名也甚为醒目。如今它来到中国,装帧变成了明亮耀眼的黄色,就如同这鲜明的颜色对视觉的刺激一样,这部作品的内容读起来也十分够味。
冯内古特上一部收山之作《时震》写的是宇宙中的时空连续统一体出现了一个小故障,“宇宙因失去主见而颤动了一下”,“突然收缩了十年的时间”,于是人类的时间发生了混乱,不得不重新把原来的生活再过一遍。冯内古特本人自称也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扮演了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如果说前一部《时震》整体上还有一个科幻框架的话,这本由专栏文章辑成的《没有国家的人》,信手写来,更显得毫无顾忌,贴肉下刀。《没有国家的人》中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他在芝加哥左翼杂志《当代》上每月两次的专栏文章,由编辑整理、连缀成现在的这部集子。翻开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冯内古特保持了一如既往的不羁,那种根植于残酷现实的幽默感是读者非常熟悉的,随处可见“冯内古特式”的名言。话题涉及社会制度、战争、环境污染、原料危机、小布什政府等等,其中有对文学艺术的议论,对战争的看法,对时下政局的针砭,还有回顾自己某一段往事时发出的感慨和议论,讥诮辛辣,作料生猛,在某些地方可谓是骂得畅快淋漓,口无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