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4578.川上弘美创作特点
      川上弘美的小说中常会在贴近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混入幻想的世界,对女性的心情刻划入微。川上弘美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奇幻的童话世界。构筑这个神奇世界的支柱,是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异化生物形象,被誉为“东方卡夫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4579.川上弘美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为《踏蛇》。其他作品有散文、评论等。小说除上述作品外,包括《物语就要开始》(1996)、《爱怜纪》(1997)、《椰子.椰子》(1998)、《祝贺》(2000)、《龙宫》(2002)、《那发光的物体》(2003),以及《古道具中野商店》(2005)。《西野幸彦的恋爱与冒险》(2006)
      已翻译成简体中文并在大陆出版的作品包括《老师的提包》(2006年南海出版社)、《爱怜纪》(2008年南海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4580.川上弘美人物评价
     《老师的提包》是川上弘美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便是气势惊人,曾占据各书店排行榜榜首数月之久。小说笔调清淡细致、冷静内敛,日文古风之委婉细腻尽显其中,故事朴实动人、韵味缭绕,被誉为“2001年日本最好看的小说”、“21世纪版的《挪威的森林》”。2005年7月,在上海拍摄关锦鹏的电影《长恨歌》后因为一时无法跳出角色、备受困扰的郑秀文,在销声匿迹一个多月后,约导演杜琪峰吃饭谈心。她送给恩师兼好友杜琪峰的,就是一本她喜欢的《老师的提包》。《爱怜纪》所集《爱怜记》、《消失》、《惜夜纪》三部小说,将“卡夫卡式”的荒诞诡谲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如微波止步,绵绵延出惊人心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4581.《厨房》赏析
     《厨房》这本只有区区数万字的小说,一问世就获得了无数青年读者的喜爱和眼泪,畅销数百万册……美影,一个失去了所有亲人的女孩子,沉浸在死亡的漫漫黑夜中,此时,几乎素昧平生的田边雄一向她发出了邀请,收留她住在自己家中。田边雄一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而美影住进了雄一家以后才明白,原来雄一美丽的母亲其实是他变了性的父亲……
     《满月――厨房2》――《厨房》的续篇。樱井美影离开田边家开始独立生活,一个月后的某天晚上,雄一突然打电话说他母亲一个月前被顾客杀死了。美影闻讯连夜赶去,她和他又像过去那样住在了一起。后来美影因工作关系外出,雄一也随后出了家门。辗转得知雄―苦恼的缘由的美影,终于明白了他的心意,于是她抛开顾虑,在某夜满月当空的晚上送外卖到雄一所在的旅馆,借此表明了心迹,两人至此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4582.《厨房》作者
      吉本·芭娜娜于1964年出生,东京人,在日本大学艺术系文艺科毕业,二十三岁时以《厨房》一文获日本“海燕”新人文学奖,后来又陆续获“泉镜花”、“山本周五郎”等文学大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4583.吉本·芭娜娜描述
      阅读日本小说家吉本.芭娜娜作品,最大的困惑,不是那些不真实的灵异/童话/漫画式人物,也不是禁忌而敏感的拟似近亲相奸和同性恋情,而是无所在的死亡:轻易的死亡,大量的死亡;通常在情节还没正式开展前,故事主人公就已经失去了她/他至亲、至爱的人。
      处女作《月影》一开始芭娜娜写道:阿等总是将小小的铃铛系在皮夹上出门,从不离身。那是我在还没与阿等成为恋人之前无心送给他的,没想到因而也成为伴他到最后的一样东西。作为叙述者的女孩突然失去了恋人,这种没有理由的、决绝的孤独情境往后即成为芭娜娜多数作品的原型。成名作《厨房》开头第一页,叙述者描述她对厨房的依恋,「这个家如今只剩下我,以及厨房。
      隔没几行的第二页,叙述者告诉我们,她的双亲很年轻就死了,她一直与祖父母相依为命;祖父在她中学时代去世,而大学还没毕业(也就是小说的起点)祖母又死了。《月影》中「才」死了三个人,但紧接着的作品《厨房》及其续集《满月》,男女主角的小小世界中死亡人数竟激增为七人!吉本.芭娜娜其它重要作品,如《哀愁的预感》、《白河夜船》、《N.P》、《甘露》等,几无例外都一一加入了这个死亡俱乐部。
      难道是她对这个主题特别迷恋,或者她只是机械式地不断重复一个通俗/媚俗、忧郁而迷人的情境?芭娜娜自己的说法是:「我的兴趣在于描绘(受伤的)心被疗愈的过程,而不是死亡本身。」证诸她的作品的确如此。至爱之死,使得主人公顿时成为悲哀而孤独的弃儿;弃儿的心遭受无情催折,如果没有什么重生的契机,或将从此枯萎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4584.吉本·芭娜娜魂兮归来
      以《月影》为例,主人公的男友突然事故死,因而无法安稳睡眠,为了度过日出前最恐怖的孤独时光,于是开始黎明前的晨跑;折返点是她和男友每次约会后分手的桥头。有一天她在桥头遇见一个形迹诡异的女孩,告诉她,不久之后在这个地点将发生百年一次的奇幻现象。主人公半信半疑在那特定的时刻如约来到,突然看见亡友出现对岸,深情凝望着她,然后挥手向她告别。通过这场正式的告别仪式,她终于可以摆脱如影随形的死亡,勇敢活下去,毫不迟疑去爱。故事中另一个失去女友的男孩,靠每天穿著女友的制服上学抵御痛苦;也是在那特定时刻,他半睡半醒中看见昔日女友走进房间,从衣橱取走那一套水手服,他的伤痛经此豁然而愈。
      容格派心理学者认为,对象丧失导致自身心魂的丧失,当心魂归返,濒临绝望的生之病者才会痊愈;准此而言,在对岸显影的男友,或取走制服的女友,其实是回归的魂魄。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因为巨大的打击,伤者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因而也饱受折磨),到最后经由自己也能释然的离脱/忘却仪式而展开心魂之重建与疗愈。这在《哀愁的预感》中则是儿时记忆的恢复,以及「发现」了姊姊(阿姨原来是亲生姊姊);《厨房》里则是两位年轻主人公的分别逃亡、重逢和最终的和解(爱的确认)。
      在如此非日常的大死大生中,芭娜娜习惯安排一个非人间的神秘角色,作为死、生/天、人/圣、俗的媒介,透过此巫觋般的存在,因死亡而失魂落魄的伤病者于是获致关键性启示,终能得以痊愈/再生。这样的角色,在《月影》中就是告知幻象的女孩阿丽,在《蜥蜴》中就是可以将人咒死、同时又具有神奇医术的女孩蜥蜴;《哀愁的预感》的弥生和《甘露》的由男都有预知能力,而《甘露》中还有一个以歌声通灵的塞班女子。有时这个媒介则是睡眠与梦(《白河夜船》),又或者是诅咒(《N.P》)。
      回顾已经走到尾声的二十世纪,人类在此百年中于知识、科技、物质的开发上取得极为可观的成就,但社会化、物化的压力也远远超出人类负荷,导致肉体紧绷、精神分裂、灵魂支离破碎;每一项进展、每一个变化都带来一次蛮横的诀别/死亡,而让人类付出惨痛代价:孤独、仿徨而哀伤,说这是个忧郁的世纪也不为过。从这个角度来看,芭娜娜所描绘的离奇世界能够在日本以及日本以外的许多国家读者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并非不可思议。
      爱伦坡说过,文学中最忧郁的主题就是死亡,而其中最富诗意的情境即「佳人之死」;芭娜娜的小说最不虞匮乏的正是这两种要素,首先形成一个迷人的基调。其次,至爱的离去使得生者为死亡所祟,无助而绝望的景象一方面带给读者一种濒死体验,一方面那种孤独的共感让读者与虚构的人物似乎携手历劫,一起通过疗伤仪式,完成重生的洗礼。还有,死亡也好,神秘媒介也好,都可能让我们被体制化浸透的心因强烈冲刷暂时回复未蒙尘的本然,使无以言喻的生之重压获得一定程度的纾解。或可称之为吉本.芭娜娜的神奇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4585.《我的名字叫红》赏析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宣布仪式当天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举行。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霍勒斯·恩达尔用瑞典语、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等多种语言宣读了评委会的决定。这位出生在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作家,正如这座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城市一样,兼具东西方的特色,又超越了东西方的界限。这位最近大红大紫的土耳其作家的成名作《我的名字叫红》最近由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继本书以及帕慕克本人在欧美和台湾掀起的国际风潮之后,这部作品在大陆的问世必将引征服更多的中国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2-6 07:17 编辑

      4586.《我的名字叫红》内容简介
      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国王苏丹秘密委托制作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京城,分工合作,精心绘制这本旷世之作。此时离家12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归来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
      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随即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遇害的画家究竟是死于画师间的夙仇、爱情的纠葛、还是与苏丹的这次秘密委托有关?苏丹要求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很可能……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及死亡,甚至凶手全都站出来了,他们仿若有生命般,靠着自己的经历与观察,仔细地告诉我们每一条蛛丝马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5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4587.《我的名字叫红》精彩书摘
      我是一个死人
      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已经有四天没回家了,妻子和孩子们一定在到处找我。我的女儿,哭累之后,一定紧盯着庭院大门;他们一定都盯着我回家的路,盯着大门。
      他们真的都眼巴巴地望着大门吗?我不知道。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真是太糟糕了!因为当人在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会觉得过去的生命还像以前一样仍然持续着。我出生前就已经有着无穷的时间,我死后仍然是无穷无尽的时间!活着的时候我根本不想这些。一直以来,在两团永恒的黑暗之间,我生活在明亮的世界里。
      我过得很快乐,人们都说我过得很快乐;此时我才明白: 在苏丹的装饰画坊里,最精致华丽的书页插画是我画的,谁都不能跟我相比。我在外面干的活每月能赚九百块银币。这些,自然而然地使我的死亡更加难以让人接受。我只不过是画画书本插画及纹饰。我在书页的边缘画上装饰图案,在其框架内涂上各种颜色,勾勒出彩色的叶子、枝干、玫瑰、花朵和小鸟; 一团团中国式的云朵,纠结缠绕的串串藤蔓,蓝色的海洋以及藏身其中的羚羊、远洋帆船、苏丹、树木、宫殿、马匹与猎人……以前有时我会纹饰盘子,有时会在镜子的背面或是汤匙里面,有时候我会在一栋豪宅或博斯普鲁斯宅邸的天花板上,有时候会在一个箱子上面…… 然而这几年来,我只专精于装饰手抄本的页面,因为苏丹殿下愿意花很多钱来买有纹饰的书籍。我不是要说我死了才明白金钱在生活中一点儿都不重要。就算你死了,你也知道金钱的价值。
      眼下在这种状况下听到我的声音、看到这一奇迹时,我知道你们会想:“谁管你活着的时候赚多少钱!告诉我们你在那儿看到了什么。死后都有什么?你的灵魂到哪去了?天堂和地狱是什么样的?死是怎么一回事儿?你很痛苦吗?”问得没错,我知道活着的人总是极度好奇死后会发生些什么。人们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因为对这些问题太过好奇,以至于跑上战场在尸体当中乱晃,想着能够从生死搏斗而受伤的士兵当中找到一个死而复生的人,心想这个人必定能告诉他另一个世界的秘密。然而帖木儿汗国的士兵们误以为这位追寻者是敌人,拔出弯刀利落地把他劈成两半,而他最后也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在死后的世界里人都会被分成两半。
      没有这回事儿!恰恰相反,我甚至要说,活着的时候被分成两半的灵魂死后在这儿又合为一体了。然而正好与那些无神论者以及沉沦于魔鬼召唤下的罪恶异教徒们所想的相反,确实有另一个世界,感谢真主。我现在正从这个世界对你们说话,这就是证据。我已经死了,不过你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并没有消失。另外,我得承认,我并没有看见伟大的《古兰经》中所描述的金银色天堂别墅及从其身旁蜿蜒而过的河流,也没遇见长着硕大果实的宽叶树木或是美丽的少女。然而我很清楚地记得,自己以前画画时常常会在脑中热切地想像着“大事”一章中描写的大眼美女。除此之外,我也没有见到那传说中的四条河流。尽管《古兰经》里没有提到这四条河,但一些想像力丰富的梦想家如伊本?阿拉比把她们描绘得如花似锦,说这些河流中满是牛奶、美酒、清水与蜂蜜。不过对于那些借由幻想期盼来世生活的人们,我丝毫无意挑战他们的信仰,因此,我必须说明,我所见到的一切全来自于个人的特别处境。任何相信或稍微了解死后世界的人都会明白,处于我目前这种状况中愤愤不平的灵魂,实在也不太可能见到天堂的河流。
      简言之,我,在画坊中和画师们当中被称为高雅先生的这位,死了。然而我还没有被埋葬,也因此我的灵魂尚未完全脱离躯体。不论命运决定我是去天堂,还是去地狱,我的灵魂要想到达那儿,我的躯体都必须离开那肮脏的地方。尽管我并不是惟一一个遇上这种处境的人,但它却使我的灵魂感受到难以言喻的痛苦。虽然感觉不到自己头骨已碎裂,也感觉不到一半泡在冰冷的水里、一身断骨、伤痕累累的躯体逐渐开始腐败,但我确实感觉到我的灵魂正深受折磨,扑腾着想要挣脱躯体的枷锁。那就像整个世界都挤压在我心中的某个地方,使我紧缩得痛苦不堪。
      惟一能与这种痛苦相提并论的,是在死亡的那个骇人刹那我所感觉到的那种出人意料的轻松感。是的,当那个混蛋猛然拿石头砸我的头、打破我的脑袋时,我立刻明白他想杀死我,但我并不相信他能杀死我。突然间,我发现自己原来是个乐观的人,以前在画坊和家庭之间的阴影下生活时,从不曾察觉这一点。我用指甲、手指及咬他的牙齿狂热地紧抓住生命。至于接下来我所遭受的其他惨痛毒打,这里就不再多加赘述。
      在这场痛楚中我知道自己难逃一死,顿时一股不可思议的轻松感涌上心头。离开人世的刹那,我感受到这股轻松: 通往死亡的过程非常平坦,仿佛在梦中看见自己沉睡。我最后注意到的一件东西,是凶手那双沾满泥雪的鞋子。我闭上眼睛,仿佛逐渐沉入睡眠,轻松地来到了这一边。
      此时我的焦虑不在于我的牙齿像坚果般掉进满是鲜血的嘴里,或是我的脸被摔烂到无法辨认,或者我缩身在一口深不见底的井里——而是每个人都以为我还活着。我躁动的灵魂之所以痛苦不堪,是因为关心我的亲友,可能猜想我正在伊斯坦布尔的某个地方处理琐事,甚至猜想我正在调戏另一个女人。够了!但愿他们能赶快找到我的尸体,祭拜我,并把我好好埋葬。最重要的,找出杀我的凶手!我要让你们知道,就算他们把我葬在最富丽堂皇的陵墓,只要那个混蛋仍旧自在逍遥,我就会在坟墓里辗转难安,日日等待,并且让你们都变成无神论者。快找到那个婊子养的凶手,我就告诉你们死后世界的所有细节!不过,抓到他之后,一定要凌迟他一番,敲断他七八根骨头,最好是他的肋骨;用专为酷刑特制的尖针戳进他的头皮,拿支钳子把他恶心的油腻头发拔光,一根一根地拔,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尖叫。
      这个让我愤恨难当的凶手究竟是谁!他为什么用如此出其不意的手段杀我!请注意并探究这些细节。你们说这世界上充满了卑微低贱的凶手,不是这个人干的,就是那个人做的?那么我提醒你们: 我死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骇人的阴谋,极可能瓦解我们的宗教、传统,以及世界观。睁大你们的双眼,探究在你们信仰、生活的伊斯兰世界,存在着何种敌人,他们为什么要除掉我,去了解为什么有一天他们也可能会同样对你们下毒手。伟大的传道士,艾尔祖鲁姆的努斯莱特教长,我曾流泪倾听他的布道,他所预测的所有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全部都成为了事实。我还要告诉你们,即使把我们如今陷入的处境写进书里,就连最精湛的细密画家也永远无法配以图画呈现。就像《古兰经》——千万不要误解,求真主责罚——这本书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正是由于它绝不可能被描绘。我真怀疑你们是否彻底明白这个事实。
      你们看,我当学徒的时候,也因为害怕,忽视了隐藏的真相及上天的话语,总以开玩笑的口气谈论这些事。结果,我落得这种下场,躺在一口可悲的井底!千万要小心,这也可能发生在你们身上。现在,我什么都不能做了,只希望我能彻底腐烂,用我的尸臭引他们来找到我。我什么都不能做了,只能想像一下,等那个龌龊的杀人凶手被抓到后,某个好心人会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凌虐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1-13 0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